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精品化策略分析

2015-01-30谢昆芩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10期
关键词:精品化工具书词典

谢昆芩

(上海市汉语大词典编纂处,上海 200023)

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精品化策略分析

谢昆芩

(上海市汉语大词典编纂处,上海200023)

我们常用的工具书主要有字典、词典、百科全书、年鉴、书目、索引和文摘等,以汉语词典为典型代表的工具书,是传统出版领域的重要部分,它不仅为出版社带来了经济效益,且在传承社会文明、普及文化知识方面也功不可没。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电子设备的迅猛普及,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数字出版近年来发展迅速,面对满眼繁花的数字出版浪潮,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精品化发展已成为社会的强烈呼声、读者的期盼、出版人的追求,也是出版业在新一轮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汉语大词典;精品化策略;赢利模式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原主席于友先先生说:“正如其他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靠优质品牌取胜一样,出版社在找到市场定位之后,主要以出版品牌来显示和巩固自己的出版特色。”品牌影响是出版社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资本,而考量一家出版单位的品牌价值,归根到底是看其是否有一大批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体现国家水准、群众喜闻乐见并能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在当今数字出版的浪潮中,坚定精品出版策略,坚持探索多种形式的精品化发展道路,为出版单位凝聚精品优势、提升品牌影响,不仅能促进数字出版产业的繁荣发展,而且也为打造世界出版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的精品范例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线工具书由于能提供即时、免费的检索功能,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所喜爱的知识检索方式。然而,随着人们对知识精准查询要求的不断提高,一些没有经过权威编纂整理且内容来源标注不明的在线工具书平台,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精品化的工具书数字出版物已为世人所期待。当下,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呈现精品化发展趋势,其经典范例有以下三种:

(一)以商务印书馆——《百种精品工具书数据库》为例

商务印书馆是我国重要的辞书出版基地,被誉为“工具书的王国”。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为代表,以权威性、科学性、规范性著称。在数字出版过程中,商务印书馆也在求新求变,百余年来出版了大批精品工具书,《百种精品工具书数据库》是商务印书馆2012年来推出的重要的工具书数字出版产品。该精品工具书数据库的产品开发,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在内容、功能、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在商务印书馆纸质工具书全面结构化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库出版模式动态重组,提供了很多令人砰然心动的数字工具书功能,将汉语工具书的应用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天地。

数据库模式是出版社比较偏爱的数字出版模式,这种“碎片化组装”出版模式在汉语工具书出版得到实践应用,多数出版社往往会将各单本工具书数字化后再集成为大规模的数据库,这样出版社在内容上更具竞争优势,在产业链中也会拥有较强的话语权。商务印书馆推出的《百种精品工具书数据库》,将有价值的100多种工具书结构化、碎片化,在此基础上,动态重组、资源整合,加入多种数字产品功能,形成富有增值服务的新型数字工具书数据库。据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中心主任孙述学先生介绍,《百种精品工具书数据库》目前集成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近30部汉语类工具书,约40万词条。《百种精品工具书数据库》规模巨大,内容极其丰富包括字典、词典、语典,包含语词词典、百科词典和专业词典等,为用户提供了权威、规范、科学、系统的工具书,数量质量方面均让人满意;为了给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检索、高效的学习功能,让众多工具书在数字平台上实现完美融合,商务印书馆与以数字出版服务著称的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创造性开发了数字工具书内容新模式——词语知识系统;该精品工具书数据库打通字典、词典、语典,可以将多种字词典集中起来一起检索,建立起以词目为中心的词语知识系统。具体来说,数据将古汉语、成语、谚语、俗语、诗句、名言、同义反义、组词造句、词义辨析、正音拼写等各种类型的词典打碎了,再重新糅合,以数字化方式整合在一起。此精品工具书数据库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极方便用户使用。以检字为例,检索一个字,结果将返回该字的注音、释义、笔画数等基本的元信息,还将返回包含该字的顺序词、逆序词、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新词语等词汇信息。同义词词汇、反义词词汇、参照词词汇、义类词等词语的语义系统也将有序呈现,甚至还包括与该字有关的古今知识。语用信息也很全面,词类、语体、常见搭配、例句一应俱全。各种关联跳转将层层延伸传递知识链,让工具书不仅可以查询,还可以学习,有助于用户扩大词汇量,有益于写作和表达,可成为用户写作的得力帮手。该精品数据库有丰富的多媒体内容,6.5万个基本词目均配有播音员真人发音朗读,2500个常用字配有动态笔顺的Flash动画演示。除正文外,还专门设置附录库,收录32种典型的常用附录,增强数据库的实用性。据了解,该数据库采用镜像、会员制、流量计费方式付费使用①,已成为当今最受欢迎、最权威的网络工具书。“商务印书馆·精品工具书数据库”的知识权威、智能检索、知识衔接和学习拓展等方面得到了用户充分评价和高度肯定;事实证明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权威、专业、创新的工具书查询与知识学习平台,在内容和功能很多方面具有独创、领先的特色,不愧为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精品化的成功典范。

