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调剂中常见问题解决办法探讨

2015-01-27秦春赵丽萍胡拥军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调剂处方中药

秦春,赵丽萍,胡拥军

甘肃省张掖市中医医院,甘肃张掖 734000

中药调剂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秉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临床医师、药师的专业水平和药物调剂质量和条件也直接关系到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的不确定性。大部分基层医院在中药调剂工作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中医药的发展,不能保证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除了中药饮片质量的优劣对疗效影响较大外,人为因素造成中药调剂质量的好坏同样对中医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调剂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临床医师的要求进行处方调配,则会因调配失误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1中药调剂中常见问题的分析

1.1 中药处方中存在的问题

中药多个名字,有的中药名字相近却来源不同,功效更是千差万别,这很容易为调剂埋下安全隐患。如中药饮片附子、白附子和香附子,附子来源毛茛科有毒,长于回阳救逆,入煎剂必须先煎30-60 min以减弱其毒性;白附子来源于天南星科,有毒,长于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而多用于口眼歪斜,不需要先煎;而香附子来源于莎草科无毒,长于疏肝理气。虽一字之差,若医生不慎选择或药师业务不精、不熟知功效,极易因选药和调配失误而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如中成药中的胃苏颗粒和肝苏颗粒,一字之隔,功效却大不相同,前者是健胃消食,后者健脾保肝退黄而用于肝炎患者。

③处方用名同调剂给付中存在的问题:同一种中药会被炮制成不同的饮片,容易形成处方的名字与调剂给付不匹配的情况。造成医生开的药名与实际的用药存在差异性。令医生的用药目的无法有效的实现,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1.2 中药的调配中存在的问题

①发药前缺乏详细的交代。中药的煎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视患者病情的缓急来具体操作,以便保证中药处方的最大功效。因此,只有了解正确的煎药方法才能保证中药的疗效。为了保证患者能够安全、准确的服药,发药前对患者的交代显得格外重要,如有的药物对肠胃有刺激性,适合在饭后服用;补益药宜在饭前服;若患者有真寒假热的情况,则需要热药冷服。这均需要根据患者发生病变的情况及性质,选择服用的时间段以及交代服药期间饮食禁忌,如服用人参期间不能吃萝卜等等。但由于药房工作较为繁忙,药剂人员常难以详细地对患者介绍重要的注意事项,导致患者对中药的煎服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有时认为药煎煮的越久越好,有时需先煎减低毒性的附子,患者不先煎,这样就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而不利于患者的治疗。

②饮片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在实际的上斗、配方等工作中,存在饮片洒落台面或地面的情况,串斗的情况也常常发生,对饮片的使用形成了浪费,随着工作强度的增大,这类药材资源的浪费显得更加突出[2]。

③临方炮制尚未开展:由于药房内对一些炮制品的配备不齐全,所以在医生的处方中存在尚未被炮制好的饮片时,需要立刻做好炮制工作,但该项工作往往容易被忽略。

1.3 中药材中存在的问题

①中药中掺杂的伪、劣药材居多。由于我国中药监管体系尚不面面俱到,因此有时经营企业缺乏专业的鉴别人员和经营商,导致中药材中掺杂伪劣产品的现象得不到有效的根除。有人将玉米须染色假冒藏红花,或在藏红花内添加重金属粉增加其重量。或有人将三七的真品内部挖空,添加铁屑和其他杂质增加重量,还有一些劣质的药材如霉变、虫蛀、变色等等[3]。

②药材受污染的现象严重。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不少中药都存在残留农药超标的问题。特别是在病虫灾害严重的时期,这种情况更为严重。有学者对甘肃省的15种中药的残留程度做了检测,发现这15种中药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超过20%以上的中药残留量超过0.2mg/kg。

1.4 中药人员的整体素质需要加强

目前,由于我国中药调剂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在一些个人诊所和基层医院里的药剂师很多都未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学习。主要问题表现在:①不能对处方中每种剂量的中药疗效给予准确的判断。②多数药材在使用前为了保证其药效性,需要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炮制,

2 造成问题原因的分析

2.1 调剂人员的专业性较低

我国存在药学调剂人才缺乏的现状,大部分的基层医院聘用的调剂人员具有较低的学历水平,真正拥有中药调剂执照的药师也十分稀少。在市场供应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中药调剂的需求远不能满足,这就造成了大部分基层医院的中药调剂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过低的现象。

2.2 医院的基础条件较差

我国医院的基础条件存在一定的缺陷,除了三甲医院或市中心医院,大部分小医院都缺乏优良的硬件设施,药品的贮存保管不能达到调剂要求,容易出现变质、发霉等现象,从而影响药品的质量。医院缺乏一定的养护技术,不能结合新型的信息技术对药品的质量进行鉴别,无法避免一些投机分子通过购进劣质药材来谋取利益的现象。

2.3 医院的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大部分医院存在“重医轻药”的经营战略,忽视了中药调剂工作的重要性。各种管理方针和制度规定都对临床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偏向性,而中药调剂部门只具有地位较低,不利于中药调剂人员作出长远的事业规划,造成人才的流失。同时,部分医院将营销理念融入中药调剂人员,以工作量来评估其工资收入,这种制度安排必然会使调配人员产生急功近利的心态,从而出现敷衍操作的现象,影响了中药调剂的质量。

3 对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提高医生和药师的责任心

医院可定期组织培训,培养医生的责任意识,真正意识到处方质量的重要性,对处方进行规范开具,同时要求药房在复核发药时根据方剂判定功效,并详细交代服用方法和煎煮的时间长短,以及对特殊药味的煎煮、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同时为保证药品质量和疗效,医院要严格做好药品的验收工作,保证中药的质量,坚决杜绝药材品种不明确或劣质中药饮片进入药房。

3.2 医院内部对中药材的名字同调剂给付予以统一的规定

药品的命名要符合国家《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的规定,针对成分相同剂量不同的药品要采用相同的名称。同时其命名的标准应该以《中医药典》的标准执行,将中药同名异种、或同种多名的药材记录完整,做好备注[4]。降低处方中可能出现的歧义和误解。降低配药人员发生配药错误的概率,保证处方的治疗效果。

3.3 加强中药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中药调剂的质量同调剂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有直接的联系,目前,一些规模较小的县级医院,调剂人员大多都缺乏专业知识。针对这一情况医院应进行专业的知识强化培训工作,其强化的内容包括药品的功效、药物的炮制、药物的鉴别、药物的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5]。适当采取一些激励法提高员工对学习的积极性,并对培训的结果进行考核。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培训。因为只有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中药调剂人员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中药调剂工作。必须要树立中药调剂人员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同时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对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对表现不尽责的工作人员给予处罚。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基层医院在中药调剂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中药的质量,无法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也无法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中药治疗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调剂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医院基础条件较差以及管理制度的缺陷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为我国中药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1]张兵,李拴柱,马爱华,等.中药调剂员技能鉴定对中药调剂的规范性作用[J].中国药业,2013,22(20):3-4.

[2]王裴芳,许保海.我院药房中药调剂差错原因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8):232.

[3]王雪莹,李晓龙,温名媛,等.中药调剂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J].亚太传统医药,2014(17):20-22

[4]蒋爱品,马春.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药调剂技术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128-130.

[5]胡慧华,刘丹阳,陈云华,等.中药调剂的历史沿革与发展[J].中国药业,2013,22(19):1-4.

猜你喜欢

调剂处方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要不要服从调剂?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人间处方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中药零食”怎么吃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