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2015-01-30吕爽门广任皓臻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上学农村学校

吕爽 门广 任皓臻

(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700)

浅谈我国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吕爽门广任皓臻

(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河北石家庄050700)

在当今我国农村,有很多的孩子还在为上学而烦恼。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民也渐渐体会到了没有文化的危害,他们对孩子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但由于经济原因,仍然有很多农村地区的孩子们走着一条很长很长的求学路,为缓解如此困难的环境,社会各方及政府都做出了诸多努力。

农村;贫困;上学难;国家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落实以及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学龄人口分布和就学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都存在着上学难的问题,他们有着一条漫长的求学路,在那里优势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师资力量的配备和教育质量都有待进一步完善,贫困的家庭,落后的意识,遥远的山路让孩子们的上学路更加艰难。

一、农村的现状

(一)农村低龄人口上学难

一直以来,国人把人口看做一种负担,自发地认为人多并不是什么好事。但实际上,人多未必是坏事。从根本上分析导致农村孩子上学难的原因,就是农村的低龄人口数量明显减少。由于目前农村低龄人口数量过少,因此无法形成块状规模经济,最终只能选择撤并学校。撤并后造成住处距离学校遥远,父母常常忙于家务,上学难的问题就这样摆在了十岁左右的孩子们面前,如果再加上山路、国道、省道这些难走而又危险的路线,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更大的考验,有一些贫困家庭因这些外界原因便放弃了让孩子上学的机会。

(二)城镇化趋势及发展农村经济

随着城镇化慢慢发展,城镇的孩子们大多有了集中教育的机会,而农村的家长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便把孩子送出去;学校离村子距离变远,家长、孩子们为此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金钱成本。农村经济的基础条件相对较差,所以农村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条件是极其不足的。从以前所进行的对农村贫困孩子经济补贴到前几年的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除学杂费,就是希望通过各种措施来帮助农村孩子获得上学读书、学习知识这么一个机会,以便日后成人成才。但现在摆在人们面前的是孩子们上学路遥远,这跟农村教育水平差、农村教育机制不健全是完全分不开的,所以为解决贫困地区孩子们的种种上学难问题,需要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的农村是需要改变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改变,但改变需要知识,而有了教育才有知识,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更好地改变环境。

二、农村孩子上学的重要性

李克强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说明要组织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覆盖全民和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行动,这就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重点在教育、在农村。从根本上来讲,义务教育是一辈子受教育最长的时期,是夯实人生基础很重要的时期,对人的未来和幸福具有极高影响。但在所谓的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占全国85%还要多,农村学生占全国70%还要多。由数据可知,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对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欲解决我国的教育问题,首先要改善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让贫困的山区孩子能够更顺利地择好校上好学,对之后农村孩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从而打造更多的人才,这都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为我国的农村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的建议

(一)合理规划农村学校位置

规范调整农村学校位置:由于我国的农村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农村的学龄人口在逐渐下降,各地政府对当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相应的布局调整和合理撤并,从而促进了当地的办学条件和教师队伍优化,办学质量相应得到提高。

完善住宿性学校建设:住宿条件决定着一个学校的招生情况,在保证教育水平及教育管理各方面提高的同时完善住宿性学校建设也决定着学校的总体水平,对于贫困农村而言,一个学校的住宿条件也是对贫困地区孩子们生活水平的见证。

(二)快速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学校标准化建设对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继续改造薄弱地区的教育水平,不断完善标准化建设,争取在五年的时间内把各贫困地区的学校教育从底层捞上来,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和富饶地区的孩子一样享受各种优越的教育条件。从很多方面讲,我国的教育水平低,孩子们接受的教育不直接,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有关的,为在短时间内改变我国的教育现状需快速推进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为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打造良好的环境。

(三)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

农村的义务教育质量,关系着农村人民综合素质的发展,关系着农村孩子的升学率的提高。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有助于提高农村人民参与社会的竞争、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其根本就在于遵循教育的日常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遵循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三点为一线的教育方针;其目的就是要鼓励实践、激发创新,改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状况;最终让教育能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不放弃每一个孩子,让学生都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民心所向才是我们要做的。由此可见,农村教育水平提高的重要性,为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及更好地解决孩子们上学难的问题,必须把此问题重视起来。

(四)提升营养改善计划

说到营养改善计划就是要从最贫困地区起步,它是教育的后勤保障,也是教育的重要食粮,它需要长期地持续下去。对于农村山区贫困地区的孩子而言营养的完善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孩子身体的成长,更对孩子们的学习各方面具有促进作用。我们之所以做这项营养改善计划就是要让孩子吃得好,才能学得好,政府才能更安心,社会才能更放心。因此营养改善计划应慢慢做到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全面化,使营养的投入与学生身体的成长相协调。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身体是学习与成长的本钱,营养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由此可见,山区贫困孩子营养的改善必须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五)制定完善薪资待遇结构

教师是农村教育的知识传播者,它是农村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点。只有制定完善的薪资待遇结构,保障农村教师和城市教育能够同步发展,甚至更好的晋升机会、学习机会,才能让优秀的教师来到农村、留在农村、全身心投入到农村教育当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决定着这个学校的高度,在教育资源中老师的教学水平至关重要,但引进优秀的教师最根本的就是工资制度,提高工资水平是引进优秀教师的关键。

对于工资而言,农村教师工资水平能够与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工资基本相同;职称晋升方面,对农村教师应给予特殊的制度安排,使他们有晋升高级职称的机会;住宿生活方面,应该给予住房补贴或者生活补助,能够使教师们能够有良好的生活保障,才能让教师无后顾之忧。培训学习方面,应该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培训、学习机会,让农村教师能够实时地接受到最新的教育信息,能够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只有将老师的生活条件及工作条件完善好,才能吸引更多优秀教师为贫困山区做出更多的贡献。改善农村老师的生活条件及工资制度,是学校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因素。只有把这些事情落到实处,切实地解决好教师问题,才能为农村教育提供安全教育保障。在当下农村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如此艰难,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而解决教师教育水平的根本方法就是提高农村老师的工资水平及工作生活条件各方面,让更多的老师爱上农村,爱上这个乐于奉献的岗位,而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农村山区的孩子上学艰难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及政府的重视,但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要付出很多很多,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如何让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是当今社会重要的问题,不管付出多少,都要尽力完善,尽快解决,不能让孩子的未来跌倒在贫困面前。

综上所述,真正要解决好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要走的路还很长,只要把各个方面“难”的问题解决了,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孩子上学易。

[1]李雄.21世纪农村孩子发展状况探讨[N].中国教育报,2010,(0).

[2]王继英.孩子上学问题的探讨[J].《改变农村孩子上学状况》,2004(12).

C912.82

A

猜你喜欢

上学农村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上学啦
学校推介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