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心电图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价值

2015-02-01周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8期
关键词:心电图心率发作

周静

动态心电图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价值

周静

目的 观察动态心电图检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已经确诊的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 观察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频率和发病时的心率变化等。结果 50例冠心病患者检测出缺血性ST段改变者48例, 占总数的96.0%, 无症状者38例, 占76.0%, 有症状者10例, 占20.0%。ST段压低幅度为0.1~0.4 mV, 共计195阵次, 心率较快者占74.9%, 显著高于心率较慢者的25.1%;并且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146阵, 占74.9%, 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49阵, 占25.1%, 前者发作次数显著高于后者。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

冠心病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 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 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但部分患者客观证据提示心肌存在缺血, 但无任何临床症状, 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SMI)。由于SMI患者起病隐匿,发作时没有任何症状, 易被患者忽视, 更易引起各种不良心血管事件, 对患者的危害程度更大, 故SMI应是冠心病临床防治的重中之重。随着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不仅SMI的检出率明显得到增加, 而且也是用于评价日常活动中冠心病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及其严重性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已经确诊的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 目的是评价动态心电图在检测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50例, 冠心病均符合1997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冠心病诊断标准[1]。其中男33例, 女17例;年龄56~72岁, 平均年龄64岁;入院后均详细记录其病史、症状及体征, 并行心电图、心脏X线片及心脏彩色多普勒等检查,同时进行监测24 h 12导联动态心电图。要求患者详细记录动态心电图检测期间存在的不适症状及起始时间、持续时间。需排除左心室肥厚、预激综合征、束支传导阻滞、心肌炎、严重电解质紊乱、严重贫血、瓣膜性心脏病或应用洋地黄等物药影响ST段移位者[2,3]。

1.2 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图自动分析系统, 进行24 h的动态心电图检测。参照199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ACC/AHA)动态心电图工作指南推荐的诊断标准[4]:①ST段从J点向后80 ms开始呈水平或下斜形下移≥0.1 mV;②ST段移位时间至少持续1 min;③心肌缺血发作间隔至少为1 min。若发生心肌缺血却无任何临床症状即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2 结果

本文共50例冠心病患者, 动态心电图共检测出缺血性ST段改变者48例, 占总数的96.0%, 无症状者38例, 占76.0%,有症状者10例, 占20.0%。ST段压低幅度为0.1~0.4 mV, 共计195阵次, 心率较快者占74.9%, 显著高于心率较慢者的25.1%;并且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146阵次, 占74.9%, 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49阵次, 占25.1%, 前者发作次数显著高于后者。

3 讨论

SMI是指冠心病患者在心肌发生缺血时, 无任何不适的临床现象但却存在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 属于冠心病常见的一种类型。Cohn将心肌缺血划分为三种类型:Ⅰ型:完全无任何症状的心肌缺血;Ⅱ型:心肌梗死后的无痛性心肌缺血;Ⅲ型:心绞痛患者伴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依据临床实际情况, 周宏峰等[5]将SMI分为:①心绞痛患者在运动试验中并存无痛性心肌缺血;②部分患者于疼痛发作间歇期存在持续性ST段压低;③药物治疗下的部分心绞痛患者出现无症状ST段压低;④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ST段压低。目前对于部分患者心肌存在明显的缺血客观证据却无胸痛, 而另一些有胸痛等现象的确切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陈文[6]认为引起SMI的主要原因为患者对疼痛不敏感, 并伴存冠脉微血管功能失调。人体自身有一套保护性疼痛警报系统, 当心肌发生缺血损伤时, 产生的疼痛可提醒患者应停止诱发缺血的活动, 以防止进一步损伤心肌和减少其它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而当警报系统功能存在缺陷或完全没有时, 在心肌缺血发作时患者无症状或部分无症状。由于SMI发病隐匿,易被患者及医务工作者忽视, 存在相当大的潜在风险,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且大量的临床研究已证实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ST段压低的水平, 与有无临床症状无直接的关系, 故及早进行诊治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及健康有着重大的临床价值。

动态心电图可以连续进行监测心电活动, 能够很好的反映缺血性ST段的变化情况, 较运动试验能提供更多的预测信息, 为检测SMI的常用方法, 已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及监测等方面。动态心电图不仅可诊断SMI, 而且还能察看SMI的发作频率、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7,8]。本文结果显示, 5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共检测出缺血性ST段改变者48例, 占总数的96.0%, 无症状者38例, 占76.0%, 有症状者10例, 占20.0%。ST段压低幅度为0.1~0.4 mV, 共计195阵次, 心率较快者占74.9%, 显著高于心率较慢者的25.1%;并且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146阵次, 占74.9%, 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49阵次, 占25.1%, 前者发作次数显著高于后者。进一步证明在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中, 仍有较多的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

综上所述, SMI者的预后与有症状者相似, 即取决于心肌有无缺血而不是取决于有无临床症状。而动态心电图对SMI的早期诊治提供了客观证据, 为监测SMI的重要方法,对评估冠心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吴宪红, 田文华, 曲彦慧.高龄心衰患者药物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6, 13(4):364-366.

[2] 邢春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200例动态心电图结果分析.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11):1429-1431.

[3] 陈志云, 马利, 李玉珠.十二导动态心电图对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优势和局限性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1):105-106.

[4] Crawford MH, Bernstein SJ, Green LA, et al.ACC/AHA Guideline for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y: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Cardiovascular Proceduros (Subcommittee on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y).J Am Coil Cardiol, 1999, 34(3): 912-948.

[5] 周宏峰, 张煜.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研究进展.新医学, 2006, 37(8):556-557.

[6] 陈文.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亚太传统医药, 2009, 19(10):74-75.

[7] 周宏峰.动态心电图对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研究.吉林大学, 2006.

[8] 杨小花.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23(4):613-61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8.061

2014-11-24]

454000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心电图心率发作
心率多少才健康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