(二)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工具书编纂平台”研制的网络词典为例

所谓网络词典又称在线词典(online dictionary),主要指建立在Internet环境之上,为用户提供实时查询服务的数字化参考工具。互联网上的网络词典不仅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而且语种齐全,专业性较强,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包括多语种、多学科、多类型词典的资源库。在众多汉语词典数字出版物中,目前最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大型的网络版工具书,主要是因为这些数字化辞书均出自名门,来自我国著名的工具书出版社,在内容的权威性、释文的经典性、条目的完备性等方面都具一流的水准。例如,《汉语大词典》是目前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语文工具书之一,正文12卷,收词37万多条,约5000多万汉字。该典以其释义准确、义项齐备、书证翔实、体例严谨,能够反映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面貌等特点,可谓我国汉语语文词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由于受到当时编纂条件的限制,致使这个大部头的工具书留下不少遗憾。2005年以来,汉语大词典编纂处充分吸收学界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订补,编成《汉语大词典订补》,收词3万多条,主要解决了收词立义有缺陷、注音未当、书证晚出、体例不统一、前后不一致等问题。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在研制“汉语工具书编纂平台”时,首先就下功夫建立了完整的《汉语大词典》数据库,并开发了《汉语大词典》2.0网络版。此外,还有一些网络汉语词典如“汉典”网:http:/www.zdic.net/;中华在线词典:http:/www.ourdict.cn/;汉语在线词典:http:/fawen. cn/hanyu-zidian.html等;这些在线汉语词典各有特点,各有用处,但比较而言,网络版《汉语大词典》在汉语语词词典工具书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作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汉语工具书《汉语大词典》已经启动第二版“大修”工程,预计2020 年完成全书25册、约6000万字的编纂出版工作。此次编纂修订的目标大致确定为:修订释义1万余条,新增词条或书证10万-12万条。全书修订量将超过30%。国家出版基金将斥资2700万元予以资助②。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这部“198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权威工具书”的特大型汉语工具书,在学术界呼吁多年之后,终于进行全面修订了;由此,这次修订也很可能为大型汉语工具书《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数字出版的精品之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知网工具书平台为例

数字出版业采用集成化出版模式创作文化产品对出版社来说既省心又省力,自身产品也可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这种模式对不以工具书出版为主营业务的出版社来说是不错的选择。而相比做工具书数据,更多出版社选择风险较小的授权行为,将自身的相关工具书产品授权相关机构使用,利用现有的内容集成工具书平台来推广自身产品。例如,中国知网(CNKI)开发的《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获得了近200家出版社授权的4000余部工具书,类型包括语文词典、双语词典、专科辞典、百科全书、图录、表谱、传记、语录、手册等约1500万个条目、70万张图片,内容涵盖哲学、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医学、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其中汉语工具书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工具书数据平台从2006年3月立项至今,用户已遍布全球,日均检索量达70万次③。尤其是中国知网将《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订补》和《康熙字典》整合在一起,组建了独具专业的检索平台和知识关联功能的工具书平台,可满足文史工作者一站式查找和研究字词源流、读音、释义与书证的需要,真可谓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的精品之作。

