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水源木版年画的现状及发展的研究

2015-01-30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木版汉中年画

李 华

(陕西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汉水源木版年画的现状及发展的研究

李华

(陕西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陕西汉中723000)

汉水源木版年画是我国民族文化产物的一部分,它充实了民间美术的发展,是我国西部民间美术多样性的代表。本文就汉水源木版画年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民间美术的发展。从汉水源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进行归纳整理,抛砖引玉,为研究汉水源民间美术提供一管之见。

民间艺术;发展

汉水源先民们在劳动中有感而发,用抽象的图案、艳丽的色彩表达出一种装饰图案。画在墙上、木板上或拓印成广为传发的绘画形式,现在看起来就是民间美术的雏形。汉水源流域木版年画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以汉中木版年画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城固、宁强、南郑、洋县等的民间美术为代表。汉中民间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艺术极具特色的一种,始于清代中期,盛于民国初年,但是现存于汉中的木版年画和记载的文章等文献资料很少。目前除了王树村的《汉中和汉中门神》较为详细和专门地记载汉中木版年画历史的发展和门神画故事外,周克难的《陕南木版年画浅述》也对汉中木版年画造型特点有所描述,以及曹海水《木版年画里的秦琼、敬德》做了较深入的研究等。从大量的民间美术中了解到汉水源木版年画发展及研究,从中分析出其民间美术特点,探索研究当代美术发展可行的途径。汉水源木版年画通常来说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造型方法和法则,运用形、光、色、点、线、面等具体造型元素创造可视的平面、立体或空间中的形象,和视觉发生联系,产生具有图像形式即人、物环境之间的层次关系。汉水源民间木版年画是平面造型艺术,其夸张的动态和合理的动作,民间文化故事,线条的比例抽象变形以及当地风俗人文的符号(图腾)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当代美术抽象变形的艺术形式,这恰好是探索当代美术的路径之一,汉水源木版年画(汉中洋县)是当地人们在木质板上进行图案雕刻(阴刻或阳刻)然后进行单色或多色印刷。大部分是以强烈对比色进行套色印制,其特点是印刷量大,民间销售,在当时起到了传播推广的效应。在手工作坊中,以师傅带徒弟形式手艺传承,汉水源木刻是一种雕版印刷品,它通过雕刻的方法,将画好的线稿反复雕刻在木板之上,然后印刷于纸上,成为木刻版画,经过绘画、雕刻和印刷多道工序,是画家和刻工共同创造的艺术品。绘刻具佳的版画艺术品,线条道劲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汉水源木版年画木刻非常注重刀法与木之间的效果,木刻的技法就是线条的讲究。在创作中,非常注重线条同创作主题的协调一致,强调独特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刀法艺术非常纯熟和精致,还非常注重线条的粗细、曲直、疏密、长短、光涩等视觉上的对比。在具体制作中汉水源木版年画生产设备和加工程序基本上与关中、华北、华南等地年画作坊相似。一般先用墨线打形,然后上色印刷。以汉中民间木版年画为中心的地区,取材用麻纸或一般的黄纸以及用四川和镇巴的竹纸。开印之前先刷一遍白粉,增加纸的厚度,遮盖了竹纸的黄色,纸质坚挺厚实,光滑而粉白,能很好地衬托印上颜色。年画一般使用槐黄、苦绿、玫瑰紫、橙黄和黑五种颜色,大多为矿、植物颜色,紫是用四川胭脂木熬制而成,橙黄则是用章丹石色,或者还在玫瑰紫里加白粉,合成淡红色。这些颜色色彩沉着,古典雅丽,不怕阳光照射褪色,大大增强了汉水源民间木版年画的独特魅力。汉水源木版年画与其他地域相比虽然造型刻画直率简朴、大气古拙一些,但是仍然有很多的区别。其人物的官袍、布袍、官帽、布帽、靠旗等种类,同当地的社火服装非常相似。另外比较有特色的是有些人物上海装饰有大朵的牡丹和比较近代的双喜图案造型,使人物形象在传统的基础上有着很多浓郁的乡土气味。从以上汉水源木版年画特点的研究中了解到,本地区木版年画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和民间美术其本身就是一种美术资源。在探索汉水源民间木版年画特点的同时也对其对当代绘画语言影响做了一些思考。在明末清初时以经有了初步的木版年画的造型,已经有了简单的色彩对比,是以民间喜庆、节日出现的装饰图案,用来驱邪、寄托情感的一种图腾符号。活跃了当时民间文化,拓展了民间艺术形式,这种图腾艺术符号被用来作为门神普遍传播,形成了汉水流域民间美术特点。随着解放后文化的变革要求,这种图腾艺术逐渐消失,尤其是文革时代直接消亡了,到了改革开放后汉中木版年画一时出现过,是用于节日庆祝,但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这种艺术又被淘汰了,成了历史记忆的图腾。我们研究汉水流域木版年画重点在于研究历史的印记对当代美术的影响。

