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院校舞蹈编导教学的改革新思

2015-01-30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编导舞蹈

吴 兰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

师范院校舞蹈编导教学的改革新思

吴兰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

舞蹈编导课教学,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知识经济的创新时代,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以创新的思维注入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并将舞蹈编导课堂与舞蹈艺术实践,舞蹈文化市场三为一体结合起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舞蹈人才。

创新;实践;应用

面对知识迅猛发展的创新的时代,社会对于舞蹈的需求是全方位的运用型人才。当前全国各类高等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中的艺术专业都开设了舞蹈编导作为必修课。舞蹈是肢体的艺术,是以表演为中心的综合性艺术,它承载着人类最深厚的历史、文化、精神的内涵。舞蹈编导课作为舞蹈学科的一部分,是学科内部最具灵活性、创造性的代表。它是舞蹈创作、舞蹈表演的核心缔造者,集历史文化修养、社会综合能力、舞蹈专业知识、舞蹈创作专业素养于一身。如何在师范院校培养以“演、教、编、讲”于一体的复合型应用人才,适应新时期舞蹈人才社会的需求,因此,在舞蹈编导课上开启创新思路的教学应用,是各类综合院校和师范类高等院校思考的新课题。

一、当前我校舞蹈编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舞蹈编导教学内容单一化

舞蹈编导课作为师范院校的必修课,开设时间为一年半或两年,周课时为2~4节,开设时间有限,课时量少,但教学任务重,是师范院校舞蹈编导课面临的困惑。由于师范院校的生源绝大多来自普高生,舞蹈的基本功底比较薄弱,因此挖掘与开发舞蹈动作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根据普高生文化底蕴强,思维活跃的特点,开启学生的舞蹈创作思维,展示与表现自我,是师范类院校舞蹈编导课的新思。

舞蹈编导课内部知识结构的单一主要体现在:a.注重舞蹈技术技法课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或者注重舞蹈编导理论课的培养,在两者之间出现比例失衡。事实上,舞蹈编导课要以舞蹈理论知识为基础和适当的补充,再进一步发挥舞蹈编导的实践能力,学习并掌握舞蹈编导所必备的编导技能、技法。

(二)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理念

舞蹈编导课与其他的舞蹈实践课不一样,如:基训课程、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剧目等大多以教师的教与讲解,学生的学与模仿为主,而舞蹈编导课是以老师的引导、讲解、开发学生的舞蹈创作过程中的体验为主,以解放学生舞蹈思维和舞蹈创作力为首要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尝试操作寻找肢体的可能性,运用个性化的舞蹈语汇表达自己对于宏观世界的认识、社会与生活中人与事的观点与看法。

而传统的教学理念势必会影响舞蹈编导课,出现惯性思维,教师的权威心理使教学过程过分的霸权主义,无形中压制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如何在一种轻松自如的教学环境中营造交流式、探讨式、研究式的学习氛围是教师应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师应适时地引导,给出一定的观点和建议,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思路。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所特有的鲜活思想与个性的张扬,让其大胆地展示自身的创作力与想象空间。

二、完善舞蹈编导课的教学方法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舞蹈编导课主要培养既能表演又具编导创新能力的舞蹈工作者,课程涵盖着多种综合知识的审美与鉴赏。对于舞蹈作品内容、作品结构、音乐形象、舞蹈动作语汇,都应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启发调动学生欣赏舞蹈作品的能力与眼光,发挥学生的个性,想象力与创新能力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形成。

(二)补充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

除了常规的教学课程以外,教师还应利用其他形式,进行实践教学。如:1.观摩优秀的舞蹈作品、代表性的舞剧,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编导体系内部的构成要素,提高分析、表述作品的语言阐述方式。2.利用电教设备,举办舞蹈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知识结构。

(三)将舞蹈编导理论课与舞蹈编导编舞技法课的学习结合

邀请国内知名的舞蹈编导或舞蹈理论家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推动学生的舞蹈理论知识的结构。同时,邀请国内优秀编导传授在舞蹈创作中的丰富创作经验,帮助学生认识舞蹈创作的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分析成熟的舞蹈作品让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进行新一轮的舞蹈创新与构思。

(四)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

舞蹈表演与社会文化市场紧密结合,因此,教学过程要以实践为辅助,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舞台舞蹈表演能力。可以通过校园举办校园原创舞蹈比赛;同时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自拟创意,组织小组式、群体式的舞蹈专场晚会;或者在社区、街道、商店作与舞蹈相关的文化宣传活动;阶段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活动主题的前期的筹备、活动主题的设计与制作,活动的内容的规划与排练,都需要学生的亲力亲为,自己动脑动手解决、协调和处理问题,使学生学习到课堂以外的综合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挖掘自身的潜能,促进舞蹈编导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舞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舞蹈作品不仅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舞蹈的创作过程也是人与人交流的实践环节,舞蹈创作要与音乐制作、服装设计、舞台舞美设计、舞蹈剧本等相关的艺术工作者交流与合作。

因此,舞蹈编创课程不仅要在课堂上开发学生的编导所需要的硬件条件:舞蹈构思、舞蹈形式的运用、舞蹈语汇的表达。同时,要以新途径创新舞蹈课堂手段,关照舞蹈编导的实践性强的人文艺术,将舞蹈编创课程教学,注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并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追求“创新与实践”结合,培养适应社会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J71

A

校级课题:《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名称:《师范院校舞蹈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编导舞蹈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舞蹈编导教学中舞蹈形象思维的培养
学舞蹈的男孩子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地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探索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