二、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精品化发展道路面临的挑战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预言,人类正迅速地不可避免地走向无纸的社会④。数字出版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精品化数字出版产品必将成为出版单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2月新闻出版总署的《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对于出版机构要加强选题策划、内容创新、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的管理协调,努力创作生产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原创精品出版物。”在数字出版市场环境下,精品已经是当前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没有精品就没有品牌,没有品牌就很难进入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工具书数字化的步伐还相对迟缓, 缺乏宏观的战略谋划;电子数字出版领域的版权维护不力;资源共享难,重复建设浪费大;出版资源融合、集成的意识不浓;还有些词典编纂、发行等方面的观念基本上还是传统如故,现代数字化工具书理念还驻留在论文里和杂志上;在数字化工具书市场极速扩张的同时,出版社并没有从中获取应得的回报,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出版社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竞争激烈的市场,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精品化之路挑战重重。

(一)新兴平台的挑战

数字出版产业作为“十二五”时期推动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在建设出版强国中的地位日渐重要。工具书的主要功能是解疑答难,谁能快速高效地解答用户的问题,谁就能抢占市场。与传统出版社工具书数字化的谨慎前进相比,一些新兴在线查询网站采取“先开枪,后瞄准”的策略,先入为主地占据了网络在线查询市场,使传统出版社在市场上的地位十分被动。百度在2006年4月就上线了测试版的百度百科,经过多年的完善发展,凭借百度集团的影响力,百度百科在在线查询领域的受众面不断扩大。此外,随着维基百科、互动百科、有道词典等查询平台的发展,出版社研发的工具书查询平台被层层包围,加之商业运作不善,虽然其自身内容更加严谨科学,但也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究其原因,便捷和免费是这些“草根”搜索网站的制胜法宝。首先,其便捷的查询方式,操作方便随手即用,尤其是有道词典具有离线查询的功能,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不少便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其次,免费模式不仅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而且唤起了用户热烈的情绪——成为一个非理性兴奋的来源⑤。当出版社还在打包出售价格不菲的工具书资源库时,免费的在线查询网站早已改变了用户的检索思维和行为习惯,传统出版社自然要谋求应对之策。

(二)赢利模式的挑战

出版社研发的工具书数字产品由于价格过高而难以普及,多数使用者会选择通过网页在线查询或下载使用相应的软件来获取信息。新兴的网络工具书提供商往往通过免费提供检索结果来提高自身网站流量,然后吸引广告主投放广告来获得收益。对于传统出版社来说,数字出版尚未有一个清晰的赢利模式,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也面临同样的难题。就如商务印书馆的《新华字典》来说,它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汉语工具书。而数字化的《新华字典》如何定价,如何付款,如何在不同的设备上运作等都是亟待合理解决的问题。传统工具书出版的赢利模式清晰,从上而下的产业各环节也比较简单,但一旦数字化,出版社则很难把控,所以很多出版社对自己的工具书产品是否要进行数字转化与发售,仍然处于静观状态。工具书数据库主要依靠个人和机构用户付费购买获取收益。但是,被互联网世界的免费使用观念培养起来的用户,即使收费低廉也难以吸引其目光。所以工具书数据库往往针对图书馆等机构出售,而出售之后由于推广不足,用户的使用频率远不如其他免费的工具书产品。同时,工具书数字产品过高的定价也让用户望而却步,这类产品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夹击下生存空间日渐狭窄,赢利微薄甚至亏损,可见,数字出版赢利模式的优化正面临重重考验。

(三)网络盗版的挑战

盗版是制约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出版社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本该是优秀内容的提供者和传播者,然而这些内容不仅有时不由自己进行传播,有时还会被非法利用,甚至导致出版社的文化引导地位被弱化。由于网络自身内容庞杂、监管困难,出版社许多优秀的工具书数字产品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被肆意传播。如在百度网页搜索“新华字典”,会找到若干网页,多数相关查询网页里充斥着大量的广告,而用户无从知晓这些网站的开发者是否得到了正版授权,查询结果也无法确认是否准确。用户在手机软件市场也会看到诸多工具书软件,然而开发者并不是出版社,也没有关于是否取得内容授权的说明,软件内同样插入了许多广告。电子数字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一些颇负盛名的权威辞典,因惧怕盗版而迟迟不敢发行电子版,由此促成众多传统出版社不敢试水数字出版并制约数字化转型的瓶颈。我国关于网络侵权的法律制度尚未完善,而且电子出版物自身便于复制粘贴、传播成本低的特点,更使得网络盗版问题愈加严重。良好的版权保护是工具书数字化发展的基础,如何放下版权,规范在线辞书,成为工具书数字出版健康稳步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精品化策略

