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意识形态没有历史”

2015-01-30孙淑桥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阶级独立性恩格斯

孙淑桥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贵州 毕节 551700)

众所周知,意识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核心范畴。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是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思想观念体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1](P73)这段话出自唯物史观创立的标志性文章——《德意志意识形态》。很多人认为,“意识形态没有历史”与常识相矛盾,因为大家知道,有政治史、法律史、思想史、哲学史、宗教史、艺术史,等等,可见这是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一个难点问题。其实,马克思恩格斯阐述这段话的目的是为了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因为他们颠倒了意识和现实存在的关系,认为意识决定现实存在。

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这段话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方面,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来说,“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形态”,表征了意识形态来源于社会现实和社会生活,社会现实对意识形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意识形态没有绝对的独立性,意识形态具有被动性特征。另一方面,从意识形态的能动性来看,“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意识形态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它能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现实,因而它亦具有相对独立性。

一、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形态

第一,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形态的产生。意识形态是社会精神方面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决定精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1](P72)。因此,社会现实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是专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系统的社会意识。实际上,在原始社会中并不存在意识形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分工,出现私有制,出现了阶级后,才产生意识形态。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意识形态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才得以存在的。

第二,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形态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奴隶社会是奴隶主对奴隶的统治和人身占有的社会,奴隶社会的意识形态就是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维护奴隶主统治的意识形态;封建社会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统治和剥夺的等级社会,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就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其意识形态也总是极力宣扬封建等级制度的合理性;而资本主义社会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统治和剥削的社会,资产阶级占有绝大多数社会财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就是代表资产阶级意志、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的本性是一致的,都是维护当时社会中统治阶级的利益。随着社会的发展,只不过是后面高级形态的阶级社会意识形态比前面低级形态的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更为隐蔽,因此,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最为隐蔽。

第三,社会存在的变革决定意识形态的变革。当一个社会制度发生变革时,即旧的社会制度被新的社会制度代替后,其原有社会意识形态也被新社会意识形态所代替。例如,当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地主阶级并取得统治地位时,社会原有的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就被当时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代替,意识形态也就相应地由原来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转变为批判封建地主阶级而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决裂”思想,即:共产主义革命在同传统所有制实行最彻底决裂的过程中,必然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可见,“两个决裂”思想进一步体现了社会存在的变革决定意识形态的变革。

马克思之所以发现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没有历史,没有自己的独立性,是因为马克思发现了科学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科学的历史观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1](P92)这种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以往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有着根本的区别,“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1](P92)。因此,以往的历史观许多是从范畴出发,以范畴为基础来阐释现实世界,它们都是唯心史观。例如,中世纪宗教中的“上帝”,以及中国哲学中的“天”、“道”,乃至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的“绝对理念”,等等。黑格尔把现实世界作为“绝对理念”的展现,就连费尔巴哈也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在自然界范围内还坚持唯物主义,但是一进入历史领域,他就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他依然把人类的发展史归结为宗教的变迁史。而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的过程中的人”[1](P73)。显然,这里的“人”是生活于“尘世”中的人,而不是生活于“天国”中的“神”,这里的“现实”指的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们所从事的社会物质实践活动。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物质生活实践活动不仅从本体论上对意识形态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且在发生论中依然起决定作用,即社会物质实践活动还决定着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变化。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现实状况的变化而变化,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2](P525)这也和“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的观点在本质上相一致。因此,离开物质生活实践,意识形态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意识形态“没有历史”,“没有绝对的独立性”,这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来说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一种社会意识,是对人们社会现实存在方式的反映,它能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现实,因而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一,意识形态总是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并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虽然不同时代的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维护它们所在社会统治阶级的利益。例如,在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中,无论是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和道德,还是哲学和宗教,它们都是维护封建阶级的利益和统治,即使高雅的艺术也暗含着封建地主阶级的成见和好恶。

第二,意识形态同社会存在不完全同步性。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以艺术发展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性为例,阐述了意识形态同社会物质生产的不完全同步性。他说:“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3](P28)艺术同社会存在的不同步性,也表明了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三,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一种社会意识既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存在,又要继承前人积累的思想财富,因此,意识形态是在继承历史过程中反映社会现实的。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1](P585)显然,人们对过去历史条件的继承,不是完全照搬,而是有所选择有所放弃地继承,即“扬弃”。恩格斯曾以哲学为例,具体阐明了意识形态具有继承性。他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4](P599)任何阶级总是从自己本阶级的立场出发,对在它之前的意识形态进行有选择地取舍,或者将其改造为适合自己的意识形态。因此,否定意识形态的历史继承性,就容易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

但是,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为了达到欺骗其社会成员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之目的,常常夸大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意识形态常常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归结为抽象的思想发展历史,甚至归结为“观念”的发展史。究其原因主要有:从认识根源上来看,当时生产力不发达,人们的认识水平太低,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作出科学解释,人们只是看到问题的现象而看不到问题的本质所在,看不到现象背后的物质根源;从阶级根源上来说,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不断欺骗其社会成员,统治阶级往往把自己作为意识形态的创立者和发展者,从而赋予意识形态以先在性,进而统治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同时,意识形态阶层(专门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阶级统治而从事意识形态编写的知识分子)还从理论上对意识形态的独立性进行加以创造和抽象发挥,以此来诱导和欺骗广大人民群众。例如,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蒲鲁东就用抽象的观念代替现实的运动。在他看来,每一原理都有它应该产生的历史时代,像权威原理出现于11世纪,而个人主义原理出现于18世纪,他认为,抽象的原理创造了历史。然而,蒲鲁东的错误之处在于,他不理解“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2](P603)

总之,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意识形态尽管“没有自己的历史”,但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总是有意无意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言,“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1](P611)这里的“传统和教育”也就是意识形态。可见,生活于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只能按照受到的传统和教育来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否则,人们将无法正常生活下去。只有各民主党派认识到自身的合作身份,树立社会责任感,才能与共产党真正同属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阵营中。

《共产党宣言》的光辉在百年之后的中国依然光芒四射。虽然历史时代不同了,但其中政党联合思想包含的深刻含义在当今的中国仍然需要认真品读、学习与借鉴。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同时也需要各民主党派的通力合作。只有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才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现。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阶级独立性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独立品格培养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有效策略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做最好的自己
还原真实
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促进阶级阶层关系和谐
关于事件独立性的两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