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2015-01-27王长华江苏省兴化市西郊镇文化站225774

大众文艺 2015年5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服务体系农村

王长华 (江苏省兴化市西郊镇文化站 225774)

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王长华 (江苏省兴化市西郊镇文化站 225774)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伴随而来,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内在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更是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公共文化生活的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本文将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并从机制、人才、投入等角度就如何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给出对策与建议。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把农村文化作为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从中央到地方各部门积极响应,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的惠民举措,这些措施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但是从整体水平看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尚未成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途要走。

一、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现状与分析

(一)基层政府对公共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水平都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但相较城市发展水平,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还比较落后,且城乡差距有加剧趋势。这就导致农村的各级政府和领导普遍存有“以经济发展为先导”“一切为经济发展让路”等观念,而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种耗时、耗力,又耗资金的公共项目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从而导致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和口号,不受重视,一些地方基层文化工作者待遇低下,基本工资福利得不到保证,挫伤了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工资积极性,造成文化事业在农村发展受到制约。从整体看来,我国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匮乏现状普遍存在,城乡居民间的文化差距也在扩大。农村基层政府缺乏文化发展意识和高度已成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阻碍因素。

(二)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薄弱

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农家书屋”“文化大篷车”“送戏下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一系列惠民活动在我国农民地区蓬勃开展,我国农村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已取得相当大进展。但是,受我国农村各地区文化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人口众多等因素影响,这些惠民活动覆盖的区域十分有限。因此,从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处于初创期,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存在很大改进空间。农村的很多乡村连基本的图书室、公共的健身器材等都不具备,文化站设施陈旧、老化、不全,文化阵地被占用被变卖等问题普遍存在。基层文化阵地有待政府加大投入提档升级。

(三)公共文化产品与农民实际需求脱节

我国城乡文化发展水平虽然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我国广大农村也和城市一样处于快速转型的关键期,农村地区对文化的需求也同样呈现出复杂性来。东西文化、城乡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文化形态冲击着农村居民的思想和文化生活,也使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富有层次感和多样性。但是我国很多文化工作者对此没有充分认识,仍然认为农民需要的只是通俗化的“娱乐”。这也导致,目前我国众多面向广大农村居民的影视节目越发不接“地气”,也越发与农民实际的文化需求脱节。

二、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一)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运行机制

农村公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相关政策法规、人才队伍、文化基础设施、管理机制等一系列的建设内容。因此,如何建设一个长效的运行机制,就成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败的关键与保障。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除了要提高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外,还要在政策、人才、资源等方面对农村特别是要对偏远的农村地区进行倾斜,将支持落实到实处,切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农村地区的基础覆盖。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面向广大农民的文化建设工程,因此,“以人为本”、以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为本,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就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立足点,也是其内在要求。而建设一支熟悉农村文化、了解农民文化需求的高素质的农村文化服务队伍则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人才保障。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虽然产生于农耕文化的沃土之中,但是由于受观念、政策、教育等因素影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这也导致农村文化人才缺乏。要实现新农村文化建设目标,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文化人才培养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基层政府可通过定期安排专家讲座、人才进修等方式培养和储备农村自有文化人才。同时,还要提高农村文化人才的待遇,确保应有的工资福利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也有利于不断吸纳专业人才扎根农村服务农民。

(三)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资金不足是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导者,政府要解决这一问题,要履行好文化建设的职责,加大资金投入是必要基础,同时,还要加快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节奏。当前,我国农村很多乡村由于缺少资金,根本无法为居民提供文化服务,这导致这些地区的居民难以享受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繁荣成果,而信息闭塞、文化生活匮乏等状况也会在相当大程度阻碍或拖慢农村发展的步伐。据国家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还有8000万人未实现脱贫,而这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在农村地区。可以相见,这部分人如果没有政府资金的支持,根本就享有不了文化权利。而经济收入差距与文化权益不均等问题都极易成为社会不稳的成因,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就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议题,政府要担责,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四)科学化的管理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必不可少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还需要科学化的管理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加以保障。科学管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应用可以将文化建设与本地区的经济、教育、环境等实现有机整合,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而完善的监督机制,则能够有效防止文化资源的浪费和流失,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还能够起到规范行为等作用。政府要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度、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程度等做到心中有数,切实保障农村居民能够享有同城市居民同等的文化权利,避免走形式主义、避免文化阵地的萎缩、避免文化人才的流失、避免腐朽文化的侵害。

三、结语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城乡文化一体化目标最终实现的制度保证。从根本上来看,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农村经济与文化的同步发展,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到新阶段的内在要求。

[1]于群.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行政管理改革,2012(3).

[2]陈水明.浅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大舞台,2011(5).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服务体系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