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北农村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研究*

2015-01-31黎孟雄郭鹏飞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年3期
关键词:苏北教育资源资源

黎孟雄,郭鹏飞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江苏 连云港222006)

一、研究背景与调查方案

苏北即江苏北部地区的简称,包括连云港、徐州、宿迁、淮安、盐城5个省辖市,因为历史和地理等原因,相对苏南而言属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江苏虽然整体上教育信息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但由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和教育水平的差异,导致苏北农村成为信息化教育资源比较匮乏和信息化应用水平比较薄弱的地区,和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差距逐年拉大。

为了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江苏省提出:教育信息化程度要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并要求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明显增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现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开发和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要全面建成。

为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指出要加大对苏北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因此有必要对苏北农村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应用现状进行系统地调查和梳理,并对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网络集成管理、共享及有效利用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在江苏省社科联和教育厅的支持下,笔者和项目组其他研究人员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分赴苏北8个县(灌南县、东海县、铜山县、沛县、涟水县、泗洪县、响水县、射阳县),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对所属24所农村学校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情况展开实地调研,其中高中、初中、小学各8所。调查中总共派发1200份问卷表,收回1126份,有效数107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5%。派发对象时尽量面向不同性别、年龄层次和学科的教师,确保了调查相对能符合客观事实,对调查的数据,采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现状

1.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的硬件环境

走访的上述24所农村学校都全部建成校园局域网并已接入各地市教育城域网或互联网,85.6%的教师拥有自己的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计算机。没有自己专属计算机的教师主要集中在条件更加落后的山区学校,但是学校会提供教师机房、电子阅览室供备课和上网查找资料。87.5%的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所以,各个学校和教师对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的硬件条件基本具备。

2.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获取来源

调查数据表明:互联网是大多数教师获取信息化教育资源的主要渠道,其占比58.7%。教材和参考书随书光盘占比15.3%;教育资源库占比11.0%;同事共享占比9.7%;自己制作占比5.3%。但是,教师们对互联网获得的教育资源满意率却最低,为29.8%。他们对教育资源库的满意率为38.8%;对随书光盘资源的满意率为73.6%;对同事共享的教育资源满意率为86.9%。

对来自互联网的教育资源评价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检索反馈精度太低,即搜索出的有效资源信息太庞大。在挑选能够非常适合自己教学任务的满意资源感觉困难重重,耗费时间和精力过大。

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耗费巨资购买的教育资源库不太满意的原因主要是资源质量不高。许多资源库容量动辄上百GB,号称“海量”资源库,有上万个多媒体教学素材,超千个教学课件和课堂教学录像等。但是这些资源并非是针对教学进行过优化设计而精心筛选出来的,或内容陈旧或制作粗糙,大多数并不符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尤其是不符合当前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所以能够直接使用的优秀资源非常少,必须经过不同程度的修改才能应用,增大了教师的教学工作负担和对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的畏难情绪。

3.信息化教育资源使用频率

调查数据表明,对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应用,越是年龄小的教师使用频率越高,积极性非常高。分析时把调查数据中教师年龄分成青年、中年和老年三个组别:

(1)青年教师:87.2%频繁使用、9.6%经常使用、3.2%偶尔使用;

(2)中年教师:59.5%频繁使用、21.2%经常使用、19.3%偶尔使用;

(3)老年教师:38.4%频繁使用、37.4%经常使用、24.2%偶尔使用。

所有偶尔使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教师提供的主要理由依次是资源和教学内容不符、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资源获取不便、自己制作或二次加工处理资源困难、增加了教学负担。

4.信息化教育资源类型需求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表示需要调查表中所设置的全部资源类型:课堂演示类、模拟实验类、训练复习类、自主学习类、教学游戏类、资料工具类等。

但是,实际使用时,用于课堂演示的占比为97.7%,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占比为2.3%,其他类型占比几乎为零。

除了调查表中设置的上述资源类型外,另外还有27.9%的教师特别需要可以进行简单二次加工的开放式信息化教育资源,尤其是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等课题演示类型,他们表示因为版权或其他原因很多资源是只读属性,不能进行修改处理。

5.教师的信息化资源应用能力

苏北农村中小学大多数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相对欠缺,直接决定了他们对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利用效果和资源开发建设处在较低水平的应用阶段。

对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所需的几种技能软件掌握程度的调查数据显示:普通教师对于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应用软件一般都能达到应用熟练的程度,而对于多媒体音频、视频和图像处理、课件制作、Flash动画、网页设计等信息技术都不熟练或完全不会。这导致有些教师在教育资源设计方面即使有非常好的想法和创意,也难以开发出较高质量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元数据。

