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地区博物馆如何促进当地的群众文化建设

2015-01-27廖夏铌潮州市饶宗颐学术馆521000

大众文艺 2015年5期
关键词:陈列博物馆群众

廖夏铌 (潮州市饶宗颐学术馆 521000)

论地区博物馆如何促进当地的群众文化建设

廖夏铌 (潮州市饶宗颐学术馆 521000)

以收藏、研究、展示和传播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为使命的博物馆,是人类文化记忆与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是提高人们文化修养的重要场所,发挥着学习、教育、娱乐等多种功能。其中对群众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而逐渐被重视起来。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谈谈地区博物馆是如何在促进当地群众文化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

博物馆;群众文化;建设;作用

一、为群众提供特色文化产品与服务

博物馆利用自身的场地优势,不仅为可以为群众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提供了场地,而且还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和馆藏特色,以多种形式推出一系列主题鲜明、惠民利民的宣传活动,甚至可以组织群众在馆内举办婚丧嫁娶等传统仪式。如民俗原本就是一种动态文化,在博物馆里开辟出专门的活动场地,既可以让人们保留传统习俗,又能让民俗以“活”的形式传承下去,对群众文化活动和阵地服务起到了重要作用。

博物馆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无形遗产非常丰富,有许多珍贵文物,这些珍贵文物是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使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博物馆应定期不断推出雅俗共赏的系列活动,为展示当地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当地历史文化品位提供重要窗口,丰富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开展“流动式”博物馆,让文化来到群众身边

为了提升广大群众对博物馆功用的认知度,从而关注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地区博物馆可打造“流动式”博物馆,让文博知识与文化主动来到群众身边。例如地区博物馆可专门举办历史文物图片展进社区、历史文化影展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其中,历史文物图片展可用图文并茂的精品文物展板,来展示本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工作人员还可向当地群众发放博物馆宣传手册,设立专门人员解答群众的疑问,向市民义务讲解我馆的精品文物。历史文化影展可以幻灯片的形式在当地中小学进行巡回展示,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这种“流动博物馆”的形式,通过持续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可搭建起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激发他们对博物馆的了解和认识,能够使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

除了举办一系列的“走进”活动,由重型卡车改装而成的“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已经在不少地区成为了文化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人们不仅可以通过触摸展示柜、触摸展板、悬浮成像系统等多媒体设备欣赏到文物实物及复仿制品,还可以看到文物故事的展板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大篷车”里还有专家帮助市民鉴定文物,有志愿者为市民发放免费参观券和博物院宣传页,不仅能够激发市民们对馆藏文物的浓厚兴趣,也使得广大市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灿烂的传统文化。这种流动博物馆利用社会赞助的车辆,尤其适合针对边远山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基层、社区、农村、学校开展流动博物馆文化服务,把厚重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爱国主义教育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朴实的语言传达给参观者。

三、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博物馆在社会教育功能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知道,博物馆的教育不仅是知识层面的,还有意识和习惯塑造层面的;不仅要教育好进入博物馆的观众,更要致力于培育下一代的文化素养,为青少年呈上一道道精神文化大餐,如少儿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科普知识的各类图书。

博物馆作为“学校第二课堂”,可以利用资源优势,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感召学生树立“文化遗产、人人传承”的信念,努力践行“文化富民、文化安民、文化扬名”的理念,积极打造群众“文化会客厅”,在发挥博物馆自身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的博物馆建设普遍存在着“建馆容易守馆难”现象,许多观众来了一次就再也不想来第二次,很多博物馆在短暂的热闹之后依旧门庭冷落。针对这一情况,博物馆在基本陈列的基础上,应积极开展以馆为中心的教育活动,改变“重展”不“重教”的思想,形成与学校长效性、规模化的教育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使博物馆成为孩子们和家长愿意去的地方。同时,还要与外界形成良好的互动,以“请进来”的方式,增加博物馆的人气指数,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使博物馆真正成为人们的“精神休憩地”。

四、实行免费开放制度

当前,随着人们对文化建设的日益重视,参观博物馆成为了很多民众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文化体验。为此,博物馆在推进文化发展与繁荣中应该做出怎样的贡献,如何以免费开放为中心,坚持创新展览和坚持服务观众是必须重视的问题。博物馆免费开放,是党中央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做好免费开放工作,要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坚持博物馆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并推动博物馆由免费开放向广覆盖、向高效能转变。要认真研究免费开放给博物馆事业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考验,做出及时、恰当的调整,向观众提供更丰富、更人性化的服务。

免费开放之后,博物馆要充分发挥地区特色的馆藏优势,努力提高陈列展览水平,举办各类贴近群众、服务观众的陈列展览,依托各类展览,推广各类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如青少年手工制作工坊、进校园活动、讲座等。除此之外,还要通过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面貌、保障观众安全、优化参观环境,对展览环境和参观设施进行全面升级和维护,建立以展示教育、开放服务为核心的博物馆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政府、社会、媒体、公众代表相结合的对博物馆展示与社会服务的监管制度与监督体系,并定期对博物馆展览和服务水平进行检查、抽查、监督评估,开展博物馆评估定级和分类指导。

五、注重文化产品的常换常新

创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博物馆的管理者必须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在展示传播的内容上、形式上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陈列展示是体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功能的基本方式,是博物馆与社会、公众联系的重要渠道。陈列展示的重要性在一些博物馆往往受到轻视或忽视,一些博物馆也因陈列陈旧、内容枯燥而失去对公众的吸引力。博物馆要吸引观众,就要做到常换常新,多多举办个性鲜明的主题展览,以吸引观众前来参观。地区博物馆需在保持基本陈列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博物馆的空间布局,为当地市民提供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博物馆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文化创意能力,努力打造更多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精品展览;要把专业性、学术性和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有机结合起来,增加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展览内容常变常新,基本陈列适时调整,不断更新展品,同时加强馆际文物藏品、展览交流,精心举办专题展览、临时展览。

猜你喜欢

陈列博物馆群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博物馆
组合与构建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