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水河流域民族地区师范生书写训练机制探讨
——以广西河池市、百色市为例

2015-01-30李雄涛卢和华翟校新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10期
关键词:红水河河池市百色市

李雄涛 卢和华 翟校新

(百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红水河流域民族地区师范生书写训练机制探讨
——以广西河池市、百色市为例

李雄涛卢和华翟校新

(百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广西河池市、百色市同处红水河流域,人文地理环境较为相似,同为少数民族聚居的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区。按照国家教育部要求,小学三到六年级安排书法课程,然而书法师资问题使得小学书法课程的开设受到较大限制。

红水河;民族;书法;师范生;书写训练

红水河流域较广,我们所说的红水河通常指广西西北部,为西江上游的别称。南盘江在贵州省望谟县与北盘江汇合后称为红水河,下游与柳江汇合后称黔江。因流经红色岩系地区,河水呈红褐色,故名红水河。

书法作为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教育部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于2011年8月26日发出通知,要求在中小学通过教育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并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按照课程开展书法教育,其中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这在发达城市地区已经基本具备条件,但在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师资问题成为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程一个较大制约因素。这在红水河流域,如百色市与河池市表现得较为突出。地方高等院校则成为当地中小学师资培养的阵地,同时师范生的书法训练机制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的书法课程质量。

一、研究的意义

书写能力是师范生技能训练及日后从事教学活动应具备的书写方面的条件。百色市与河池市地处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聚居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学中运用最多的是钢笔、粉笔、毛笔,合称“三笔字”。国家教改委制定的师范类高等、中等学校教学大纲都要求学生“三笔字”达标。师范生书法训练机制研究理论基础相对扎实,研究成果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及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原地区,红水河流域,以百色市与河池市为例,在师范生书法训练机制的研究方面而言稍显弱势。百色市与河池市师范生训练机制研究具有师范生书法训练机制研究的共性(即少数民族生源较多),同时又应当立足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研究。若能立足于百色市与河池市地方师范生书写技能训练机制的研究,为地方师范生书写技能训练提出一套完整高效的机制,必将使得广西师范生训练机制研究的学术力度得到提高。

当务之急是对百色市及河池市师范生书法训练机制的研究,探析当前该地区师范生书法训练存在的问题,从而形成符合当地实情的师范生书法训练机制,快速有效提高师范生书法水平。这也将为该地区中小学输送更多优秀师资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国外关于红水河流域民族地区师范生书写训练机制的研究尚属空白,国内研究成果较少,幸运的是可借鉴的同类研究成果颇为可观。这些研究成果包含理论与技法,涉及硬笔及软笔,是宝贵的资源。

(一)硬笔字方面

80 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是中国硬笔书法快速发展的时期,一批书法教育家对师范生书法技能训练机制进行积极的探索,并出版了一些有关书籍。主要著作有,邓散木的《钢笔字写法》(上海书画出版社1982年)主要对钢笔字书写进行讲解,分为楷书、行书、草书三部分。该书先介绍用笔方法,再依次讲解基本笔画及偏旁部首,最后进行示范。曹长远、沈鸿根、郑祖玉编著的《规范汉字快写法:从楷书到行书》(上海书画出版社1990年),主要内容分为七个部分,分别为包括汉字的楷书形态、行书的特点、行书的笔画、行书的偏旁、感受汉字书法经典、行书横写篇章范例和最常用的1000个汉字楷书、行书字范。李晓林主编的《师范生硬笔书写实训教程》(科学出版社 2013年),是一本主要针对师范生的实用教材。全书将硬笔划分为十个训练项目,从钢笔字及粉笔字常识入手,涉及笔画写法、偏旁部首写法,结构规律,例字分析与作品欣赏。这是一本较为适合师范生硬笔书写技能训练的教材。还有许多优秀硬笔字帖,都对师范生硬笔书写技能训练起到积极作用。

这些书籍主要针对“三笔字”中钢笔字与粉笔字书写技能训练提出相关机制,实现中国书法从毛笔字向钢笔字与粉笔字的成功转化。这些著作探讨硬笔书写训练中的笔画与结构,以及章法与毛笔书写训练的关系,同时又能立足硬笔书写工具硬的特点与书写章法横写的需要做出积极尝试。这些都为当前师范生硬笔书法训练提供可行性借鉴。