其实,目前江苏省对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力度是非常大的,98.7%的教师参加过相关技术培训,培训覆盖率最大的是“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由于苏北农村学校师资水平差异较大,信息技术能力参差不齐,使得信息化资源应用能力很难在短时期内通过培训得到大幅度提高。

另外,调查表明:对于最迫切和期望得到的相关技术培训为课件制作占比49.7%;网络应用占比20.1%;计算机基本操作占比18.9%;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占比11.3%。

6.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平台

信息化教育资源在苏北农村学校的教学中应用不畅,除了教师本身的原因之外,跟资源库中资源杂乱、更新缓慢、检索不便等问题也有一定关系。目前,苏北各地区以市、县资源库为主的资源应用平台基本都无技术扩展空间,信息孤岛现象非常严重,优秀资源难以共享。

三、信息化教育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通过上述调查,苏北农村学校在对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较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问题体现在符合教学需要的高质量资源数量不多、教师的应用水平和技术能力欠佳、缺乏智能性的资源共享应用平台。针对这些问题,项目研究人员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1.改变培训策略,努力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

首先,需要丰富多种培训模式。调查中发现,在各级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中基本都是团体推进、整齐划一的培训模式,忽视了不同群体教师的实际培训需求。所以培训之前组织单位应该深入了解不同培训对象、明确培训任务,培训模式应该体现出不同学科、不同应用程度和城乡教师基础水平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方案和内容[1]。可以分城乡、分模块、分专题、分层次、分时段进行,尤其要注意培训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不能让培训流于形式、走过场,最终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只满足于拿个合格证了事。

其次,建立区域性在线培训平台。大规模集团式的面授培训模式在群体总体水平提升效果方面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应用能力培训是个长期过程,而不是短暂行为。至少应该构建一个县、市级区域性的在线培训平台,聘请专职技术专家在线上对教师随时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最后,须完善培训专家队伍建设。要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应用水平,一支能够完成整套培训流程的专家队伍也至关重要[2]。这支队伍应该由一线教师、教学设计研究人员、高水平信息化资源开发技术人员组成,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等能力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能够顺利实施培训工作。

2.健全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开发和共享资源

苏北地区信息化教育资源库的内容主要来自教育主管部门购自企业,来自一线教师自主开发的资源数量几乎为零。从教育发达地区总结的经验显示,教学一线教师自主开发的优质教育资源能更好地贴近教学实际和提升教学效果。在访谈中了解到:高达89.3%的教师表示除了技术因素外,缺乏动力也是不愿意自主开发的一个重要原因。67.5%的教师希望共享自制资源后能得到一定的荣誉。

要改变以往资源建设中由教育主管部门单方主导、缺少基层一线教师广泛参与的局面,及时出台和健全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中具体的、可操作的长效激励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动机是社会化的内驱力,和人的需要紧密关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论文《人类激励理论》中指出,人有五种需要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也称社交需求)、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对如何有效地调动教师参与资源建设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因此,可以采取的激励措施有:提高绩效工资、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定优先、提供参与者各种教学相关社交活动和聚会、公开奖励和表彰、委以重任或特别工作等。

3.积极统筹规划,探索资源共享的智能平台

目前,苏北地区的市、县和校的资源平台都是各自为政,既是一种资源建设的严重浪费,也是对运行管理和平台维护力量的分散弱化。

因此,我们建议依托江苏苏南地区领先的云计算服务,全省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利用机器学习和模糊推理等人工智能技术高起点、高质量地研究设计一个共建共享和能个性推荐的信息化教育资源智能云平台。该资源云平台通过覆盖城乡的教育城域网,整合江苏全省所有优质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共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苏北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教育质量。

资源云平台应该采用开放标准的数据接口,要符合国家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元数据编目标准,可实现与现有资源系统对接整合。另外,还需支持课件、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多种资源媒体形式的在线编辑加工,采用分布式架构,实现分级管理、编目、审核、存储与发布等[4]。

在教育资源综合管理方面包括元数据管理、资源上传和审核、入库和分类、资源云存储、全文检索、资源内容加密、资源智能调度、资源评价排序等。教师既能自主检索和选择相关共享资源,还可自动获取云平台智能推荐的个性化教育资源。

四、结束语

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持续建设和有效利用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支撑,对于提高苏北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当然,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推进过程,涉及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技术服务、教学实践、管理制度等多个层面、多个环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还需要放眼未来、着手现在,深入剖析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应对策略和方法,争取以最快速度、最大程度地实现苏北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1]罗月念,刘军.贵州省中学学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查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84-86.

[2]董文,闫正洲,谯石等.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现状分析及培训对策[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9(3):84-86.

[3]罗景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教师激励中的运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3):96-98.

[4]袁新瑞,姚远,丁剑峰.陕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1(3):77-82.

猜你喜欢

苏北教育资源资源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
八路军新四军的苏北整编始末
利用乡土教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