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押加运动训练研究

2015-01-30蔡国培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10期
关键词:用力少数民族力量

蔡国培

(仰恩大学体育教研部,福建 泉州 362014)

浅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押加运动训练研究

蔡国培

(仰恩大学体育教研部,福建泉州362014)

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将押加项目列为比赛项目,作为一项正处于积极发展中的民族体育竞技项目,尽管在历届运动会中创造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在运动训练中还是有许多方面值得探索、研究、实践,以便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阐述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押加训练基地的开展情况,对押加项目在训练实践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为该运动项目的开展和推广提供训练的建议,为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出参考依据,以供借鉴。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押加;训练方法

押加又称“大象拔河”和“藏式拔河”,起源于我国藏族民间,已有百年历史。流传于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四川等藏族聚居区。据说格萨尔王一次作战,缴获了大群牦牛,于是他下令百姓每人能拉多少就得多少,使得许多贫苦牧民有了生计。为了纪念英雄格萨尔王,草原上便兴起了这种传统的体育活动。在川西北地区的藏民中,类似的活动称“牛”,四川甘孜一带的藏族地区也流行着一种称为“格吞”和“牛奔”的活动。前者是以绳的两端分别套在颈后,两人相对而立,用颈部和腰腿部的力量进行拉扯的一种拔河游戏;后者是把绳的两端挎在肩上,两人侧向对拉。藏族人民非常崇拜有力量的人,无论是大象拔河,还是牛、格吞等活动都是力量的表现,只是着力的部位不同而已,是藏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体育活动。因此项运动能够充分展现藏族人民粗犷、豪放、坦诚的性格,能以独特的形式世代相传,并得以保存和发展。在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中押加作为表演项目,在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押加被正式定为竞赛项目。贵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胜利召开,是我省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欢聚的时刻,它不仅是检阅我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水平的盛会,而且是对我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训练的科学化、合理化和管理的规范化,更是为了迎接2015年的全国民运会的检阅。为了将该项目在贵州省大力推广和开展,结合自己长期从事该项目教学与训练的心得,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本着“平等、团结、进步、繁荣”的宗旨,弘扬“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希望与广大爱好者共同探讨,并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出贡献。

一、押加运动在贵州省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一)押加运动的训练

1.押加运动的基本技术

押加运动的预备姿势是两脚左右开立,稍比肩宽,双脚脚尖向前,与正前方各成45°夹角,双腿弯曲,两手五指分开俯身撑地,两手撑地位置选择在两肩的投影点上,上肢伸直,低头压肩,使肩略低于髋,重心前倾。当听到预备口令后,运动员两膝抬离地面10~20cm,身体整体向前倾做好发力准备。当听到比赛开始的口令后,运动员用双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腰、腹肌紧张用力,双手用力撑地向前方顶肩,颈部紧张,头向前顶。用腿、腰、肩、颈及手臂的力量向前爬拉,以将红布标志物拉过河界者为胜。如果是两个人的比赛,其技术相同,但方向相反,则需互相配合才能完成。

2.押加运动的训练

2.1押加运动的基本技术训练

押加运动的技术训练可分为:预备姿势、用力方法、相持阶段和防守阶段四种基本技术。

在预备姿势中运动员可根据各人不同的特点来决定采取“蛙式”还是“前后”姿势,但必须是塌腰,上肢伸直,低头压肩,使肩部低于髋部,且重心前倾。用力是在保持预备姿势的基础上,双脚用力蹬地,重心前移,将绳拉紧,集中注意力听裁判员发出的比赛开始信号。当信号发出时,双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腰、腹肌紧张用力,双手用力撑地向前方顶肩抬头,颈部紧张,头向前上方顶。这要求在平时训练中多进行抢力反应能力的训练。力量相持阶段技术在比赛开始后,如果不能快速战胜对手,就必须采取相持战术:保持好预备姿势,全身继续用力,与对手相持,两腿保持弯曲,眼睛快速通过胯下观察对方是否移动脚步,通过绳带感觉对手用力是否发生变化,在相持阶段中寻找战机,以静制动。当对手出现如脚步移动或调整预备姿势等重心变化时,抓住机会快速用力,展开攻势。防守技术是当对手在进攻时,本方即防守。在防守阶段时:第一,要高度保持警惕好自己的预备姿势,尽可能做到像一座保持基本姿势的雕像一样。同时尽最大努力抗住对手,快速通过眼睛观察和利用绳带的感觉来判断对方的移动,为防守反击创造有力条件。第二,若无力反击,可改成预备姿势,两腿尽量蹬直,脚尖外转,加大抓地面积,脚底紧蹬地面,髋部抬高,双肩用力下压,最大限度地抵抗对手,还可利用场地的宽度,变换身体重心,在对方的拉动过程中改变绳带角度来达到抵抗对方的目的。

2.2押加运动的基本战术训练

2.2.1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参赛级别

押加比赛按运动员的体重分不同的级别,因此根据运动员自身特点选择比赛级别是获胜的前提条件。原则上,参赛级别应该与运动员的实际体重相同,遇特殊情况,需要跨级别比赛时,要提前采取增体重或减体重的措施,但增减体重幅度不应过大。

