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族大学生管理工作探究

2015-01-30康永胜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6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探究

康永胜

(青海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1)

藏族大学生管理工作探究

康永胜

(青海大学,青海西宁810001)

【摘要】加强藏族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对于藏族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本文从藏族大学生特点入手,坚持从心开始、以人为本,提出了适合藏族大学生的管理育人策略,以期提升藏族大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管理工作;探究

作为我国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大学生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显著的特色,藏族大学生管理工作也应与之相适应,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管。

一、深刻把握藏族大学生特点,真真切切了解藏族大学生

(一)藏族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多元化,更具社会责任感

首先藏族大学生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深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对社会主义祖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其次,藏族大学生在藏族特殊的经济氛围、宗教信仰、生活习惯、风俗文化、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而强烈的民族意识;最后,藏族大学生同时生活在高校“象牙塔”中,新理论、新事物、新观点层出不穷,并通过课堂、互联网、微信等多种媒体对其思想不断带来冲击。特殊的生活环境及成长经历形成了藏族大学生多元化的人生价值取向。从外在表现来看,藏族大学生人生追求趋向理性和现实,容易融入集体和适应环境,相对而言,他们更加珍惜民族团结,更具社会责任感。同时,藏族大学生人生追求与行为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容易陷入思想困惑,有时体现为“理性”利已主义。

(二)藏族大学生道德观念强烈,更乐于助人

藏族大学生深受藏传佛教影响,传统道德观念根深蒂固,内心崇尚真、善、美,行事准则清晰,更乐于助人。他们对“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充分认可,并用于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尊师重学,能够主动关心和帮助弱者,表现出了较高的道德水准。在市场经济完善过程及社会转型时期,藏族大学生道德建设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可能在利益面前出现摇摆,也可能受不良思潮影响产生道德标准偏离。

(三)藏族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坚持与人为善,更加热情诚信

藏族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宽厚、豁达、与人为善的人格特质,他们热情诚信,善于协作,渴望广交朋友,很少计较个人得失,往往以宽容和大度获得真诚和友谊;另一方面,也具有任性使气,行事偏激等负面性格特点。由于受语言、文化、习俗等因素影响,藏族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与其他民族大学生之间,存在交流困难、缺乏交往技巧等问题,有时还会因此产生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四)藏族大学生职业设计与建设家乡有机结合,更加理性

藏族大学生在就业、择业以及人生规划等问题上更加理性,往往与建设家乡有机结合。就业地选择,不以发达地区为标准,家乡条件再差也愿意回去工作。职业选择,以发挥个人特长,实现自身发展作为基础,更希望从事富有挑战性的职业。就业观中有着强烈的建设家乡、汇报父母的情感,希望能够在家乡一展才华,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多数藏族大学生家庭生活在农牧区,父母对其就业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就业面相对狭窄,面对未来他们即有憧憬也有迷惘。

二、管理工作从心开始,以育人的心态走进藏族大学生

(一)用正确的理论教育引导藏族大学生,帮助其树立远大理想

对于藏族大学生而言,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开展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藏族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提升人生目标的层次,从而树立远大理想。

民族和宗教问题是高校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开展民族教育,要帮助藏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藏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各民族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做到共同发展和谐相处,“和而不同”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开展宗教观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宗教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作用,自觉地将宗教中的有益成分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动力。

(二)坚持“三个深入”的工作方法,做藏族大学生的贴心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坚持“三个深入”,即:坚持定期深入课堂、深入宿舍、深入早晚自习,老师通过“三个深入”走进学生、了解学生,从而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动态,及时化解矛盾、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要真正做到“三个深入”,还必须做到腿勤、手勤、脑勤。腿勤就是要走到、看到、听到,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问题;手勤就是要在关键环节坚持亲自动手实践和引导学生,切不可过分依赖学生;脑勤就是要养成善于分析和思考问题的习惯,遇事要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三)用优良的学风引领藏族大学生成长、成才

用优良的学风引领藏族大学生成长、成才,就是要克服简单说教、照本宣科式的思想教育模式,让优良的学风提升思想教育的成效、思想教育的成果转化为优良的学风,形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在学风建设中,开展校纪校规学习、加强寝室文化建设、督促早晚自习、狠抓考风考纪、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营造优良的学风。优良学风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地常抓不懈,在培养学生优良学风的同时,也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在藏族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高校教师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对藏族大学生的关注关心。必须对藏族大学生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传播课堂外的知识,化解成长中的难题,重点帮助解决藏族大学生最关心、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如学习、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情感交流等方面的问题。二是对藏族大学生的关怀必须是体贴的、长期的、持续的。我们对藏族大学生的管理不是为了达到一时、一事的效果,而是日常在对藏族大学生的关心、关怀和体贴中,使管理育人的理念真正贯彻到藏族大学生之中,使其思想得到升华、行为受到规范,最终内化为其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行为。

参考文献

[1]熊绍辉.对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的探讨[J].探索,2001,(5).

[2]邵二辉.藏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2).

作者简介:康永胜,男,青海大学藏医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有效开展老干管理工作的关键
做好老干部管理工作的思考
探究下神峪村“由乱到治”之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