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在新时期工会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2015-01-30孙健升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工会工作职工群众心理学

孙健升

(中国人民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北京 100083)

21世纪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时代。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改革进入“攻坚期”,为此,社会发展也进入了“矛盾凸显期”。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劳动关系、人民生活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工会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任重道远。新形势下工会工作需要引入更多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需要不断实践与探索,心理学对于现代工会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用职工群众的内驱力促进积极自觉行为

中国工会组织是代表广大职工利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实现党和政府与广大职工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工会工作,要形成会员群体对党的领导自觉遵从和自愿追随,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广大职工群众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工会作为代表会员利益的群众组织,主要是通过教育、感召和引导的方式发挥其作用。引领和诱导的机制是:工会组织对职工群众内心世界的把握和驾驭,关键在于工会组织在与员工交流中,影响和改变成员群体心理与行为的能力。心理学探索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揭示人们心理及行为表象,深入解析其机理,从而对人的心理及行为做出预测、引导和控制。上世纪末,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学方法就被广泛引入到生产组织活动中。在心理学发展的百年时间里,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学派产生,从不同方面强化了组织中人的问题的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心理学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建设的学科之一。

根据心理学原理,人们加入一个组织从事社会活动,其工作绩效与其动机、行为、思想、感受和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职工及职工群体的行为都是建立在自身需求基础上,在特定外部刺激作用下形成内在动机驱动的结果,其行为机制有规可循。个体行为最直接的动力源是内在动力。人对自我需要的认知是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对需要的追求是职工群众行为积极性的本源。除此而外,外部条件会形成人的行为诱因,提供能够被职工群众接受并给予他们满足的诱因,就能极大强化职工群众行为的动机。内在需求的认知和外在正向诱因的刺激,是激发职工群众行为动机,进而引导其行为不可缺少的要素。

从大多数职工群众行为方向抉择看,一方面,人们需要追求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的需要是行为的最重要的内在动力。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决定了他们行为的态度和投入。另一方面,人们能够自觉意识到满足社会需求对自我需要的意义,从而也具有自觉满足社会需要的动机。人们意识到,不履行社会责任,不遵守社会规范,势必会失去组织的认同,进而被组织所淘汰。所以,职工群众工作的动力是基于“自我动力”和“超我动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根据这一原理,工会工作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用心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更加深入职工群众内心,通过这种努力提供职工群众产生正确行为的积极诱因;另一方面,工会要代表广大职工群众的意愿、需要和追求,充分表达职工群众的要求和目标。工会通过“教育、建设、参与、维护”来更好引导职工,让职工群众认识到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将“自我”与“超我”有机结合,构建完善的职工动力体系。用心凝聚队伍,就要团结广大职工群众,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群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机融合在一起。关注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兢兢业业为职工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增进广大职工的福祉。能够让职工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路线方针对他们根本利益的体现,国家法规和政策对他们长远利益的坚持,组织的目标和制度对他们切身利益的保障。工会工作只有深入人心才能将更多的职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不断壮大工会队伍,把广大职工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理解、支持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维护国家、集体和职工的利益,促进职工坚定不移跟党走。

二、用积极自我认知激发职工的自尊和自我提升

工会是工人阶级自己的组织,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为职工群众服务是最基本的职责。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对自己的认知和对自我的评价,会对其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人们的自我意识、与他人的关系和他人的评价等,都会影响自我认知、自我定义,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职工群众如何看待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和角色,如何定义自己的价值和潜能,对于他们自尊和自我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当前,随着职工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随着就业、保障和归属需要的基本稳定,地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逐步成为广大职工的关注点,追求幸福感、价值感的职工更加重视这些需要满足的心理感受。新时期工会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改善工作条件、保障职工安全、协调工作关系等方面。不断拓宽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的平台,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下的维权机制建设,代表职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决策和监督,反映职工的利益诉求,协调和谐劳动关系,是新时代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职能的行使,不仅重视和满足了职工群众的高层次需求,落实职工群众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帮助职工群众正确认知他们的主人翁角色,发现自身在社会和组织中的价值与作用,培育积极的自我形象。自尊心和自信心建立,能够避免职工群众因认知失调而出现的自卑消极心态,大大提升他们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水准,让广大职工群众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中充当主力军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职工在岗位工作的状态,与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关系密切。对职工群众利益的诉求和满足,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增强行为的动力,这种行为在组织的正确引导下,也成为促进国家和组织利益增长的动力。

