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医务社会工作实习——浅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督导与教学策略

2015-01-30郑玥

亚太教育 2015年34期
关键词:有限理性实习教学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医务社会工作实习——浅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督导与教学策略

文/郑玥

摘要:本文以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有限理性的理论视角下,通过参与式观察、焦点小组访谈的研究方法,分析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实训或实习的行动决策人在选择医务社工背后的行为逻辑与学习动机。结论表明学生专业实习行为体现了有限理性下的感性选择因素和适应性选择因素,并对此结论提出实习教学督导方面的策略参考。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实习教学;有限理性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志码:A

中国医务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虽然还处于幼年阶段①,但随着国家政策导向的有利影响、医务志愿者服务②的深入拓展,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有机会突破医学专业的门槛限制进入医务领域开展实习或实训活动。在尚不健全的高校医务社工培养与医院督导模式中不断探索创新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与此同时,作为高校教师以及医务机构的督导,也开始反思教学督导的理性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篇名搜索,从2010年到2015年8月期间,与“医务社会工作”有关的论文篇数为160,其中与高校教学、学生实习督导相关的总计3篇,比例仅占有1.8%。笔者认为对医务社会工作方面的教学研究,尤其是实习督导方面的经验性研究十分欠缺,而社工专业教师作为专业督导,在学生参与专业实践与实习过程中的督导经验分析与分析探讨,对于专业教育发展以及高校实习督导工作本身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笔者作为福建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希望经过反思总结能够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督导的能力,丰富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主题,为日后高校同行在理论课教学、实验实训课督导方面提供案例讨论和经验方法的参考。

一、研究与督导过程

基于建构主义的研究范式与社工督导理念③,笔者以“学校督导老师”的角色与社工专业学生进行平等、开放的互动交流,以反思的态度如实回顾并分析学生作为医务社工实习生或者公共卫生方面的服务者的心路历程。研究中涉及的焦点小组包括有福建福州地区的省级老年院A、儿童特教学校B、社区卫生站C与综合性医院D,总计四家单位。研究对象涉及参与社工专业实习或实训课外展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总计138名(含2012级和2013级两届学生,集中实训课名称为“个案实训模拟”,总计32课时)。实习督导过程与研究过程相结合,笔者安排学生们每周集中讨论实习主题、分享为期2-6个月服务期前后的“主体性”感受,同时分享毕业后的职业规划等,目的在于分析专业实习生个体选择医务社工的动机和行动策略。

二、研究分析与结论

有限理性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主要是以H·A·西蒙为代表④等诸多组织学家、公共管理学家对传统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理性决策模式进行了更正,其观点认为现实世界并不存在完全理性的人,行动个体有其非理性考量的决策模式。决策行为往往受到信息、时间、技术等外部因素及其自身的认知、人格、态度等内部因素的影响。⑤经访谈文本分析表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考虑是否参与、以及如何参与医务社工的策略选择时,会理性考量所进入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特有制度环境、组织文化以及机构运行模式,并基于学生个体本身的利益做出“有限理性”的决策,即决策人所做出的决策前期会受到社会工作专业上“利他主义”⑥的价值引导,很可能不符合“经济人”的纯理性假设,但又由于现实压力或功利主义社会风气的综合影响导致在实习后期出现实习时间短期化、实习内容非专业化等非理性行为。医务社工秉持社会工作专业的利他主义价值观,本质上与功利主义背道而驰,因此社工专业学生在选择医务社工作为实习或实训的行为背后,纠缠着多元价值,因此体现为明显的有限理性。

(一)教师督导中的“有限理性”

由于医务实务领域的特殊性,若非医学院背景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往往较难进入医院实习,因此医务社工或医院志愿者的实习或实训在师生的互动过程中建构出了更多的意义,教师会优选专业能力强的学生推荐给实习单位;而且每个实习机构能够承载的实习生名额有限,每个学期2-3名,只有极少数比较优秀的专业学生才会被选送到相关公共卫生部门、社区医院、综合性医院开展医务社工。由此“医务社工实习生”被赋予了较高的自我价值感和功利价值,被学生个人视为“资源有限的专业成长机会”、“增加个人简历含金量”等。

(二)学生实习中的“有限理性”

通过分析访谈文本发现,社工专业学生在选择专业实习活动前会对工作领域进行风险评估和价值评估,实际参与医务社工实习或实训的学生的个体行动过程也体现了“有限理性”中的感性选择和适应性选择两个因素。

1.感性选择因素

焦点小组的访谈过程很好呈现了学生之间关系网络的现实意义,符合人情社会的处事法则。中国是一个看重人情的“差序格局”社会⑦,在中国人的社会行为决策中存在显著的感性选择趋向。参与医务社工或医院志愿者对“医务社工”相关信息的了解,一开始都是与其各自经验与人际网络密切相关,这些学生如果单从功利理性角度出发,会选择其它与未来就业结合得更为紧密的实习点,但最后他们大多数还是进入到医疗服务行业中来则是出于一种“具有心理满足”、“有荣誉感”、“满足好奇心”等有限理性的选择。

