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口蹄疫、猪水疱病、腐蹄病的鉴别诊断

2015-01-25王许艳石银亮周建东康美红季晶晶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7期
关键词:腐蹄病水疱口蹄疫

王许艳 石银亮 周建东 康美红 季晶晶

(如东县掘港畜牧兽医站,江苏如东 226400)

猪口蹄疫、猪水疱病、腐蹄病的鉴别诊断

王许艳 石银亮 周建东 康美红 季晶晶

(如东县掘港畜牧兽医站,江苏如东 226400)

自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在下乡为养殖户进行技术宣传和无偿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养殖户无法区分猪口蹄疫、猪水疱病、腐蹄病这三类疾病。只要生猪发生蹄部疾病或者出现水泡症状,就总是武断地认为这是猪口蹄疫(俗称五号病),但实际上生猪蹄部疾病还包括了一些其他疾病,比如猪腐蹄病,生猪出现水泡症状也可能是猪水疱病。这些疾病病症相似,但实际原理截然不同,现将猪口蹄疫、猪水疱病、腐蹄病的形成病因、易感动物、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主要症状、防治措施区别诊断如下:

1 形成病因

猪口蹄疫病:猪口蹄疫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猪水疱病:猪水疱病是由肠道病毒属的猪水疱病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对一般消毒药的抵抗力也很强。

腐蹄病:主要成因包括猪舍水泥地面造成生猪蹄部磨损。尤其是规模化养殖的生猪。生猪运动量减少,水泥地面坚硬,使猪起卧对猪蹄摩擦加大。再加上夏季蚊蝇攀爬叮咬。猪圈的不清洁等一系列因素致使蹄病增多,形成腐蹄病。主要表现为蹄趾间皮肤化脓坏死性炎症。

2 易感动物

猪口蹄疫病:主要侵害偶蹄动物。猪、牛、羊都易感染,人也可以发病,并易引起大流行。成年猪病死率低,仔猪病死率高。

猪水疱病:流行特点该病仅猪类动物易感。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可感染,集中于规模化猪场,牛、羊等家畜不发病,不易引起大流行。人类有一定易感性。

腐蹄病:该病多见于牛、羊。

3 传播途径

猪口蹄疫病:猪对口蹄疫病毒特别具有易感性,有时牛、羊等偶蹄兽不发病,猪还能发病,不同年龄的猪易感程度不完全相同,一般是越年幼的仔猪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猪口蹄疫发生没有严格的季节性,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冬、春两季易发生大流行,尤以春季达到高峰,但在大型猪场及生猪集中的仓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猪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发病期排毒量最多。水疱皮、水疱液、奶、尿、唾液及粪便含毒量最多,毒力也最强,易于传染。猪不能长期带毒,病毒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污染的畜产品、饲料、草场、饮水和水源、交通工具、饲养工具都可成为传染源。空气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口蹄疫传播迅速,常呈跳跃式流行,主要发生于集中饲养的猪场、仓库,城郊猪场及交通沿线。畜产品、人、动物、运输工具等都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猪水疱病: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消化道传播。病猪和带毒猪是重要的传染源,它们的粪尿、鼻液、口腔分泌物、水疱皮、水疱液内均含有大量病毒。易感猪与病猪的直接接触或经被污染的饲料、饮水、运输工具等间接接触均能引起发病。本病常年发生,呈地方流行性,在高密度饲养区传播较快,发病率高达70%~80%,而死亡率低。

英国从1972年至1979年共暴发了446次SVD,其中66次是由污染的运输设施引起,74次是由于从污染的场地调运生猪引起,66次是由于饲喂污染的泔脚饲料引起,其次是由于人员流动、横向传播及二次复发等原因引起。实验表明SVD与口蹄疫不同,通过空气传播的可能性很小。

4 临床表现

4.1 猪口蹄疫病

临床上以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溃烂为主要特征。

病初体温升高到40℃~41℃,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蹄冠、趾间、蹄踵出现发红,微热,敏感等症状,破溃后露出鲜红色烂斑;若有细菌感染,则局部化脓坏死,可引起蹄壳脱落,患肢不能站立,常卧地不起。约30%~40%的病猪在鼻镜和口腔黏膜上有水泡和烂斑,并有流涎。鼻镜、乳房也常见到烂斑,哺乳母猪尤为常见,妊娠母猪感染该病后发生流产。仔猪出现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急性衰竭死亡,并且病死率较高,成年猪在蹄部、口腔黏膜、鼻部、皮肤及乳房发生水疱或溃烂,病死率低。

4.2 猪水疱病

以流行性强,发病率高,蹄部、口部、鼻端和腹部、乳头周围皮肤和黏膜发生水疱为特征。

临床表现该病潜伏期2~4d,体温变化、蹄部和口腔病变等与口蹄疫病表现相似,另外有少数病猪出现中枢神经紊乱症状,表现向前冲,转圈,用鼻磨蹭门栏、啃咬用具、眼球转动,有时出现强直性痉挛。