“工作满意度”是职工工作经历其中和对其评价的积极感受程度。工作满意度一方面会对员工成就感、幸福感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会对工作绩效、组织目标实现产生影响。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恰恰是职工权益的保障,如职业前景、工作价值、工作条件、薪酬待遇等。职工通过工作满意度体验,认知工作的意义,感知自身的价值,考量工作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员工的权益在组织中越得到重视和满足,就越会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进而增强他们的幸福感,他们更愿意把组织的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很多,大多数因素都与工会维权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让职工通过参与组织管理来干预与自己权益相关的重大事项,增强了“主人翁”意识以及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引导职工关心组织发展,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在积极强化民主管理的基础上,让员工更加拥有自豪感、公平感、责任感,让员工感到自己的工作价值,感受自己的乐趣和能力,对组织发展充满信心;促进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改善,给予职工按劳取酬的保障,不断提高职工福利待遇,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使工作内容丰富、工作过程快乐等。职工群众总体态度和情绪状态,对于工作满意度影响深刻。身心愉悦的工作能增强工作满意度,也能大大提高工作效能。

组织承诺,是职工群众对组织的认同和忠诚度。高组织承诺的职工对组织和目标充满信心和希望,他们愿意自觉接受组织的目标,把自己当作其中重要的一员,并积极为组织做出贡献。组织承诺的前提首先是组织对员工需求的尊重和满足,其次是通过组织文化教育和个人工作经历感受,形成正向的体验、自愿的遵从和忠诚。长期以来,组织注重决策的科学性,将越来越多的定性、定量方法引入决策,但一些好的决策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引发群体反对事件的发生。究其原因,是人心的问题。心理学认为,一项好的提议不仅需要严谨科学的论证,而且需要广泛的认同和支持,需要由理性思维到情感思维、由管理层意识到执行层认同的转换。这种转换生成需要一种心理机制,执行者和受益者自我认知其意义,对决策及其价值主张产生共鸣。工会维权的艺术不是独自高喊组织追求,而要注重组织和组织成员的心理互动、需求互补。运用心理投入方法,先“动之以情”,而后“晓之以理”。工会工作的艺术在于,注重职工群众的情感认同,促成群策群力、共同奋斗。职工内心的积极动能被激活,自愿的承诺,才能用心投入,积极参与。

三、用人性化关怀促进职工全面发展

当前,世界正在步入以人为本发展的新时代。可持续经济发展、推动民主法制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是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必然,是党和政府执政的目标,也是工会工作的基本方向。人作为社会中独立的生命体,是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权利。人本化的工会工作,要从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个体生命的视角,尊重和维护这一权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进入转型时期,广大职工群众与劳动组织的心理契约内涵在不断发展变化,维护职工权益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延伸。让劳动者享受劳动的快乐,实现自身的价值,于劳动中身心得到呵护与发展,享受幸福感是工会工作的终极目标。

人本心理学主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心,分析和利用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引导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是其需要引发动机所致。需要是行为的内在动力,通过促使人们认识其需要,刺激需要强度可以引导人们的行为。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理论,揭示了人的需求多元化、多层次化,并且提出了人们充分发挥个人潜能所追求的自我实现需要的意义。利用这些原理,新时期工会工作要善于观察人,全面了解职工的需要。不仅要着力解决职工群众衣食住行的民生问题,保障职工基本生活需要,同时要充分考虑在时代发展中,职工群众在地位、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方面的满足。维护职工主人翁地位,保障职工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创造条件让职工人尽其才,才尽其力,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同时,人与人存在着差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着不同于他人的心理面貌。人的个性既有独特性也具有共同性。工会维权既要考虑当代职工、民族文化的共同特点,又要审时度势、“量体裁衣”,以不同方式解决不同对象最关心的问题,用最适当的方法调动不同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现代心理学可以提供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员工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科学测评与分析,使人文关怀和人本管理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潜在的积极情绪、积极人格,人的积极情绪体验包括满意、满足、成就、愉快、乐观等,这些积极情绪体验与员工需求满足状态相联系。职工群众正当需求长期不能得到重视和满足,必然生成消极情绪和挫折心理体验,容易引发恶性群体事件,影响社会和谐。对于职工队伍正向、积极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关注和挖掘职工个人的天资、特长和智能,将积极心态和正能量注入组织,让职工群众身心愉悦地工作,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提升幸福感。工会工作可以借助积极心理机制,从关爱员工的角度出发,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帮助提高职工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本领,帮助员工不断成长为具备积极人格的人才,为他们适应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做好能力储备。工会通过组织相关活动,使企业员工工作氛围更加融洽,合理科学地化解了员工矛盾,避免了员工情绪的波动,使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落到实处。