2.适应性选择因素

在参与式观察的记录表、与其他学校督导老师座谈反馈信息中均体现了学生对医务类专业机构适应困难或个人的未来就业收入等经济利益的考虑。在适应性选择下,医务社工实习生不可避免要面对社会环境和制度结构来理性考量。L学校的学生最后搁置或暂时中止实习工作,并不是说他们在思想觉悟上不如其他医科院校。关键的问题是L学校的培养方案缺少医学背景,造成通识教育下的社工学生难以快速进入医务工作的角色,再加上选送到医院实习的学生在大三的分专业取向均属于微观服务类,相比较行政管理专业取向的学生则被派往女子监狱、街道社区等行政单位,前者在心理预期上承担着医院环境的风险压力,但实际从事的还是行政性工作,心理上产生了落差。现阶段医院社工仍具有较强的行政性色彩,学生在实习中对专业价值评估不断贬值,衡量风险评估后便选择不再深入参与。

综上,社工教师应该更加包容地理解医务工作实习生的专业服务行为。每个学生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活动的选择和喜好取向都各不相同;而且有些学生更愿意在一个时间范围内尝试多种多样的、不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领域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活动,从而制定更合适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此外,任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活动在每个专业学生心中的价值感受,都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活动本身所带给参与者的个体效能感、满足感、自我实现感密切相关。

三、问题与对策

为提高社工专业高校督导效能、降低高校社工人才教育资源的浪费,现提出策略以供参考探讨。

1.社工形象去模糊化,提高学生专业认同

目前医务社工在日常事务中施展实务方法与专业功能的空间狭小,自我角色认定存在困难,专业价值取向也存在行政化取向,从价值观到一线实务全方位“去专业化”风险较高。在群体层面上,医务社工的定义泛化为在医院、公共卫生领域工作的所有人,通过“镜中我”的社会心理建构与负向强化,又加深了实习生个体层面的专业形象模糊化。高校督导教育需要正视上述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策略以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鼓励学生体验不同领域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活动是保持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有效且长期实习的策略,任何一个社会工作专业机构都应积极反思、防止实习生或志愿者快速流失。同时,整个医务社会工作实习的稳定发展,需要通过学长学姐的口碑营销促进吸收一届又一届的实习生充当“新鲜血液”来参与,从而有利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同,保证学校教学与实习督导的有效性。

2.逐步摆脱社工行政化,加强学生实习的专业性

在医院的社工实习生的服务内容涉及了门诊医导、志愿者培训等多个模块,社工从业人员只能在各自模块中处理好日常行政工作之余,额外做点社工方向的服务,或者在工作过程中尽量用点社工专业的方法。非专业化处于强势地位,专业化趋于第二甚至边缘位置。对此,高校督导不能身处于场景外,应当与学生一起进入“医院场域”,及时发现问题并与实习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如为争取在医院各个部门轮岗学习机会,辅助学生得到其他临床医生的机构督导,为医院内跨专业的团队合作与人才资源公享提供了可能。继而帮助学生最大限度跳脱出医院行政性事务安排,尽可能多的开展更为专业的服务工作。根据学生的专业性发展需求,建立相应的学分奖励标准,鼓励在实习过程中的专业性表现。

3.为社会工作专业本身赋权,弥补嵌入性实践的不足

目前许多国内高校的专业实践与毕业实习都流于形式,校方在主动与现有医疗体制积极合作的意识比较淡薄,培养出来的专业学生在主动嵌入现实方面能力有限。嵌入性实践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专业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漫长旅程,从一开始的实训课集中教学、寒暑假实习、毕业实习,再到专业强势建构与国家强势建构阶段的进一步双方合作、互动,甚至于专业方面不断趋向主导地位,这样才能从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意义上实现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和职业化的进程。因此,倡导高校教育者不断反思,形成科学有效的专业督导教学模式,为本土化的高校社工人才培养提供积极策略。把专业意义上的价值、方法、专业追求、服务创新等方面逐步渗透进这股力量发挥作用的过程当中,从而转变成专业强势,达成双赢的合作结果。高校督导教育也必须采取积极应对的举措,调整专业上实务模块的设计,加深专业实习的嵌入性实践,促进更为融合的专业社工与细化、分医学领域的医务社工之间的衔接过渡,进而缓解专业化与职业化相割裂的问题。

(作者单位:福建江夏学院)

注解:

①关婷,郝徐杰,陈红.医院志愿者流失的伦理学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6).

②汤佳,沈杏华,郭迎.医院志愿者管理及服务创新初探[J].中国医院,2011(11).

③史柏年主编.社会工作实务[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125-126.

④莱茵哈特·泽尔滕,高雷.有限理性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01).

⑤秦勃.有限理性:理性的一种发展模式——试论H.A.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式[J].理论界,2006(01).

⑥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综合能力[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65-70.

⑦柴玲,包智明.当代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参考文献:

[1]关婷,郝徐杰,陈红.医院志愿者流失的伦理学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6).

[2]汤佳,沈杏华,郭迎.医院志愿者管理及服务创新初探[J].中国医院,2011,(11).

[3]史柏年主编.社会工作实务[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125-126.

[4]莱茵哈特·泽尔滕,高雷.有限理性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01).

[5]秦勃.有限理性:理性的一种发展模式——试论H.A.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式[J].理论界,2006,(01).

[6]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综合能力[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65-70.

[7]柴玲,包智明.当代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猜你喜欢

有限理性实习教学
地方政府不当干预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分析
谈“角色扮演法”在神经病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汽修专业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技能大赛背景下的数控铣床实习教学研究
重大工程关键部件供应商合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