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校教师考评工作的学生参与度问题

2015-01-30安娜

亚太教育 2015年34期
关键词:学生评教参与度目标

谈高校教师考评工作的学生参与度问题

文/安娜

摘要:学生评教是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评价及其研究中的关键性词汇。高校学生参与学生评教工作,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是高校学生评教工作的主体,应该积极参与学生评教工作,实现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保驾护航的目标。

关键词:学生评教;参与度;目标

作者简介:安娜(1981.11-),女,唐山人,汉族,海南三亚,三亚学院,研究生学历,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学生评教的许多重要指标都跟学生参与质量以及参与人数紧密相关。学生评教标准应该切实体现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被大多数学生所认同,否则,评教反馈的实效性比较低。学生评教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学生的参与,只有学生认同学生评教的作用,并且积极主动参与到评教活动中,才能保证学生评教工作取得实效。如果在学生评教工作中,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难以调动学生评教的积极性,最后影响学生评教的实施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方面。

一、学生参与动机弱

学生参与的动机弱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学生的参与得不到有效的反馈和激励从而降低了参与的欲望。具体来讲可以做如下分析:

1.参与得不到鼓励 反应的问题不能迅速解决

学生评教活动中,学校一般都不会安排学生参加到评教制度设计和决策中,只是让学生充当评价者角色,在每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学生根据学校要求对老师进行评价。学校不会安排学生参与评教制度监督工作中,学生虽然可以通过某些途径向学校反馈意见与建议,但是,很难知道学校最终如果处理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另外,学生反馈意见与建议的途径非常有限,很多学校甚至还没有建立网上评教平台,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收集与处理学生的反馈意见与建议。总之,学生参与评教工作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难以调动学生评教的积极性,影响学生评教的实施效果。

2.对评教的意义宣传缺失 学生认识得不到提高

学生评教的效果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学生的实际利益。但是,有些学校并没有意识到学生评教的重要性,没有向学生正确宣传学生评教的重要性、实施步骤,导致有些学生并不了解学生评教制度以及评教制度的作用性。

3.学生参与评教多基于惯性,无激励机制做保障

学生通过评教能够得到收益越多,他们就越愿意参与到学生评教工作中。如果他们积极参与学生评教工作后,他们的意见与建议能够得到采纳,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能够取得这些收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学生评教工作中。但是,统计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参与学生评教工作,并没有让他们感觉到获得了收获,导致学生参与评教工作不积极,学生参与评教更多是基于惯性所致。

二、学生参与度有限

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参加学生评教的重要性,参与评教活动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他们还认为学生已经具备评价老师教学的能力。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

1.学生参与的广度不够

在我国高校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学生评价的主体仅限于在校学生,缺乏对毕业生的追踪评价“在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学生评价最新颖的特点即是毕业生参与评价”。美国高校允许高校毕业生参与到评教工作中,是考虑到毕业生拥有一些工作经验,人生观、价值观更加趋于理性,能够对教师做出更加科学性的评价。这反映了美国学生评教是动态化、连续性的评价过程“我国高校教师考评工作中应该重视毕业生的评价,他们的评价会更深刻、更富有建设性”。

2.学生参与的深度不够

学生是教育的直接接受者,对于教学内容了解得最为透彻和深入,可以为评教表的设计提出比较客观的看法。但是现实中,极少有高校让学生参与到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设计中。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主要取决于学生评教的质量如何,学生评教表应该由教师、学生、管理者三方一起来设计。同时,在学生评教表的设计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也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评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学生评教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缺陷,很难达到学生评教设计的目的。学生评教工作不科学合理,学校对学生评教的不够重视,缺乏宣传,学生评教结果没有及时反馈,学生评教方法简单,很难发挥学生评教制度的作用,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没有取得什么收获,使得他们没有兴趣进行评教,采用敷衍了事的办法完成任务,最终使得学生评教难以发挥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教育的双主体理论以及教学的互动性特征,都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评教活动中的参与度提高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现在就参与度提升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坚持学生参与的制度建设。当前,许多高校学生只能被动参加评教工作,他们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给予他们的任务而不得不参与到评教工作中,学生成为了学生评教工作的工具。为了改变这种形式化的评教模式,为了发挥学生评教功能,为了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学校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学生评教工作,不断健全学生评教制度,为学生评教工作奠定制度保障。

其次,评教指标项目科学设计,对学生反映大的问题加权重。根据高校自身教学改革的特点来确定指标项目权重。不断突出教学改革,保证评教的导向功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发挥。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每个学科和课程都有自己的特色,相同的评价体系并不一定适用于任何一个课程或教学形式。

最后,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提高学生评教的效果,还需要建立一些配套制度,建成一个完整的学生评教系统。激励监督制度是学生评教系统的重要配套制度,建立健全这些配套制度,能够为学生评教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海南三亚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大钧.高校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李楠.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学生评教”的可靠性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温文君.参与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评教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猜你喜欢

学生评教参与度目标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残疾大学生评教制度效果和问题研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