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学视野下的恩施南剧研究

2015-01-30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戏班神明恩施

谌 姗

(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湖北 恩施 445000)

民俗学视野下的恩施南剧研究

谌姗

(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湖北恩施445000)

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南剧是其中的代表,在恩施众多地方戏剧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2008年就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剧的发展历史和表现形式,与土家族地区的民族发展和民俗历史息息相关,是研究本地区民俗的主要依靠内容,需要我们主动保护和传承。当前,南剧的发展受到了较大冲击,这更需要我们在民俗学的视角下对其进行细致分析。本文拟从恩施南剧发展的历史入手,重点探讨南剧演出和剧本创作与土家族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为南剧的发扬光大提供有益借鉴。

民俗学;恩施南剧;土家族民俗

南剧在湖北恩施土家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依然在这一地区广为流传。鼎盛时期,南剧在湖北、湖南、贵州、重庆等地是当地居民主要的消遣娱乐方式,其剧本内容和舞台艺术表现形式代表着当地的文化和民俗特色。当前,这一古老剧种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传承危机,现代文化的冲击使其难现往日辉煌。因此,在民俗学的视角下,对其进行细致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恩施南剧发展历史与现状

(一)南剧概述

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市的接壤地带,环绕武陵山区,活跃着一支古老的民族——土家族。而下辖2市6县,首府为恩施市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则是土家族的主要聚集地之一。本文所探讨的“恩施”,就是指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南剧,就是指在恩施流行的地方南剧剧种。“南剧”一名的由来,取自恩施在清代改土归流后的古称“施南”之名,南剧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二)南剧发展历史

1. 南剧起源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发展历史

南剧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年)。当时在恩施的主要行政机构是容美土司,主要流行的是当地的一种庙台戏曲。1610年前后,容美土司的首领田楚产采集民间戏歌并加工后在庙台上表演,形成初具南剧风貌的庙台戏曲。到了1680年前后,恩施开始出现了专门的戏台和戏楼,庙台戏曲在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开始吸收汉民族的民俗文化。这一时期,这些庙台戏曲主要以王府庙台戏曲为主。清代以后,随着改土归流的进行,1733年,容美土司灭亡,恩施进入清政府管辖时代,设“施南府”,同时这一王府庙台戏曲也随之流入民间,南剧初步形成,“多种声腔同台演出”成为主要标志。

改土归流后,南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较宽松的发展环境,各种南剧演出班子开始兴盛,南剧专业人才层出不穷,演出场所也随之越来越多,演出活动越发频繁,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中华民国时期。之后由于战乱的影响,南剧的发展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演出队伍和演出专业人才也出现凋零。但这一戏剧形式却更加深入民间,成为民众的主要业余活动,南剧内容也更与土家族的民族文化相融合和影响。

2.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新中国成立之初,文化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南剧重新获得了广阔发展空间,不仅组织了文艺宣传队,而且推陈出新,对传统剧目进行改造,诞生了南剧现代戏《韩氏投江》等。“文革”时期,南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慢慢得到恢复,南剧剧团有了新生力量,内容也愈加丰富起来。

进入新世纪,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和民族文化特色发展的兴盛,融合了土家族传统民俗的南剧迎来了新的春天。南剧逐渐被列入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南剧人才保护和传承也开始有了政府支持和社会力量援助。恩施州咸丰县和来凤县还组织了大型南剧剧团,多次在戏剧汇演中取得好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南剧和许多地方剧种一样,面临受欢迎程度降低、市场空间狭窄、参与人员减少和人才后备不足的现状。南剧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发展,成为当前亟须考虑的重大问题。

二、恩施南剧的演出习俗

南剧作为融合了恩施地方民俗特色的剧目艺术,在其组织和演出的一系列架构中,蕴含着丰富的习俗,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习俗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传统南剧的演出习俗

1.传统南剧的戏班习俗

戏班是剧目的基本组织,也是剧目得以传承和发展的主体。南剧戏班的习俗带有浓厚的土家族民俗特色,主要包含戏神信仰与宗教禁忌、班规与宗教教义等。

戏神,指的是戏曲剧目行业所信奉的宗教神明,传统南剧的戏神,叫做“耍神”,民间常称“老龙太子”。“耍神”,就是南剧行业所供奉的宗教信仰神明。新戏班成立时,要“请耍神”,戏班开演前,需要向“耍神”拜祭,演出时,“耍神”也在戏剧剧目中作为重要演出元素。南剧戏班认为,“耍神”是南剧剧目的灵魂,是土家族信仰的重要神明,不仅可以保佑戏班演出顺利,而且对戏班成员有保护作用。南剧戏班的宗教禁忌主要是演出乐器禁忌和戏班成员生活禁忌。乐器禁忌在演出前和演出中尤为严格,演出前,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除演奏者本人外,其他人不能触碰,演出时,鼓和鼓师所处的位置,其他人不能占用。剧目演出若有新人参与,演出前还要向所有乐器拜祭,否则就是大不敬,要受到神明惩罚。在生活上,戏班成员在重要演出前要实行斋戒,如连台大戏《搬金牌》演出前,“灵官”扮演者需要斋戒数日,潜心拜祭。

