APP下载

颈动脉超声和TCD在高血压无症状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检查意义

2015-02-01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0期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颈动脉

鲁 靖

颈动脉超声和TCD在高血压无症状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检查意义

鲁 靖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高血压无症状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检查意义。方法 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脑缺血相关症状和体征), 对其均实施颈动脉超声和TCD联合检查, 观察检查结果。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中, 颅内和颅外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改变患者共有65例, 其余35例颅内和颅外动脉无动脉粥样硬化改变, 存在颅内和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患者所占比例为65.0%。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高于颅外颈动脉狭窄发生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颅内动脉检查结果中, 结果显示颅内动脉中狭窄动脉数量为30条, 其中大脑中动脉狭窄共12条, 占40.0%;颈内动脉虹吸部狭窄8条, 占26.7%;椎基底动脉狭窄共7条, 占23.3%;大脑前动脉狭窄共3条,占10.0%。其中大脑中动脉狭窄在颅内动脉狭窄中所占比例最高。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 过半的患者存在颅内和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改变, 采用颈动脉超声和TCD联合检测无脑缺血症状的高血压患者有助于发现其颅内和颅外颈动脉硬化病变情况, 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较高, 部分无症状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可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 部分患者存在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这些患者中可能会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无症状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临床特点, 有助于防治此类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本文选择本院此类患者, 采用颈动脉超声和TCD对此类患者进行联合检测, 分析其临床检测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均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患者在本实验前均无缺血性脑卒中病史, 同时排除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心力衰竭患者、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有禁忌患者、不愿意进行上述超声检查患者。纳入病例均为无脑卒中症状患者。患者中男61例, 女39例, 年龄最大80岁,最小39岁, 平均年龄57.6岁。病程最长32.0年, 最短0.5年,平均病程8.6年。

1.2 方法 TCD观察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情况, 采用本院的TCD仪对患者颅内动脉进行检查, 检测的动脉包括两侧大脑前动脉、两侧大脑后动脉、两侧大脑中动脉、两侧颈内动脉虹吸部、颈内动脉终末段、两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采用颈动脉超声观察本组病例中颅外动脉斑块和颅外动脉狭窄情况, 采用本院颈动脉超声仪进行扫查。

1.3 颅内动脉狭窄和颅外动脉斑块或狭窄判定标准 根据《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1]中的标准对颅内动脉狭窄进行评定。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突出于动脉内膜表面或动脉内中膜的厚度>1.5 mm提示为颅外动脉斑块;动脉直径缩小>50%提示为颅外动脉狭窄。本文中动脉内中膜增厚、动脉斑块形成及动脉狭窄均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中, 颅内和颅外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改变患者共有65例, 其余35例颅内和颅外动脉无动脉粥样硬化改变, 存在颅内和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患者所占比例为65.0%。

65例颅内和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病例中, 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为3例、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为43例、颅内动脉狭窄和颅外动脉粥样硬化并存的患者共19例, 所占比例分别为3.0%、43.0%和19.0%。22例患者有颅内动脉狭窄, 占22.0%;2例患者有颅外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占2.0%, 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高于颅外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颅内动脉检查结果中, 结果显示颅内动脉中狭窄动脉数量为30条, 其中大脑中动脉狭窄共12条, 占40.0%;颈内动脉虹吸部狭窄8条, 占26.7%;椎基底动脉狭窄共7条,占23.3%;大脑前动脉狭窄共3条, 占10.0%。其中大脑中动脉狭窄在颅内动脉狭窄中所占比例最高。

3 讨论

在观察颅内动脉的检测手段中,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较为常用, 本项检查简便无创, 重复性好, 在能够较好的反映血管狭窄及血管畸形等改变[2-4], 在观察脑动脉狭窄方面,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 适合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检查[5,6]。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可引起脑卒中,而无症状性的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存在和脑卒中的发生有显著关系。本文中, 65.0%的高血压患者中存在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改变, 其中颅内动脉狭窄所占比例高于颅外动脉狭窄所占比例, 而大脑中动脉狭窄所占比例最高, 其次为颈内动脉虹吸部狭窄。本文检测结果显示, 无脑缺血症状的高血压患者中过半患者存在颅内外动脉硬化改变, 颅内动脉狭窄所占比例也较高, 其中大脑中动脉和颅内动脉虹吸部容易出现狭窄, 与相关研究两条动脉供血障碍所致梗死发生一致[7,8]。本文结果提示, 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和脑卒中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根据本文结果可以看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颈动脉超声和TCD检查有助于发现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有助于观察颅内动脉狭窄情况, 针对上述改变临床可尽早实施干预, 有助于降低脑卒中及高血压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为临床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提供一定依据。

[1] 高山, 黄家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4:50-111.

[2] 林萍, 张丽, 于妍洁, 等.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价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3, 4(5):389-393.

[3] 张潭, 任书堂, 秦艳娟, 等.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对比研究.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3, 5(5):702-704.

[4] 宣正昊, 周京晶, 李丽.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人群体检中的应用价值.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 8(17):1364-1365.

[5] 宋宏中, 张金潜, 谢正.经颅多普勒对家族性高血压高危人群的检测价值.临床医学, 2009, 8(4):22-24.

[6] 尹珍, 任香顺.经颅多普勒对高血压病检测价值.吉林医学, 2008, 10(19):1651-1652.

[7] 姜寒, 胡静泽, 孔丽, 等.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MCA与OA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中的脑血流储备研究.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 9(1):11-13.

[8] 张家琼, 成祥林, 汪华, 等.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5): 24-2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0.022

2015-04-27]

462000 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超声科

猜你喜欢

经颅多普勒颈动脉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频域约束子空间法的经颅磁刺激信号去噪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的应用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