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加强瓯海区环境监测工作

2015-01-28王挺伟陈霞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年1期
关键词:瓯海区监测站环境质量

王挺伟陈霞

(1温州市瓯海区环境保护局 浙江温州 325005 2温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浙江温州 325027)

浅析如何加强瓯海区环境监测工作

王挺伟1陈霞2

(1温州市瓯海区环境保护局 浙江温州 325005 2温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浙江温州 325027)

阐述了加强瓯海区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并就瓯海区环境监测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加强瓯海区环境监测工作的建议。

环境监测;重要性;问题;建议;瓯海

为加快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瓯海区实施“新城崛起、产业转型、生态优先、文化引领、城乡融合、和谐共享”六大战略,扎实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政府转型,努力打造生态宜居民富区强的幸福瓯海,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这就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而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本工作,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它为环境管理与政府决策、经济与社会提供技术支持、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也为公众了解环境状况提供服务,是环境监察实施监督管理的耳目和手段。因此,加强环境监测,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保障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和各项任务的完成,满足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环境监测的需求。

1 加强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加强环境监测是提升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既关乎环境保护的根基,又影响环保部门的形象。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也是环保部门的立局之本。从环保发展来看,都是先有监测站再有环保局,瓯海区环境监测站成立于1984年,瓯海区环保局成立于1994年。从制定和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等来看,都离不开环境监测的技术支撑。如果监测跟不上,对环境形势判断不准,优化经济结构就无从下手;如果监测跟不上,对环境安全隐患底数不清,污染防控、生态保护和执法监督就会失去方向;如果监测跟不上,对环境质量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把握不住,解决环境问题就将无从谈起。为适应当前环境保护新形势新任务,于2011年重新成立了瓯海区环境监测站。

无论在环境执法处罚、各类考核等工作中,都必须要有监测站出具的数据或报告为准。从环境监测数据可作为证据使用来看,2013年6月“两高司法解释”出台将显著增强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管理中影响力,进一步明确了监测站的监测数据的法律地位和证据效力。

总之,离开了监测,环境管理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环保就要就变成聋子、瞎子,环境保护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转型就会化为乌有。

2 瓯海区环境监测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2.1 环境监测工作量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为适应新形势下的环境监管工作,近几年市、区环保局下达的环境监测任务越来越重。瓯海区正在大力建设省级生态区、环保模范城市、五水共治等活动也给环境监测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监测领域、监测站位、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都持续增加。如瓯海区13个街道(镇)交接断面、55条黑臭河、37条河长制水环境等每月1测,都是近些年新增的监测内容。又如6个市控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增加到每月1测,以及环境噪声、重点污染源和污水处理厂等监测任务也大大增加。局科、所要求监测也越来越多,临时性监测、应急监测也趋于频繁。现有工作条件和所承担的任务不匹配,监测工作量逐年增长的速度较快而人员数量没增加。特别是“两高司法解释”出台后,入刑案件的环境监测数据作为呈堂证供,带来工作责任重、时效要求高、工作量大,从而打乱了我站正常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秩序。2014年1-8月份开展夜间及节假日监测85人次。

2.2 瓯海区工业企业低、小、散状况十分突出,数量众多且分布无序,污染源监测任务量远大于其他县市区。2014年1-8月份共采集水样800多个,获得监测数据10000余个,共出具监测报告800多份。

2.3 监测能力严重不足。监测站主要承担全区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等任务,现有编制15人,实验用房面积仅为450m2,与标准化建设验收要求差距悬殊。根据标准化建设要求,东部地区三级监测站人员应不少于20人,监测用房面积不低于1000m2。监测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结构不尽合理,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缺乏技术业务骨干力量。另外监测经费、仪器设备和车辆配备等方面也不能满足工作所需,业务水平与能力、质量管理方面仍有差距。因上述因素限制,我区对土壤、辐射、挥发性有机物、以及部分水气项目等方面未开展监测,以致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环保工作和环境管理的需要。

3 加强瓯海区环境监测工作

3.1 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环境监测整体水平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加强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制定计划,组织开展仪器设备检定、持证上岗、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等一系列工作,并针对与东部三级站标准之间存在的人员编制、用房面积、仪器设备等差距,积极向区里申请增加人员编制和监测经费,着力解决人员不足及结构不合理、监测用房面积不够、监测仪器设备缺乏、监测运行经费不足等问题,保障监测工作正常开展。

3.2 加强环境监测,扩大监测领域

围绕环境管理和生态区建设(创模)工作要求,充分发挥监测职能,加强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应急监测等工作,加强与市站联系、沟通,加强与局科室和所配合、协助,进一步完善监测执法协作机制,及时为生态区建设、创模工作、环境管理等工作提供科学合法依据和优质高效服务。积极率先把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逐步纳入例行环境监测;积极扩大环境监测领域,逐步开展生态、土壤、辐射等监测。

3.3 加强环境数据综合分析,做好环境质量预警监测

强化对环境质量例行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自动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及时研判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对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中出现异常和超标数据,特别是重金属超标,要及时向区环保局预警报告并分析原因,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定期组织编制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报告等,按要求及时向区政府、区环保局和市站报送。定期向区四套班子、部门、镇(街道)发布瓯海区环境质量月报等信息,并逐步扩大发布范围,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准确的环境监测信息,满足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

3.4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高监测数据质量

一是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科学性和公正性。二是定期做好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三是加强质量监督工作。实施现场监测质量监督,实验室巡查、抽查监测报告,加强现场监测质量控制。四是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做好仪器设备检定、期间核查、功能检查和运行维护。五是严格执行持证上岗考核,规范环境监测行为。六是落实质量保证。根据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技术规定和年度质控计划,开展有证标准物质考核、密码平行样考核、实验室比对等,积极参与省、市实验室能力认定工作,促进环境监测质量进一步提高。

3.5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水平

一是组织站内业务学习,认真学习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环境监测基础理论、监测技术规范、监测方法、标准以及环保法律法规等;二是积极开展或参与省、市组织的业务培训和交流;三是结合自身工作安排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自学和培训工作。通过内外学习、培训、交流相结合,并与工作相融合,提高理论素质、实际操作能力和监测技术水平。

3.6 积极转变职能,大力推进环境检测市场化

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环境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在全面提升环境保护系统监测能力的同时,主动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借助社会检测资源,壮大检测力量,形成环保监测系统和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共同发展的环境监测新格局。因地制宜、有序放开环境检测市场服务范围、服务内容,对环评监测、排污申报、认证监测等企业一般性检测鼓励企业自行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黑臭河、河长制河道、各类创建等政府专项性检测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逐步放开;对政府为扶持小微轻污染企业三同时验收监测可允许第三方检测机构。加强全区社会环境检测的监督管理,规范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环境检测行为,保障环境检测数据质量,稳步提高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服务能力,建立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培育引导环境检测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我区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优质的环境检测服务。

[1]温州市瓯海区发展和改革局.温州市瓯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

王挺伟(1975—),男,温州市瓯海区环境保护局,工程师。

猜你喜欢

瓯海区监测站环境质量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北京地铁环境质量问题调查与对策分析
上学校
瓯海区社区级邻里中心空间布局研究
“天”字歌
广东佛山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 多元化 多层次 助力佛山质检
守护绿色陶都的“幕后英雄”——走进江苏省宜兴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
人贵有恒,业贵以专——记河南省济源市环境监测站总工程师卫海林
湘乡市:努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