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对策思考

2015-01-30孟辽阔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文化安全中国思考

孟辽阔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对策思考

孟辽阔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关键词]中国;文化安全;思考

[摘要]当前,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着严峻的风险和挑战:传统文化面临着流失的危险,文化安全面临着历史虚无主义、文化分裂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的威胁。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第一要坚持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第二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第三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四要充分发挥官方和民间在维护中国文化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国家国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也是带有鲜明民族或者国家特色的基因符号,能够伴随一个民族或者国家数千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面对外国对中国的文化渗透、价值输出、和平演变等行径,文化安全已经成为中国最为重要的国家安全之一。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流失的危险;另一方面,敌对势力借还原历史、揭秘历史、还原真相之名,行颠覆历史、虚无历史、颠倒黑白之实。致使中国文化面临着历史虚无主义的威胁,面临着“疆独”、“藏独”、“台独”等文化分裂主义的威胁,面临着文化殖民主义的威胁,维护文化安全已经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坚持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都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在发展这一核心要务的指引下,中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在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增强“文化自信”。20世纪初中国的一批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国内出现一大批认为“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的人,从根本上讲还是因为中国贫穷和落后,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部分国民丧失文化自信,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容易产生自卑感。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民对中国文化也日益自信起来。中国应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邀请已经在国外建立了数百所孔子学院。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许多外国留学生前来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只有继续坚持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国的文化安全。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自从1840年国门被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中国甚至到了亡国灭种的境地。一代代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太平天国企图建立一个“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社会,洋务运动企图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自强、御侮、求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企图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并开国会、立宪法,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革命,以实现“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但是他们都先后失败了。历史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短短28年时间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起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废除了旧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彻底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深刻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又带领广大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更加辉煌的发展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过无数次失败和探索总结出的、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更大辉煌的道路,是被实践检验过的适合中国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近现代史昭示我们,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能蓬勃发展、前景广阔,才能为世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2]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需要深刻认识中国近现代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3]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独树一帜、自成体系,是一个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历史范畴,记载和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崇高精神,早已同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融为一体,是永远割不断的精神命脉,也是中华民族永葆青春、开创未来的强大历史基因。[4]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是一种发展继承关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5]。

第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今世界全球化加速推进,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和各种价值观相互交融碰撞,中国国内也出现思想意识多元化的局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凝聚中国社会共识,对于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和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发挥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博大包容的特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无论是古代的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等,还是现在的亚洲文明、非洲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5]我们要鼓励国内由各个民族创造的同属于中华文化的汉文化、藏文化、蒙文化、维文化等民族文化和谐共生,互相借鉴。这些共同属于中华文化而又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的存在,使中华文化显得愈加丰富多彩和灿烂辉煌。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范围内,各民族文化应该和谐共存、和谐发展,互相学习、互相借鉴。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把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6]

四、充分发挥官方和民间组织在维护文化安全中的作用

第一,针对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文化殖民和和平演变的险恶图谋,党和政府应高度警惕并制定严密的应对方案和保持密切的监视,加强对来自外国的文化产品如音像制品、印刷品的审查和监管,坚决抵制国外敌对势力借助网络、电台和文化产品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和和平演变。同时,宣传和教育部门也要加大对广大青少年的中华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力度,“要把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让青少年更多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更多感悟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发愤图强的光辉历程,更多认识新中国走过的不平凡道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7]。

第二,党和政府要整顿国内网络秩序、教学秩序和文化秩序。首先是整顿国内网络秩序。在保证人民群众能合法、顺畅地表达自己意见的前提下加强对网络的监管,要杜绝消极、负面的情绪和腐朽价值观继续污染网络空间。同时,对于受西方国家暗中支持而大行歪曲中国历史、攻击自己祖国、抹黑革命领袖之事的“网络大V”“网络公知”等要进行严肃处理,如果这些人涉嫌违法犯罪要坚决依法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其次是整顿教学秩序。整顿高校教学秩序并不是干涉高校教师的学术自由,更不是“防民之口”,而是约束大学教师在保留自己政治观点的前提下客观、公正、中立地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再次是整顿文化秩序。各级宣传部门和广电局要加强对国内各类电视、电影、广播等文化节目的监督,要坚决取缔那些庸俗的、低级趣味的、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节目,同时大力鼓励高雅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有中国气派和正能量的文化节目。