(二)毛笔字方面

毛笔书法是我国特有文化瑰宝,历来为师范生教育所重视。教育界对师范生毛笔书写技能训练一直在探索有效机制。蒋彝《中国书法》(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2年),是一本出版较早而全面介绍中国书法常识的书籍,书中选取楷行草隶篆五体书法的典型作品进行讲解。蓝铁、郑朝《中国书法的艺术与技巧》(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年),以普及读本的形式介绍汉字书法知识,结合古墨迹、古帖阐述了书法艺术发展概况、历代著名书家,阐述书法艺术理论与技法并品评,讲授书法技巧等。 汤兆基《篆刻自学指南》(上海书店 1992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竹木雕沿革鉴识、竹木雕工艺鉴识、竹木雕应用鉴识等,从而为书法爱好者用毛笔临摹与用刻刀篆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范本。 邹志生、王慧中《书法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该书对学习书法的意义、书法发展简史、文房四宝、书法的学习方法、书法的创作方法、书法的欣赏等都有比较全面的阐述。尤其是在讲授学书方法时,总结提炼了一些好记易懂、精辟准确的观点:“先学正楷,后学行草”、“先练大字,后练小字”、“先入帖,后出帖”、“写笔下字,练字外功”等,这些观点既符合学书的内在规律,又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毛笔字教材出版较多,以上列举的具有较强代表性,普遍适用于师范生毛笔书写技能训练课程。

三、广西本土研究成果

广西师范生书写技能训练机制研究较国内沿海城市略显薄弱,成果主要集中在南宁以及桂林市,百色市及河池市较少。如闭理书编著的《书法欣赏》(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0年)以及《大学书法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育美术学重点规划教材系列。其书以知识性为主,技法为辅的原则,图文并茂,使之更适合使用多媒体直观教学。这同时符合书法作为公共选修课程,各个学校安排的实际课时量不大,而且以大课为主的实际情况。这两本教材以书法基本知识讲授为主,书法史与名作欣赏并重,辅以技法训练,在文字表述方面,坚持通俗易懂,总体概要与具体要点结合,给授课者与学习者留有空间。 唐长日、唐长兴《书法篆刻教程》(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8年),在书法部分的编写中,书法史纲的文字较为详尽,目的是让学生多掌握一些史料;在篆刻部分,编者们精选了各个时期的印章作品五百余方,绝大部分采用原大的形式,以便读者临习和欣赏。该书分书法和篆刻两部分,书法部分内容包括书法艺术史纲、书法美学、技法基础、楷书教程等;篆刻部分内容包括中国篆刻艺术史略、篆刻基础技法。唐楷之《生命现场: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教育创新特色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0年)。吴怀民、严寒、陆有珠《三笔字教程》(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9年)。卢和华的《米芾行书艺术鉴赏与临习》(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7年),该书是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艺术书法教程丛书之一。该书采用普通到特殊的介绍方法,介绍了行书、米芾行书、米芾行书技法分析与临习以及米芾行书的影响与发展等内容。这是一本适合于有一定楷书基础的师范生进入行书学习优秀范本 。李汉宁《中小学书法教学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在内容设置上涉及中小学书法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是中小学书法教师的教学法参考书。该书旨在为师范生书写技能训练提供参考。唐楷之编著的《生命现场: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教育创新特色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0年),以及吴怀民、严寒、陆有珠的《三笔字教程》(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9年),都对广西地区师范生书写技能训练提供了参考。

结语

综上所述,红水河流域经济文化发展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这在广西河池市与百色市表现较为突出。河池市、百色市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该地区教育事业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该地区书法师资成为制约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重要因素,师范生书写训练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1]复旦大学中文系.大学书法[M].山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2]曹长远.师范硬笔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金智学.书法美学谈[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

G642

A

李雄涛(1985-),男,汉族,广西贵港人,单位:百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书法篆刻理论与技法;卢和华(1968-),男,毛南族,广西河池市环江县人,单位:河池学院,研究方向:书法教学;翟校新(1990-)女,瑶族,广西贺州市富川县人,单位:百色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应用化学。

猜你喜欢

红水河河池市百色市
河池市人民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河池医院简介
2017-2021年河池市金城江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百色市2012-2019年农村中小学生营养改善状况评估
红水河之百里画廊
精神的落实与远游
——林汉筠诗集《遇见红水河》阅读印象
我爱我家
百色:评选2019年“我最喜爱的老师”
河池市成立共青团教育工作委员会
红水河有三十三道湾
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到广西百色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