从临床角度看,猪水疱病一般只对猪的肥育计划产生轻微的影响,但本病的症状与口蹄疫的症状很难区别,从而妨碍了猪和猪产品的流通与国际贸易,国际兽疫局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4.3 腐蹄病

患猪不站立或站立不稳。蹄间和蹄冠皮肤充血,红肿。严重者蹄趾间皮肤及蹄底破损处流黄色水样液,蹄匣松动,触诊疼痛反射敏感。蹄底及蹄趾间皮肤肿胀,两趾外展,穿刺后很快渗出黄色脓汁。

5 病理变化

5.1 猪口蹄疫病

大猪解剖一般特征性病变,少数可见胃肠出血性炎症。仔猪呈现典型的“虎斑心”,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肌松软,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条纹,似老虎皮上的斑纹,个别肺有不肿或气肿现象。

5.2 猪水疱病

病毒侵入猪体,扁桃体是最易受害的组织。皮肤,淋巴结和侧咽后淋巴可发生早期感染。原发性感染是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侵入体内经2~4d在入侵部形成水疱,以后发展为病毒血症。病毒到达口腔黏膜和其他波分皮肤形成次发性水疱。本病毒对舌,鼻盘,唇,蹄的上皮,心肌,扁桃体的淋巴组织和脑干均有很强的亲和力。上皮病变的发生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细胞死亡和由于皮肤棘细胞层松解丧失了亲和力;二是细胞内水肿导致上皮细胞的网状变性。

5.3 腐蹄病

口腔、乳房以及心律、心音等其他检查未见异常。

6 防治措施

6.1 猪口蹄疫病

(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平时的免疫预防工作。有问题及时在猪病门诊提出,如疑为口蹄疫时,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并采集病料送检;对发病现场进行封锁,按上级业务部门的规定,执行严格的封锁措施,按早、快、严、小的原则处理。

(2)对猪舍、环境及饲养管理用具进行严格消毒。

(3)病猪隔离,加强护理,对症治疗,控制继发感染。①口蹄疫抗血清 25ml 用法:一次肌肉或静脉注射,按1kg体重0.5ml用药。②0.1%高锰酸钾溶液,适量碘甘油或1%-2%甲紫液。适量用法:先以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患部,然后涂碘甘油或甲紫溶液。促进口腔和蹄早日康复。③清开灵+ATP+维生素C+复方花青素纯粉用于控制口蹄疫继发的心肌炎。④双黄连10ML+青霉素400万单位用于控制口蹄疫性肺炎。⑤头孢他啶+恩诺沙星+复方花青素用于控制口蹄疫的继发感染。⑥1%过氧乙酸擦洗母猪乳房,再外用红霉素软膏,用于口蹄疫母猪乳房糜烂。

(4)作好消毒工作,防止病原扩散传播。

(5)发病地区可用口蹄疫灭活疫苗注射,有一定预防效果。

6.2 猪水疱病

(1)加强饲养管理,引进猪和猪产品时,必须严格检疫。禁用未经煮沸的泔水喂猪。

(2)紧急接种疫苗。

(3)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对猪舍、环境、运输工具选用有效消毒药(如5%氨水、10%漂白粉、3%福尔马林、3%的热氢氧化钠或有效浓度为0.5%~1%的以二氯异氰尿酸钠为主剂的复方含氯制品“抗毒威”等溶液)进行定期消毒。

(4)发生本病时,要及时向上级动物防疫部门报告,对可疑病猪进行隔离,对污染的场所、用具要严格消毒,粪便、垫草等堆积发酵消毒。确认本病时,疫区实行封锁,并控制猪及猪产品出入疫区。必须出入疫区的车辆和人员等要严格消毒。扑杀病猪并进行无害处理。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猪,可进行紧急接种。猪水疱病可感染人,常发生于与病猪接触的人或从事本病研究的人员,因此应当注意个人防护,以免受到感染。粪尿应堆积发酵,进行生物热处理,防止病原散再污染环境引发疾病。

6.3 腐蹄病

(1)改善圈舍环境。将病猪移至土质柔软、环境安静的地方进行治疗。

(2)治疗时,用青霉素和普鲁卡因对患猪四蹄打封闭针,每只蹄用青霉素40万单位、2%普鲁卡因2ml升。打完封闭后用0.1%的高锰酸钾稀释液对四蹄进行清洗,每天2次,同时给猪内服复方新诺明、维生素B2。采用上述上法治疗3d后猪疼痛反射减弱,蹄趾间脓汁溢出收敛,蹄匣再生。

猜你喜欢

腐蹄病水疱口蹄疫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藏羊传染性腐蹄病防治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不同治疗时机对扁平苔癣疗效的影响
浅谈绒山羊的疾病防治
口蹄疫
绒山羊腐蹄病治疗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