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前应用他汀药物强化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5-02-01罗进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8期
关键词:血脂综合征急性

罗进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前应用他汀药物强化治疗的临床观察

罗进光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实施介入手术治疗前应用他汀药物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术前应用他汀药物, 对照组患者术前不应用他汀药物, 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情况, 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他汀药物强化治疗前,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应用他汀药物的观察组术前和术后的血脂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清肌钙蛋白I (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CK-M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虽然术后出现一些药物不良反应, 但不严重。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手术前应用他汀药物强化治疗效果确切, 不良反应小,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他汀药物;强化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原因是冠状动脉内出现粥样硬化, 导致斑块破裂形成血栓, 从而引发冠状动脉不完全或完全闭塞, 造成心肌缺血, 是一种常见的内科严重心血管疾病。治疗ACS的关键是冠脉血运重建, 介入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ACS手段, 但是介入治疗会轻微损伤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提高心肌损伤或炎症标记物, 这种炎症或损伤反应与介入手术治疗后出现的心血管事件关系密切[1]。术前应用他汀药物可以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减轻术中心肌损伤,并在术后持续治疗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因此, 在ACS患者入院后应给予他汀药物治疗。本文对ACS患者介入术前应用他汀药物强化治疗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80例, 男56例, 女24例, 年龄42~87岁, 平均年龄62.5岁, 其中心绞痛41例, ST段抬高心肌梗死14例,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25例;排除2周内服用调脂药物者、肝功能或肾功能不全者、患有活动肝病者、有外伤史者、近期实施激素治疗者、患炎症性疾病者或心源性休克等其他严重病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血脂水平、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术前为患者给予他汀药物治疗,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普伐他汀40 mg、辛伐他汀20 mg,至少在术前2 d服用[2];对照组:术前没有服用种类或剂量的他汀药物。

1.3 观察指标 血脂水平:术前和术后7、30 d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肌损伤情况:术前和术后12 h检测患者的cTnI和CKMB;肝功能和肌酸激酶:术前和术后1、7、30 d测定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肌酸激酶(CK);血清水平:术前和术后1、7、30 d测定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术后30 d随访: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绞痛、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心源性猝死;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均成功实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手术,治疗前, 两组患者在血糖、血脂、吸烟例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对比, 术前,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清CRP 术后1 d, 两组血清CRP水平均比术前有显著提高,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CRP水平有所下降后低于术前, 对照组也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术前;术后30 d, 观察组患者CRP水平比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对照组与术前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心肌损伤 术前观察组cTnI、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观察组cTnI、CK-M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严重心脏不良事件 在术后30 d随访中, 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心绞痛, 对照组出现1例心肌梗死、4例心绞痛,观察组发生率为2.5%, 对照组发生率为1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1例ALT轻微升高, 接受保肝治疗后好转, 1例轻度胃肠道反应, 没有接受特殊处理自行好转, 但未出现CK升高、肌痛、ALT升高明显情况。

3 讨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由于发病急、致残致死率高,受到临床研究重视。目前, 治疗ACS的原则是使抗血小板规范聚集、调脂、减少心肌耗氧量、控制危险冠心病因素, 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并有效重建血运, 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PCI)、溶栓和冠状动脉搭桥治疗(CABG)。

长期临床研究表明他汀药物能够对ACS患者的心脏产生保护作用, 在降脂、抗炎症、稳定斑块方面效果显著。他汀药物强化治疗的作用在于强化降脂, 应用目的是尽快达到调脂靶点水平, 对PCI介入手术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3]。LDL-C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和斑块进展联系紧密, 他汀药物能够有效降低LDL-C水平, 从而改善ACS患者预后, 成为目前最有效的调脂降脂药物, ACS患者LDL-C水平降低越快越早, 越有助于提高PCI疗效, 因此应尽早强化调脂[4]。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术前应用他汀药物强化治疗, 服用三种他汀药物, 与没有接受他汀药物的对照组患者相比, 术前血脂水平、血清CRP水平以及cTnI、CK-M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术后两组观察指标均有所下降, 但是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虽然出现了一些他汀药物不良反应, 但经处理后并不影响患者的健康。

综上所述, ACS患者在PCI介入术前应用他汀药物强化治疗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改善预后, 具备可行性和安全性,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1] 牟英, 罗彩东, 刘云兵.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围手术期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的影响.西南军医, 2012, 14(5):708-711.

[2] 马涵英, 赵铁夫, 张银凤, 等.他汀药物预治疗对高龄冠心病患者支架术预后的影响.中华医学杂志, 2010, 90(32):2255-2258.

[3] 王勇, 范书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强化他汀的启动、维持时间和剂量切换.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14):1560-1561.

[4] 苏亚坤, 王涛, 姜志安.强化他汀治疗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新进展.疑难病杂志, 2014, 13(6):657-65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8.101

2015-01-26]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血脂综合征急性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Chandler综合征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考前综合征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你了解“血脂”吗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