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改变我们的阅读
——电子书设计之前期调研

2015-01-27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028000

大众文艺 2015年5期
关键词:电子书纸质书籍

林 妍 (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028000)

网络改变我们的阅读
——电子书设计之前期调研

林 妍 (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028000)

传统的纸质书籍已经有将近两千年的文化和历史,人们对于书籍的态度一直是崇敬而膜拜的,书籍是文明的象征,是文化基质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在当代社会,视觉文化大行其道,人们被各种视觉文化冲击着,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书籍或者是传统的商业买卖都受技术的影响而产生各种变革。书籍不再只能去书店购买,网站上有可销售的实体书;书籍也不再是传统的纸质材质,各种屏幕取代了纸张;静态的可翻阅的书籍也变成了动态并附影音效果的电子书,种种变化告之我们,技术改变了我们的思考方式,改变了人类的阅读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纸质书籍;网络;阅读

一、技术改变阅读方式

静寂的阅读方式已经成为视觉文化时代中的一种奢求。如尼古拉斯在《浅薄》中所讲,互联网吸引我们注意力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这在我们看来是十分的有趣的悖论。

在互联网发展的如火如荼的今天,人们习惯了快速的获取信息,检索成为了我们寻找信息的第一步,网络的实效性为我们提供了太大的方便;传统式的阅读查找几乎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人们运用传统书籍来查找数据的机会越来越少,人们距离书越来越远。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给人们带来视觉上感官上的享受,刺激着人们对于信息图像的接受能力。对于技术,我们的社会一直以极大的包容心去接受,但是对于我们的生活而言,技术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还有思考模式及人自己。我们过多的依赖于技术,于是社会上变出现了反技术论者。有资料表明,网络检索可以大大提高我们查询信息的能力,有时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书籍大致的了解及评价,这当然归功于网上书店的评价机制。我们可以轻松的在网络上寻找到我们需要表达情感的文字,而不是埋头书海中慢慢寻找,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而传统式的精读似乎淡出了年轻一代的世界。

二、书籍依然是书籍 技术不仅仅是技术

事实上,无论书籍的载体如何改变,书籍其本身的意义并没有改变,文化、知识、力量、信息。作为感受着传统与技术相碰撞的一代,我们对于传统的纸质书籍有着一种近乎膜拜的崇敬,在我们的心目中,天平永远倾向于纸质书籍,这大概是纸张的魅力所在。而电子书除却了载体的不同,依然力求保持传统纸质书籍的特质,比如模仿纸张的纹理,书籍中缝间的阴影,翻阅时纸张的声音。年轻的一代,从他们出生之日起,电子产品,互联网就充斥着他们的生活,他们有着信息量无比丰富的童年,技术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享受着技术带给他们的便捷,所以他们也有着比我们更加宽广的包容心,更加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书籍对于习惯电子产品的人们来说,也只不过载体的变化而已了。

技术改变生产力、技术改变生活、以至于技术改变人类的思考方式。技术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占有了极大的分量,技术工具论者总是把人抬得很高,就像有的评论家说“技术就是技术,它是进行跨共建通信和传输的这一种手段,仅此而已”1而事实是,技术参与到了人类的活动,这是毋庸置疑的,每当技术发生变革时,人类的思想也会随之放声转变。如包豪斯学院倡导的把艺术品和工业相结合并且使用工业化大生产,但是守旧派却反对艺术的批量化生产,那么时至今日,我们会发现,百年前的守旧者是完全想象不到我们今天的社会会有多么欣喜的去接受更加物美价廉的商品。当然,手工与工业化生产两者之间的争斗即使今日也是辩论的焦点,但是我们谁也不会否定产品的批量化生产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极快的发展。社会生活中的人类不可避免的受到技术的影响,很难想象当电话电脑出现后,有人会特意的对其进行拒绝。尼古拉斯说过,“有些时候,工具对我们言听计从;还有些时候,我们得去适应工具的要求”

三、瘾

信息的快速传递影响到了我们的注意力,传播方式的更新改变了我们许多的生活习惯。我们有了接收海量信息的习惯后,很难拒绝将其拒绝屏蔽,这是瘾。这种瘾让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信息,电子邮件,如果有短信进来,无论我们在做什么都会忍不住的想去翻看,看看那到底是什么?我们被飞速传递的信息分散了注意力。人们发现自己无法安静仔细的阅读一本书,那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纸质书籍就是用来好好品味的,但是人们很难从从快速的生活节奏中跳脱出来。网络信息得来之易,读书又如此漫长与艰涩,这是不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这个瘾让我们知道反省,却无法戒断。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在人们体会过这份快感后,瘾带来的后遗症开始出现。大数据告知我们:“低头族”越来越多,“低头族”的人群年龄范围也越来越大,传递信息方便了,亲情却远了。如今,人们开始反思,网络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利与弊暂且不提,这个问题其本质就是个最大的话题。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快更广阔的平台,在这个平台我们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出信息无国界的含义。

我们常常说阅读改变生活,阅读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读可以让与读者在这个忙碌的世界里沉静下来,可是对于不同的人,阅读的方式也略有不同。有人喜欢电子书,它更便捷,更多元,花销更少,用手机便可以翻阅;有人喜欢纸质书,因为它厚重,更有味道,是文明的传承。据统计,纸质书的销量在2014年重新超越了电子书,重回人们的视界。电子书无法取代纸质书,却也是时代发展的必需品,在设计电子书的前期调研中,对两者进行了内容选择、设计风格、产生背景、消费群体等多方面的比较后,才能针对特定的主题创作出更好的电子书。针对电子书的设计,有两个问题有待于解决:一是书籍本身的设计,包括其版式、文字等基础元素,音乐、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及电子书载体的选择;二是针对于网络媒体的发布,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直接阅览或下载各式的电子书。而电子书对于传统书籍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具有交互性,更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各种数码产品。所以对于设计专业学生来说,设计电子书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将技术和艺术结合在一起才能创作出合格的电子书。当然创意才是成就一个好的设计作品的主要原因,创意是设计的灵魂。

总之,当代的人们关注网络,生活于网络,网络也改变了人们很多习惯,人类对于技术在接纳也在磨合,在疯狂的享受也在反思;对于阅读,你可以选择享受安静个人世界,也可以选择影音齐聚的图像世界,予人分享,暨有所得。

注释:

1.尼古拉斯·卡尔:《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中信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第50页

[1]尼古拉斯·卡尔.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41).

[2]罗伊·阿斯科特.未来就是现在:艺术,技术和意识[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17).

[3]R·舍普等.技术帝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94).

林妍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

猜你喜欢

电子书纸质书籍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布达拉宫纸质文物修复——以佛经公文为例
谈谈电子书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电子书可以帮助提高儿童的词汇量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我与电子书结了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