面对当前工具书数字出版的复杂混乱局面和巨大的潜在市场,大型出版主体正在历经转型的阵痛期,针对当前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的精品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对于出版社而言,如何通过自身努力在工具书数字出版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是关键问题。笔者认为未来工具书数字化出版业以保护版权为基础,开发出适应社会需求的营销模式,走出一条让读者和出版单位共赢的精品化道路,努力实现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低成本、高质量的精品化道路:

(一)转变发展观念,完善精品化发展的机制体制

观念的先导性作用,决定了各个传统出版集团必须要更新发展经营的观念,紧跟数字化的发展潮流,大力推进重大项目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精品化发展之路。出版社要坚持和完善数字出版的管理制度,对网上网下、不同出版业态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建立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机制。良好的版权机制能提高作者的创作积极性,诞生更多优质精品。作为推动数字出版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政府必须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不断加大对工具书数字出版精品化的扶持力度,同时立法部门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出版管理条例》、《版权法》、《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等法规,以减少版权之争,促进数字出版业朝着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不断完善版权机制是出版得以发展的基石,对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产品来说亦如此,出版社要呼吁为数字出版市场营造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环境。出版社一方面要呼吁推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大对工具书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也要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维权工作,通过“反盗版联盟”对网络进行24小时全天候调查与监控,及时对侵权证据进行保全等;另一方面,要呼吁政府或相关管理部门加强执法力度;此外,还要呼吁发挥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信息中心等专业组织的作用,提高其在市场监督方面的权力和地位。

(二)丰富产品内容,创建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

新闻出版业“十三五”时期仍是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是更加注重发挥出版业的文化功能,注重质量与效益高度统一和可持续稳健增长的发展阶段。目前,工具书数字出版业,需要精心规划,潜心积累,丰富数字出版物的内容,形成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精品化道路。上海辞书出版社童力军先生曾提议创立一个专以《辞海》为核心的汉语工具书在线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来编纂《辞海》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以《辞海》为核心并融合其他多种汉语辞典从内容的编纂、管理、发布、运行的整个流程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建立全产业链的数字增值出版服务平台,最终成为权威的汉语基础知识服务引擎,以适应读者在互联网上和移动互联网上方便、快捷、准确地获取科学权威信息的《辞海》数字化产品;此设想若能实现便可称之为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之精品。

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在进行产品攻坚,丰富内容的同时,要建构一套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过去的出版业往往是为作者、为编辑、为出版社出书,是为了出书而出书,多数是在出版了书之后,为了赢利想尽各种办法开拓读者市场,去吸引读者购买。但现代的营销观念是一切计划与策略应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数字出版物也是一种产品,更多地体现为商品性,只有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分析消费需求,针对这些需求创造用户喜爱的精品,并制定合理价格机制,建立便捷分销渠道,开展预售发布会、订货会、广告、书市、打折、降价、捆绑赠送等多样化的促销活动;出版社尤其应注重销售渠道的拓展,伴随着移动阅读、微阅读和电子书的兴起,尽快摸索形成媒介融合时代的新的赢利模式,推动优秀的数字产品更方便、快捷地输送到读者手中,与传统出版一样,拥有高效、稳定的产品营销渠道,是数字产品参与未来出版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想能够被读者接受就必须要进行跟踪推广,深入到渠道,甚至深入到终端的零售网点,从根源处调查研究问题,了解读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对于完整的渠道跟踪来说,对数字出版物的售后服务负责只是工作中的基础部分,更重要的还是要对读者的使用过程进行跟踪服务。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信息时代,发行网络的建设必须以服务用户,更加便捷为目的,使自己的产品在各个方面更便于用户群选购,这样出版社才能更好地销售自己的产品,更有效地获得双赢。现在的出版市场是双核发展的市场,即数字出版市场和传统出版市场,面对工具书数字出版的挑战,出版商亟须拓宽传统出版的产业链,促进多产业合作,多领域发展,有利于不同领域的优势互补,坚持数字化与多媒体相融合,尽快形成适应媒介融合时代数字出版的新型赢利模式,由此推进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精品化的顺利发展。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当人们不再为食宿发愁的时候,就会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了,这就要求出版商把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出版业做好做精。因此,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形成多个版本的工具书数字产品,挖掘多种盈利方式。仅仅依靠单一的产品线路和赢利模式,不利于产品的市场扩张,也不利于出版社实现自身的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商务印书馆《新华字典》为例,我们可以通过检索找到相关的网页和软件,然而绝大部分产品都非商务印书馆授权开发。由于用户常用的检索途径就是通过网页或电脑软件、手机软件检索,商务印书馆可以开发相应的在线服务、移动APP、PC软件等数字产品。这样,当用户需要使用《新华字典》时,上网一点就能快速找到官方正版产品;开发网页和软件的费用并不高,即使商务印书馆将其做成免费产品,凭借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只要用户数量足够多,也不愁通过其他途径收回成本,营造高品质与高效益的精品力作。