第三,党和政府应该主持加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对话,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谐和万邦”、“君子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和和平传统,中国需要向世界介绍一个和平、和谐的中国,说服世界了解并接纳一个文明的中国,一个和平的中国,一个遵守规则的中国。目前,中国已在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75所孔子学院,851个孔子课堂,累计注册学员345万人。在孔子学院的带动下,已有61个国家和欧盟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球汉语学习者从10年前的不足3000万人,快速攀升至1亿人。[8]中国派出的汉语教师在国外进行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活动时要不回避问题,亦不限制议题,允许孔子学院的学员们就他们感兴趣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话题进行自由讨论。对于学员们提出的质疑和问题,中国派出的汉语教师应该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进行解答释疑。此外,党和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国内实力较强的传媒机构,鼓励它们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不能总是被动地回应西方国家媒体对中国的攻击、抹黑,而是积极以本国的媒体向世界传播中国,展示中国,发出中国的声音,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第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维护文化安全上的重要作用。我们要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结合起来,发展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的现实国情最为熟悉,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定会被中国社会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并欣然接受。这会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西方国家文化殖民的免疫力,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文化殖民、文化渗透的图谋会不战自败。对于西方国家通过媒体、互联网等媒介对中国进行的恶意抹黑和攻击,我们应该采取“人民战争”的战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反击国内外势力对中国的抹黑和攻击。目前中国已经拥有6.3亿网民,12亿手机用户,5亿微博、微信用户,每天发送信息量超过200亿条。[9]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发动人民群众,让世界第一大互联网用户群体集体发出中国的声音,任何势力对中国的攻击和抹黑都会陷入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第五,充分发挥民间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大力鼓励中国民间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崇尚和谐、包容的中华文化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上许多难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正如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所说的:“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神——和谐。”[10]民间对外文化交流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具有很多优势,民间对外文化交流可以广交朋友,广结文缘,让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更好地感知中国,更好地了解中国。民间对外文化交流以其参与者的平民性、草根性和议题的广泛性、坦诚性,能够不拘形式地进行中外文化交流,从而拉近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心灵的距离。国之相交在于民之相亲,民之相亲在于心之相通。鼓励民间进一步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中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心相通”,进而实现“民相亲”并推动“国相交”,最终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局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1(2).

[2]柳建辉,沈传亮.从中华民族发展史深刻认识中国梦和中国道路[N].人民日报,2014-11-25(7).

[3]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4-12-21(2).

[4]陈祖武:对待传统文化得有三种精神 [N].人民日报,2015-01-13(7).

[5]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4-09-25(2).

[6]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 [N].人民日报,2014-12-23(1).

[7]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4-12-21(2).

[8]赵婀娜,魏哲哲:孔子学院迈向新十年:助力中国文化“自信出海” [N].人民日报,2014-12-11(7).

[9]杨澜 纪双城 青木 林鹏飞:外媒聚焦“乌镇峰会”谈网络共治[N].环球时报,2014-11-20(16).

[10]李拯:当中国梦想进入世界坐标 [N].人民日报,2014-12-09(4).

(责任编辑:周建瑜)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955(2015)03-0070-03

[作者简介]孟辽阔(1987-),男(汉族),河南泌阳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战略、国家安全战略。

[收稿日期]2015-08-05

猜你喜欢

文化安全中国思考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维护文化安全的对策思考
儒学创新为中华文明“走出去”提供战略支撑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对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