四、关注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

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是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根本宗旨,维护职工权益,发展职工利益,是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改革的深化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社会处在各种利益大调整、大碰撞的时期,也是各种观念纷繁复杂、激烈冲突的时期。变革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或多或少反映到员工头脑中。由于职工群体利益关系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观点也不一致,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也暴露出不同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积累,经常造成职工群众的心理出现偏差,情绪产生较大波动,一些新型职业危害,各类心理问题不断增多,随之产生一些危及员工身心健康和幸福感的隐患。其中,职业压力、人际关系焦虑、职业枯竭、突发事件的心理冲击以及个人生活的心理危机等问题尤其突出。新时期,加强积极心态的传播,努力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发展成为工会工作新的使命。现代人文关怀体现在对劳动者身心素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的全面呵护与协调。健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全的人所下的定义包括四方面内容: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人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医学专家研究结果显示:70%以上的疾病是心因性的,很多疾病的发作与人们的心理状态有关。例如:情绪不稳定,就会导致身体生理的反应,而生理应激的反应,就会破坏身体健康。反过来生理健康不良,也会有更沉重负担,心理无法承受,进一步怀疑自己的力量,失去自信心。社会转型时期,职工身心健康问题愈发突出,不能有效防范和疏导,就会给组织造成突发危机和诸多的负面影响,比如群体事件、危机事件、暴力事件的增高,职场矛盾、冲突增加,职工队伍不稳定,工作绩效持续下降等。新时期,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让思想工作更具人性化,通过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平和心态的培养,改善职工群众的精神面貌,和谐组织与群体的相互关系。当前,工会工作要更加追求科学性、专业性、实效性。运用心理学规律和方法,加强对新出现的职业危害的预防工作。

利用心理规律和方法,工会可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和建树:第一,切实维权,完善配套法规制度,保障员工的生活质量。对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要及时按照法定程序修改或废止。完善薪酬体系,减少员工对报酬的不确定性;完善员工保障制度,增强员工的安全感和较为稳定的就业心理;关心员工的家庭生活,帮助他们减少后顾之忧。完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通过积极心态的培养,理论与新知水平的提升,工作技能技巧的辅导,以及职业道德和修养的强化,全面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保障职工群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自身价值。第二,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媒介传播心理科普知识,传播正能量。帮助员工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向职工传授自我调节心理的技巧。对有比较严重心理问题和疾病的职工给予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心理支持服务。第三,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帮助员工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引导职工群众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职工群众身心健康发展,向员工提供各种锻炼、放松设备,通过定期活动监督员工锻炼计划和活动。通过健身、运动保持员工的生理健康,使员工的压力得到释放和宣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导入工会工作,给予员工有效的心理支持。

人的工作的本质就是对人心理的认知和驾驭。工会要做好职工群众的工作,就要掌握组织中个体、群体的心理活动规律,制定出更具科学、高效的政策和方法。重视心理科学的运用,将极大促进工会未来工作向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

[1]李建国.不断提高工会工作水平,不断焕发工会组织生机活力[N].人民日报,2013-12-05.

[2]习近平.习近平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新华网2013年10月23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0/23/c_117844453.htm.

[3]保罗M.马金斯基 (美).心理学与工作: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169-202.

[4]约翰.阿诺德,乔安妮.西尔 (英).工作心理学 (第四版)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220-225,370-380.

[5]丹尼斯.库恩 (美),郑钢译.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580-610.

猜你喜欢

工会工作职工群众心理学
七师医院巡回连队为群众送健康
论新时代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
浅谈新时代工会工作
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的使命担当
浅谈创新在工会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思考
转作风强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浅议党员干部如何用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