(三)融合产业资源,完善扶持政策力创数字化精品

在数字化出版持续发展的时代,要继续优化和融合出版产业资源。用市场化发展的眼光来规划文化资源,对现有出版产业资源采取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措施,从优势资源入手发展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不应仅是简单的纸质书的翻版,出版社应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将产业资源精细化后进行再处理,汇聚成对使用者含金量更高的文化精品。一方面,出版社要对自己的工具书数字资源进行结构化整合,创建大型汉语语料库、知识库的数字化编纂平台,升级资源共享的超值体验;另一方面要将汉语工具书中的条目按照相关性进行加工编排,深度挖掘各条目间内容的有机联系,便于读者查找对比,为读者提供更具延伸性和价值性的检索结果。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党组书记李朋义先生认为,国内提供给学生的某些工具书显过于笼统,细分程度远远不够,甚至出现学生与成人使用一样的工具书⑥。在数字出版时代,传统出版商应重新审视自身的工具书资源,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根据用户需求为其量身定做汉语工具书学习精品。

出版业“十三五”在规划中着重强调政策扶持、资金引导、重大项目牵动这三个发展引擎的主导作用,旨在引导业内外数字出版平台、数字出版和阅读服务商有序、共赢合作,重点对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项目给与扶持。要打造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的精品项目,必须不断完善各项扶持政策。期待“十三五”期间政府部分根据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更多、更优惠的出版产业相关扶持政策,为数字出版精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健全的有利于出版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为汉语工具书精品化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在数字出版的转型期,出版业还面临多重挑战,对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来说,变的是知识的载体,不变的是出版社服务用户、传播知识的永恒使命。在工具书数字化发展“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候,作为工具书版权归属者或拥有者的传统出版社,必须重视汉语工具书的数字化发展,丰富产品内容,探索多元化营销模式,推广精品化汉语工具书。汉语工具书数字出版业要想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走出去”,走出去的出版文化产品靠的就是精品,精品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只有精品才能感动世界,影响世界,走向世界;努力实现世界出版强国的主要标致之一就是出版物质量整体水平提高,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由此,出版人在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的工作中,必须适应当今社会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把握导向、务实求新、探索发展、敢于担当,努力提高各方面的专业技能,出版更多传递正能量、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繁荣数字出版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注释:

①百种精品工具书数据库.[EB/OL].[2014-5-25].http:/www.dajianet. com/news/2012/0331/183754.shtml.

②综合《新民晚报》2012年12月11日、《西安日报》2012年12 月11日、《文汇读书周报》2012 年12月14日等报道及网上消息。

③关于《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EB/OL].[2014-5-25].http:/ gongjushu.oversea.cnki.net/chn/productintro.aspx.

④[美国]F·W·兰开斯特:《情报检索系统——特性、试验与评价》[M].书目文献出版,1984年,转引自王世伟(1996)。

⑤艾瑞里,赵德亮,夏蓓洁.怪诞行为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51。

⑥吕慎.学习型工具书:国际辞书出版的重要领域[N].中国教育报.2013-07-01(12)。

H164

A

谢昆芩(1981-),女,汉族,湖南省娄底市人,博士学历,编辑职称,主要研究方向或所学专业: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精品化工具书词典
关于主题出版精品化之路的若干思考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米沃什词典
郭彤:中国书画拍卖将更加精品化
诗词工具书二种
诗词工具书二种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办精品化报纸 向新时代献礼——人民日报新年改版探析
漫画词典
倾力打造“产品成套化、精品化,服务全方位化”新平台路面机械专业品牌联盟在京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