戏班班规与宗教教义,往往互相融合。南剧戏班的班规也充分体现了土家族的民俗特色。戏班开科传授之时,开科首日有敬师仪式,主教和助教分别受敬。新学员入班,要由主教起艺名。学员学满三年,加谢师一年,方可出师。这一系列学艺流程,也蕴含着对神明和宗教的信仰教义。戏班班规更是和宗教教义有极大融合,宗教教义中所体现的准许与未准,在班规中同样执行。如不忘师、不冒犯、不私逃、不奸淫、不偷盗、不亵渎等。这些戏班班规不仅是对戏班成员的行为约束,更是对他们宗教精神上的约束。

2. 传统南剧的演出内容习俗

传统南剧的演出内容,多与土家族的民俗文化相关,有的甚至直接取材于民俗文化活动。土家族的戏楼和戏台是主要演出场所,民俗活动日期则是主要演出时节。土家族信仰的神明比较多,除本民族特有的土地、风、火、雷电等神明外,还有外族的财神、灶神,甚至鲁班、关公等。土家族热衷于修建各种庙堂供奉神明,这些庙堂往往与戏台同步出现。因此,在这些戏台和戏楼上演出的南剧,也多与所供奉的神明有关。这些戏台和戏楼新修完工后,都会请来戏班进行供奉演出,每到所供奉神明生辰等日子,也要请来戏班进行演出,演出多以神明神话传说等为内容,辅之以改编创作的故事,深得广大土家族民众喜爱。

3.传统南剧的演出程序与观演习俗

南剧的演出时间多与土家族民俗活动时间相一致,在不同的民俗活动时间,演出程序和观演也不尽相同。典型代表即为年初开台演出和年末封箱演出。年初开台演出一般位于农历正月初一,这也是传统年历的开年之日。这一日,戏班先启箱,祭拜,然后上演财神请财戏份,观众可向戏台扔铜钱,扔中财神者传说将全年有好财运。年末封箱演出一般位于农历腊月二十四,这一日演出乐器全部封箱,上演戏神拜祭戏份,至来年开年之日一般不会启箱。

南剧的观演一般伴随宴饮。若在庙台演出,则观演之人均免费宴饮。庙台演出一般处于收租之时,庙台自身及收租者布下宴席,公开上演,邀请众人共同观看。这一免费宴饮的观演习俗,是南剧得以数代传承的重要因素,不仅展现了南剧雅俗共赏的特性,也是土家族众生平等和谐的民俗体现。

(二)当代南剧的演出习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南剧的演出习俗较之传统南剧有了很大变化。南剧戏班被南剧剧团所取代,戏楼戏台被现代演出场所所取代,演出形式也多为汇演或商演,演出内容也出现了现代南剧剧目,演出时节也不受传统民俗时节限制,而是根据剧团自身需求和外部需求等即时演出。演出过程的风俗也有了一定变化,传统的敬拜神明等被取消,演出乐器使用有所减少,录制好的音乐得到广泛使用,演出时长也由过去的连续数日缩短为几个小时,传统大型剧目也多以选段方式呈现。可以说,当代南剧的演出习俗,较之传统南剧与土家族民俗的关联性要减少了许多。

三、恩施南剧的剧本创作习俗

南剧的剧本是南剧表演的根基所在,剧本则是恩施土家族民俗的精华表现,从剧本中可以对土家族的多项民俗进行了解与探讨。

(一)南剧剧本与土家族的物质民俗

土家族的物质民俗,包括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民俗,二者在南剧剧本中均有所展现。如土家族传统的农事活动“薅草”,指的是农忙时节众人在田间地头除草,这一活动在传统南剧《薅草》中就有所体现。现代南剧也取材于物质生产民俗,如《在最后的日子里》充分反映了乡长在身患重病期间仍不忘为群众造福的故事,体现了土家族人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在物质生活民俗中,传统南剧《一碗油茶汤》就是对土家族生活的真实反映,油茶汤是土家族饮食中最常见和最典型的食物,围绕油茶汤的故事数不胜数。南剧《张二嫂做中》则反映了土家族人过年的饮食习俗,《西兰卡普传说》则是对土家族的特色织锦——西兰卡普的生动介绍。

(二)南剧剧本与土家族的精神民俗

土家族的精神民俗,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和民族伦理上。白虎信仰,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图腾之一,民族文化中有鲜明的白虎崇拜习俗。这一信仰在大量南剧中有体现,如《女儿寨》中的白虎神祭祀,《土司夫人》中的登基叩拜白虎神等。土家族的民族伦理有许多值得弘扬的地方,如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教育成才、平等共生等。南剧《状元与乞丐》是对教育子女的警示,《小贤姑》则反映了家庭互相尊重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恩施南剧的传承与发展,实际上也就是恩施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如何保护恩施南剧,也就是对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如何发扬的具体思考。在恩施南剧站在发展拐点的今天,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将其传承与发展。

[1]曾洁.鄂西土家族地区“南剧”音乐特色初探[J].大众文艺,2012(13):190-192.

[2]覃维强.南剧《女儿寨》都市展魅力[J].民族大家庭,2012(1):53.

[3]田世高.土家族南剧的变迁[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10):131-132.

[4]黄荡,邓新财,刘学师等.湖北恩施土家族民俗文化调查报告[J].新西部(下旬刊),2014(1):42-43.

J825

A

谌姗(1989-),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民族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戏班神明恩施
简约欧式9.4.4全景声影院 湖北恩施红星美凯龙
画地为牢
功德林寺戏班:寺院文化对觉木隆派的特殊重塑
云南壮剧的几种组织形式
王的神明
飞檐走壁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移民音乐的民间存在形式研究
恩施新农人:农业互联网创业七年走过的弯路
家的团圆
东京神明 花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