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医护卫生类高职校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2015-01-26姚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8期
关键词:医护职校卫生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思想和行为观念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心理问题而造成的大学生行为偏差个案在数量上也不断增多。这就要求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要提高认识,帮助大学生群体早日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文章以医护卫生类高职校学生心理问题为主题,分析了医护卫生类高职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就如何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8.021

作者单位:210038南京卫生学校

On Students’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Medical and Health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and Their Solutions

YAO Feng Nanjing Health School,Nanjing 210038,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thought and ac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changed significantly. The number of the cases on college students’ deviant behavior caused by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s on the rise, which requires the public, especially the school to raise awareness to help the students get through the trouble. Take students in the medical and health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for example, the paper gives a brief analysis on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olutions.

【Key words】The medical and health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problems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医护卫生类高职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不同程度普遍存在,同时还有其特殊心理压力,如对职业认同感的缺乏,专业选择出自父母意愿,社会存在职业偏见等。由于心理问题而造成的大学生行为偏差个案在数量上也不断增多因此,加强对这类群体心理问题的研究,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意义的有效对策迫在眉睫。

1 医护卫生类高职校学生心理问题

1.1 个性心理

虽说医护卫生类高职校中不乏一心学医、志在杏林的学生,但是,不少学生都是中考失利者,许多人在进入高职校前成绩都较不理想,人格尊严也不受重视。长此以往,许多人或轻或重的形成了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的消极心理 [1]。有的人则极度自我,凡事以自己为中心,否则就会产生深深的失落感。如果缺乏足够的重视或者缺乏正当的表现机会,这些学生就会以消极反抗、恶作剧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存在,以获得满足感。

1.2 学习心理

不少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成绩就不好,也没有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不知道如何进行自主学习、有效学习。进入医护卫生类高职校后,由于学习强度和初中比降低了,许多人在学习上都缺乏目标,缺乏自我约束。一些学生都将绝大多数时间用在上网、游玩、交友上,平时上课是能逃则逃,只是在期末考试时搞搞突击学习。

1.3 情感心理

目前,医护卫生类高职校的在校生以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90后居多,不少学生娇生惯养,怕苦怕累,对集体活动不热情,情感世界的冻土层非常厚重。一些学生由于在初中时较少受到老师的关爱,对教师、同学和集体都缺乏信任,习惯自我封闭,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难以较快地融入集体 [2]。许多学生则由于缺乏交往技巧,在与异性交往时,分不清友谊和爱情的区别,不能理智对待和把握自己的情感,过早地陷入单相思或者盲目的恋爱中,心理问题严重。

1.4 人际心理

许多学生在初中时学习都不够理想,也较少获得家长、教师的鼓励和表扬,许多人都非常自卑。在成年后仍旧会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不愿意与别人交往,或在与他人交往中,也会因此而刻意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会向他人敞开心扉,许多人都带有鲜明的抑郁、悲观心理。一些学生在与学生、教师交往中,由于过度自卑或自我,还会产生沟通和相处问题,认为别人不尊重自己,对立情绪严重,难以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交际关系。

2 影响医护卫生类高职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2.1 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许多学生都产生了迷茫、恐惧心理,心理不适也表现的更加强烈。长久以来,人们对中职学校、高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多少都持有偏见,尤其是社会普遍认为该类职业社会地位不高、工作辛苦、待遇不高等,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态。

2.2 家庭因素

许多医护卫生类高职学校的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学习成绩都不太理想,家长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压力,专业选择也多来自父母的决定,而非学生自己的意愿。有的学生则由于成绩太差,家长根本就是让其自由发展,对孩子缺少关注,致使孩子自我约束力差,缺少关爱,性格较为消极。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3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生活条件、教师教学态度、师生关系、学习压力等都有可能给学生心理带来影响。尤其在学习过程中,医护卫生类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较重,专业理论和操作的学习难度较大,致使许多学生对学习产生焦虑、反感心理,产生厌学情绪,在与他人交往中也抱着消极心态,不积极,不主动,不热情。再加上一些高职学校对学生心理问题也缺少关注,致使学生心理问题越积越严重。

2.4 自身因素

许多医护卫生类高职校学生在经历了中考失利的打击后,很长时间内难以摆脱“失败者”心态。加上社会对职业学校的怀疑和偏见,部分学生总是感觉抬不起头来,心理上低人一等,缺乏职业的认同感,自卑感较强,做任何事都缺乏自信。长此以往,学生心理上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耐受挫折的能力普遍较低,心理必然会出现诸多问题。

3 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3.1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个体心理朝着良性方向不断发展,因此,医护卫生类高职校在进行专业教学时,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以校长为首、以辅导员、教师和心理教师为主要力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网;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常规教育体系;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定期举办心理健康主题讲座,采取有效措施、运用新型教学方法从正面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其次,为了提高心理教育的有效性,学校还要开展针对各科教师群体的心理教育培训和教育活动,要求各科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注意与学生的心灵、情感交流,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2 设置心理教育咨询机构

学校在履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责、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要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专门负责学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疏导工作,为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疏通心理障碍,解开心理困惑。

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则要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高心理教育咨询服务水平;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调研工作,有针对性地针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把握学生心理发展动态,同时结合学生心理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利用校园网、宣传栏等各种媒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除了要做好日常工作外,还要做好特殊时期的学生心理咨询管理工作,如在新生入学时,开展入学教育,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3];在毕业季、实习季开展毕业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使他们少走弯路。

3.3 提高施教者的心理辅导能力

医护卫生类高职校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校园里,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老师和班主任了。班主任、教师的言行举止尤其是教师的对学生的评价和态度,会给学生心理带来直接影响。要想提高卫生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能力,学校必须对任课教师、班主任进行专门培训,要求施教者在教学、与学生交往中端正态度,尊重、信任、理解学生,使用积极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同时鼓励教师对于教学进行交流和沟通,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完善自己,以使其体验到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提高自觉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4 构建良好的校园氛围

构建良好的校园氛围,可以减少学生心理压力,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利条件。因此,医护卫生类高职校要积极构建良好的校园学习和生活氛围,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和生活的快乐。

如学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硬件投入,为学生学习、生活、运动提供良好环境;发展第二课堂,提高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鼓励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学习小组,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支持学生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实践(社区志愿者服务、卫生健康宣传、社会调研)和校园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体验情感交往的积极作用,开阔眼界,培养情趣。

综上所述,医护卫生类高职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一定复杂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刻不容缓 [4]。因此,学校要提高学生心理问题关注度,认真研究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寻找有利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和措施,以培养出更多心理健康的实用型卫生人才。

猜你喜欢

医护职校卫生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职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卫生歌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讲卫生
《医护手札》——快乐天使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