2.2.2主动进攻战术

在比赛开始前,提前注意观察,找出对手的弱点,增强战胜对手的信念,从预备姿势开始时就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当裁判员发出比赛开始信号时,先发制人,抢先发力,破坏对方的防守动作,在对方忙于调整动作,尚未组织起有效的进攻时,不给对手任何反击机会,一鼓作气,在进攻移动技术的配合下,持续发力,乘胜追击,直到取得胜利。

2.2.3防守反击战术

在比赛开始后,双方经过力量对抗,处于相持阶段,此时不要急于展开进攻,在充分摸清对手的基本实力情况后,利用自身防守技术从思想上麻痹对手,消耗对手的体力,同时调整好自己的防守动作,在对方移动重心时抓住机会发力反攻,一鼓作气,配合进攻移动技术将其打败。

2.3身体素质的训练

押加运动属于爆发力项目,对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性和灵敏度都有较高的要求。从训练学角度来看属于速度―力量型,主要是以肌肉工作为主使人体产生位移来表现成绩的,占决定性因素的当属骨骼肌的机能,因此提高骨骼肌的收缩力量和收缩速度有重要意义。力量训练是押加运动比赛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因此应特别注意运动员上肢与下肢力量、腰腹肌与颈部的力量发展。在上肢力量的训练方面,应特别加强手臂、手腕、手指的力量训练。具体可以采用引体向上、手指俯卧撑、卧推杠铃、哑铃推举、哑铃体前平举、哑铃侧平举、哑铃前臂屈伸、墙手倒立等方法来加强上肢力量的发展与提高。上肢力量的发展是提高押加成绩的关键。在下肢力量的训练方面,应重点加强下肢的蹬地力量和脚踝、大腿力量。一般可采用上下不同高度的台阶、伸蹬跳、蹬杠铃、高抬腿、负重深蹲、沙地蛙跳、单腿跳、快跑台阶等方式来发展下肢力量。下肢力量的训练还有利于提高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下肢力量的发展是提高押加成绩的关键。在腰腹肌力量的训练方面,一般可采用仰卧起坐、仰卧两头起、悬垂举腿、推杠铃进退等。在颈部力量训练方面,具体可以采用颈部扛杠铃体前驱、负重拉皮筋、负重蹬皮筋等。通过这些手段来提高肌肉爆发力、肌肉耐力等。其实最关键的是如何把这些力量用在一个点上。

2.4心理素质的训练

押加运动员在比赛时,还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和相对稳定,能够根据场上不同情况,做到审时度势,发力果断。特别是在发力抢力的时候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在力量相持阶段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将比赛进行到底,直至获胜。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影响着身体、技术和战术的发挥。尤其是在比赛中当参赛者身体素质、技术和战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心理素质的发挥,往往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条件

2.4.1注意集中训练

押加项目运动员的注意集中训练就是使运动员学会全神贯注于一个确定目标,不受外来刺激的影响和不被内心杂念分散,始终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当前的活动任务上。可以采用视觉守点法、视觉追踪法、意志法和低声发令法等进行训练。此外,注意集中训练与运动员的动机、兴趣以及责任感有关,训练中应注意发挥这些心理因素的作用。

2.4.2念动训练

押加项目运动员的念动训练就是由运动观念而引起的运动反应,是通过对运动的想象或回忆来实现的。通过想象或回忆运动动作引起神经、肌肉的相应变化,从而起到训练的作用。念动训练不仅可以促进技战术的形成与巩固,而且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消除心理障碍,增强信心,使运动员从紧张和焦虑中解放出来,振奋精神,斗志昂扬地参加比赛。

2.4.3意志训练

押加项目运动员的意志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占重要地位,教练员要善于把运动员的意志训练始终如一、巧妙地安排在训练工作中,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加强对运动员的严格要求,激发运动员取胜的强烈愿望,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发展持久性的意志品质,加强道德情感、责任感教育,采用对抗训练和必要的惩罚性措施以及对不同个性特点运动员采取不同措施。

2.4.4自生法训练

押加项目运动员的自生法训练。这是一种积极的自己指导自己的心理训练方法,运动员掌握了这种方法,能逐渐产生自动反应能力,当出现紧张状态时,身体会放松,使整个身体和大脑恢复到协调状态。

2.4.5生物反馈训练

押加项目运动员的生物反馈训练是借助于科学仪器把机体的生物信息传递给运动员,使其反复训练,学会调节自己的生理机能。生物反馈训练不仅具有调节情绪状态、消除紧张、改善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而且还可以提高运动感知能力,加速运动技能形成,校正技术动作使之更为协调。

二、结论

综上所述,为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探索押加运动正确、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同时挖掘其运动训练内涵,进而提高其运动训练效果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训练者在进行技术训练、身体训练、心理训练时要根据其项目特点,针对运动员的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技术训练方法、身体训练和心理训练内容。同时应该考虑练习的强度、次数和密度,以使训练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押加的训练水平不但能提高押加比赛成绩,还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群众体育发展,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

[1]郭颂,朱国权,刘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姚重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3]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184.

[4]赵静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教学与训练[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5]教材小组.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6]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民族体育论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G812.47

A

蔡国培(1972-),男,江苏盐城人,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用力少数民族力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梦想微尘用力发声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怀疑一切的力量
暴力行为
用力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