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斑马剖腹产手术及术后护理探讨

2015-01-26张天佑

中国兽医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本园剖腹产难产

张天佑

(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广东 广州 511430)

斑马(Equus burchelli)是动物园具有观赏价值的珍贵野生动物,与长颈鹿并称非洲两大神经质动物,容易在外界因素刺激条件下死亡,2009 年本园饲养的一斑马因倒生难产,在成功进行剖腹产手术,又经过两次缝合及50 余天的特殊护理后,使斑马完全康复出院。因斑马剖腹产手术成功的病例极其罕见,现将手术及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症状

本园的斑马是采用散放式展出,因为数量较多,每只的交配时间及预产期难以确定。2009 年10 月6 日早上9:00 该斑马在展区时表现离群,频频努责,外阴处挂有一条50 cm 左右长的胎衣,肌肉注射缩宫素后到11:00 时未见有胎儿露出于阴门,至13:00 仍未见有胎儿露出,并频频出现努责的动作。因此认定其为难产,但未能确定是何种原因难产,决定进行剖腹产手术。

2 手术准备

国内对马属动物的剖腹手术成功率很低,斑马的剖腹手术更为少见。为此我们成立了手术组与术后护理组,严格科学的手术及护理的就不太容易出现后续情况了。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严密控制麻醉的深度。根据血液生化指标进行输液,调整机体内环境。要求手术的时间尽量短,准备工作必须相当充分。切口的位置准确,创口的闭合必须牢固,同时考虑斑马有咬伤口的动作,采用减张缝合和纽扣状缝合相结合的方法,避免由于腹压过大及斑马舔咬而将创口撕开。本园治疗的两例斑马肠梗阻手术均愈合良好。

3 手术过程

采用M99,是一种阿片类麻醉剂,有效成分为盐酸埃托啡和乙酰普吗嗪,采用M99进行深度麻醉,在严密监视斑马的全身麻醉效果和全面综合地纠正内环境失调的基础上,实施左侧腹部切开术和纵行子宫切开术,取出一只死亡胎儿,由于胎儿过大,重23 kg,并且是倒生,难以从初定的创口中取出,必须加宽切口,使到切口的宽度达到30 cm宽。清洗子宫后,进行子宫缝合,关闭腹腔等过程,手术历时90 min,顺利完成,动物回苏正常。但由于斑马的本性对治疗的不配合,术部在手术后第3天,即有创口开裂,第10天全部开裂并有多量脓汁流出,创口未达到一期愈合,第12天进行了再次缝合。第二次缝合后第4天即全部裂开,第5天又麻醉缝合,如此经过3次缝合伤口才愈合,而为保证伤口愈合,术后护理最为关键。

4 术后护理

4.1 术后护理的重点是保证环境安静,这是顺利康复的最重要因素。防止人为因素的刺激造成斑马惊慌突然奔跑而不利于创口愈合甚至于裂开,因此,在单独饲养的笼舍里使用彩条布遮围围网,这样也有利于兽医治疗。

4.2 创面的及时清理,在动物的外科手术里,防止伤口感染的关键,术部每天用消毒剂清洗,而斑马由于其特性,要减少因清理创口的损伤。

4.3 每次缝合后连续3 d 肌肉注射长效抗生素,1天1 次。

4.4 前1 周每天少量、多次投喂多汁食物,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多样化,之后正常饲喂并添加蛋白较高的草料。

5 讨论

5.1 难产手术宜早不宜迟,要及时准确地把握手术时机。制定详细、实用的手术和术后护理方案,为手术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准备。

5.2 手术后的抗感染治疗,由于其消化功能特点,使用抗生素存在明显的副作用,但不使用抗菌素对于如此大的创口又存在非常高的感染机会,我们采用前期使用肌肉注射方法为期有3 d,后期采用口服的方法为期7 d。

5.3 术后在不同阶段添加适口性好,蛋白高的食物草料调理对创口愈合有明显的帮助。

5.4 手术后对创面的处理最好采用保守方法。

5.5 斑马腹腔手术为什么难以成功,我们总结一点就是腹围小,身体紧凑,全身肌肉运动协调性强,特别是后肢运动肌群与腹背部的运动肌群相互协调性要比其他反刍动物的肌肉群运动协调性要强,而且肌肉层更厚,这样,在肌肉损伤后,由于运动的原因造成肌肉层较难愈合或较难达到一期愈合。

5.6 采用纽扣状上下层交叉缝合法缝合肌肉层效果最好。

猜你喜欢

本园剖腹产难产
基于综合课程背景下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初探
——以主题活动“上元小小兵”实施为例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先娩后肩法在肩难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幼儿园教师专业提升的激励策略
影响荷斯坦牛产犊难易的原因分析
剖腹产率高,因为医生少
浅谈促进我园幼儿体能的活动内容途径和方法
幼儿园宣传经验例谈
奶牛难产的诊断及助产
别把剖腹产当作分娩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