汉水源木版年画根据当地文化风情形成的特有形式发展,中国当代绘画随着开革开放的发展也进一步全方位地变革。我们研究汉水流域木版年画重点在于研究历史的印记对当代美术影响。其一,汉中木版年画民间美术对当代美术的影响,找到当代美术与民间美术发展的转型。例如:木版年画中的线条与色彩的研究可以探寻到当代绘画(油画、国画、水彩画等)的现代性转型;木版年画与雕塑的研究可以探寻到当代雕塑的转型;等等。其二,通过研究汉水源流域木版年画对民间美术发掘与整理,做一个系统化理论化的研究,在保护与发扬民间美术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其三,木版年画中的民间民俗人物形象、服饰有助于我们了解民间美术人物造型特点。其四,汉水源木版年画可以丰富汉水文化美术的多样性,为民间美术发展探寻路径。众多的艺术家试图探索中国美术新形式,突破众多矛盾探索中国美术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在三秦地方,地下、地上等地气文化之浑厚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如“表里山河气势”的汉太史司马迁墓,因山而筑,借水生风,以及渭水北塬帝王陵墓,唐十八陵石刻、汉中石门栈道、崖刻书法、民间艺术等的天人合一思想,是西北地区美术发展最大的精神财富。“周秦汉唐古风”、“长安画派”、“黄土画派”等借地缘之气寻找绘画表现精神空间的语言,提供了一个古代与现代文化精神宝库。这种特有的“古代气息”感悟到它本身的借地气而生发灵气之美,这是“道法自然”的艺术魅力,以及从汉水流域木版年画的形成与发展中我们看到,在中国当代美术发展困惑的今天,看到了民间艺术与当代美术结合的光亮。汉水流域木版年画题材中的门神有历史名人、神话人物,如秦琼、敬德、包文正、赵公明及天官赐福、福禄寿三星等。神话故事和世俗生活、吉祥花鸟也是年画的主要题材。无论人物还是花卉,造型都优美大方,生动逼真,各有情态。使用不透明的矿物颜料是汉中年画的特色。艺人们在当地产的镇巴纸上,涂刷白土、胶水面粉的混合剂,制成洁白柔韧的“粉类纸”,在这种纸上印刷的色彩既浓烈又沉着。这种严格的印刷顺序和矿物颜料覆盖力强有关。汉中地处长江水系,人文地理多江南风貌,而当地年画都沉雄粗犷具有北方气质,除了造型,特殊颜料和印刷技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汉中木版年画在“文革”中遭严重破坏,好在部分老艺人还健在,抢救恢复汉中木版年画是当务之急,研究汉水源木版年画对汉文化民间美术发展具有现实价值。

通过研究汉水源流域木版年画对民间美术发掘与整理,起到了一个系统化理论化的研究。从汉水源民间美术探寻中体会到当代美术表现的形式没有消失,当代艺术的道路发展更加活跃,我们坚信通过汉水源木版年画的研究,其特有的美术形式与当代美术的接合并形成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大有希望的,当代艺术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坚持民间美术与当代美术的结合,点亮当代绘画艺术语言探寻的道路,为探索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总之,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汉水源民间美术木版年画现状及发展的研究,使我们在对于当代美术发展的探索中看到了希望之路。

[1]宁宇,荣华编.陕西民间美术研究[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2]宗白华著.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J218.3

A

李华,陕西理工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木版汉中年画
“大美民间 匠心风韵”
———山西木版年画展在山西美术馆成功举办
牛年画牛
汉中石门十三品
年画
缸鱼年画之旅
汉中为王(二)
汉中情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视觉艺术符号分析与解读
侯琪版画作品选
汉中仙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