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工会谋求新时期职工 “大福利”探微*

2015-01-30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教职工福利职工

高 远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做好新时期教职工福利工作是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高校工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中强调指出:“工会维权要讲全面,也要讲重点,重点就是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是职工群众面临的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使他们不断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1]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 “六项禁令”及一系列管党理政政策的出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刹风肃纪、正本清源,开创了党风、政风的一个新时代。而在贯彻落实政策过程中,有人曲解误读中央有关政策,在对待员工福利问题上,在理解和执行政策中发生一些偏差,不仅影响了职工合法权益,还容易造成职工的思想抵触和带来不良情绪,影响集体的和谐与团结。对此,笔者试图从“大福利”的视角,对新时期开展高校职工福利工作做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大福利”的涵义

“福利”一词《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释义为:生活方面的利益;特指对职工在住房、医疗、伙食、交通或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照顾。[2]改革开放以后,“福利”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又细化为职业福利、国家福利、民间福利等概念,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福利体系。

“大福利”是指涵盖了养老、健康、教育、就业、住房、低保和特殊人群等各个方面的福利,主要包含以下四层涵义:一是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的社会福利;二是以社会成员的基本福利需求为本的社会福利;三是体现了多元主体共同提供福利支持的社会福利;四是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公共福利和社会互助等四种供给方式的社会福利。可见,大福利具有对象的广泛性、内容的基本性、主体的多元性和方式的多样性等特征。[3]

高校职工“大福利”主要是指在高校中从事教育教学事业的教职工的职业福利的统称,涵盖了职工所在地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及依据单位内部福利政策享有的福利待遇,随着时代发展而丰富,现行高校教职工不仅包括保障职工基本生活的福利,为减轻职工生活负担和保证职工基本生活而建立的各种补贴制度,为职工生活提供方便而建立必备的集体设施;同时还包括为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增进幸福感的福利,为教职工更好工作、生活而提供的文化、教育、体育、旅游、疗休养事业、生活救助、法律服务、就业服务等方面的社会福利。可见,高校职工“大福利”是涵盖了职工在物质和精神领域全方位的福利体系,具有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性的基本特征。研究和落实高校职工“大福利”是有效开展高校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二、 “大福利”与“八项规定”、 “六条禁令”

(一)从表象上看,二者是“冲突”的

福利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成员提供劳动报酬之外各种物质的或是精神的利益,而在实际执行福利的时候,福利往往会被人们有意或者无意的放大,与此同时却又被人们认为是可以的。诸如某些财政供养单位、央企巧立名目为职工发放奖金或购物卡等,或利用行业优势、权利优势滥发福利,享受公款大吃大喝、公款旅游等,如此一来被无端放大的福利失去了本来的“界限”。“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则是中央从改进工作作风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价值诉求出发而颁布的全国性的管党理政工作纲领和执行要求,对福利工作直接起着约束和规范效应,在把“个人权力”装进“制度笼子”的同时,也为“社会福利”厘清了“政策边界”。

(二)从本质上看,二者又是“统一”的

当前,我国施行的福利政策从类型上看可以分为两类,即社会福利和员工福利。社会福利指我国为全体公民在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而施行的一系列必要措施;员工福利指单位为各自员工解决共同的消费需求而采取的保障措施。然而无论是社会福利亦或是员工福利,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一致的,即指为组织成员提供物质和精神“食粮”,在不断满足组织成员各类需求中激发成员潜能、优化组织建设、提升组织能效,为构建和营造组织、社会的和谐氛围奠定基础。

然而“大福利”也有走极端的情况,一者是“伪福利”:即打着福利的旗号,无限地扩大福利的外延,例如违规发放福利、滥发福利等;二者是“无福利”:有部分单位或个人曲解误读中央政策精神,走入认识误区,取消或减少职工福利,让职工正当权益受到损失。

因此,若要纠正对“大福利”的认识偏差,我们当须全面而正确地理解中央的“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并认真切实的贯彻落实,既要防止福利的无度扩大,又要避免对组织成员切身利益的落实不周,以此实现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显然,“大福利”与“八项规定”、“六条禁令”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维护和保障组织成员的切身利益为宗旨。

高校是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集聚地,在其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份体面的工作,正当的福利是高校职工工作体面的重要体现,是提升其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做好高校职工“大福利”有助于改善职工生活,解决职工困难;有助于增强工作干劲及职业自信;有助于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对学校的归属意识;有助于增强高校集体凝聚力、向心力,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做好高校职工“大福利”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手段。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谋求新时期高校职工“大福利”

(一)以拓展外延为切入点,树立“大福利”之理念

福利工作事关职工民生,是职工薪酬体系中的必要组成,也是一种激励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福利”主要指钱和物品的补贴,精神内容却鲜有体现,在认识上存在局限性,有待加强和进一步发掘。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福利内涵正在不断丰富。福利的物质层面依然重要,但还应该丰富精神层面的内容,且精神层面愈发重要。物质福利好比生活中的茶米油盐,是生存的需求,精神福利好比生活中的欢笑喜乐,是心理的满足。物质层面主要满足人的生理、生存等需求,如人身保险、生活救助、房子补贴等,精神层面主要指职工的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提高幸福指数等方面,如各类文体活动带来心理愉悦与情操陶冶,校内的人文关怀,还有心理咨询、健康教育、职业指导培训、法律服务等。我们不但要做好物质层面的福利,更要做好精神层面的福利,构筑“大福利”的理念,以更加多元化、科学化的福利方案满足职工需求。

(二)以活动和社团为载体,搭建“大福利”之平台

高水平的大学源自于高水平的教职工队伍,而建设高水平的教职工队伍,必须有高水平的福利工作作为保障,学校工会可以搭建多个平台为“大福利”之实施提供有效支撑。

1.主题慰问送温暖。一年四季,每个季度都有主题性慰问活动:“春送健康”的职工健康知识讲座及体检,“夏送清凉”的慰问暑期坚守岗位的教职工,“秋送书包”奖励考取高校的教职工子女,“冬送温暖”慰问留校教职工及生活较贫困教职工等。三八节、元旦等特殊节日适当发放些慰问品,组织老教授重阳节登高等,持续开展“六必访”活动。

2.文体活动保健康。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文体生活,教职工篮球、排球赛,教职工乒乓球、羽毛球赛等等是各类球类爱好者交流球艺、一展身手的最好节目;趣味运动会、拔河比赛、元旦晚会、越野跑比赛等等是教职工增进友谊、绽放活力的盛会;象棋、围棋、桥牌、扑克牌等是爱好棋牌类的教职工广交朋友、切磋棋牌技术的好途径;……所有这些“福利”,不仅有利于职工身心愉悦,促进交流,同时也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

3.职工社团促和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工会可以根据教职工的不同爱好、不同群体的需要,组建形式多样的教职工社团和协会,促进教职工文化建设向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推进大学浓郁的学术氛围、健康的文化环境、蓬勃的创造精神的形成。球类、棋牌类、音乐、舞蹈、自行车等各类社团协会,都是教职工所喜爱并有很强归属感的团体,大家可以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主意出主意,组织各类赛事活动,充分发挥大家的自主性,创造性,做到人人可参与,人人有乐趣,极大地拓宽教职工文体活动范围,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谋求“大福利”之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4]为高校职工谋求“大福利”是高等教育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形式之一,不仅展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还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更是对社会成员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诠释。

1.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纲领,设计“大福利”。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集中体现了千百年来人们对理想社会和理想国家的普遍追求,更代表了人类社会追求进步与不断发展的方向。而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为己任的高等院校无疑也承担着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在为职工设计和谋划“大福利”的时候,首当以此为纲领,为广大职工谋福利、求民主,努力形成一个文明而和谐的现代化高等学府。

2.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主线,践行“大福利”。作为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真实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更是高校践行“大福利”必须遵循的主线。因此,新时期在尊重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自由的前提下,在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基础上,遵纪守法践行高校“大福利”则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坚持合法的原则,严格执行各项福利政策规定,以及中央“八项规定”、“六条禁令”等党纪规定,让福利工作在合法的框架下运作,要符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法规要求,做到不碰高压线、不踩禁止线,不低于下限。另一方面,做到建立健全福利制度,“福利”不能拍脑袋做决定,而是应该有制度保障,要根据法律法规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关福利制度,即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主线贯穿于高校福利工作的全过程。

3.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诉求,谋好“大福利”。作为当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在个人行为层面的高度概括,它覆盖了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全体公民要切实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的价值标准。对于从事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校来说,培育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大学精神是其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更是其为高校职工谋好“大福利”的基本诉求。

首先要保障教职工的基本权益。对涉及教职工的一些基本权益要主动出击、主动维护,如想方设法解决教职工子女入学问题,对贫困教职工进行生活补助等。其次要争取教职工民生有新改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为教职工在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谋取更多的利益,如教职工大病医疗互助金,为患大病的教职工施以援手,让困难教职工充分感受工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最后要开拓创新举办教职工喜爱的文体活动。积极倡导和谐理念,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活动愉悦心情,通过活动促进健康,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绿色环保理念。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诉求融入福利工作,借助谋求“大福利”把高校职工队伍打造成符合国家需要和人民满意的育人团队,实现人才兴校、教育强国的伟大中国梦。

[1]习近平.习近平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0/23

[2]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405.

[3] 大福利 .http://baike.baidu.com/view/3972292.htm.fr=Aladdin.2014.11.30.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http://baike.baidu.com/view/893054.htm#1.2014.11.30.

猜你喜欢

教职工福利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渭南师范学院“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教职工书画作品选登(一)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浅谈高中工会女教职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Take Away Pizza ?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青年职工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