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羊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5-01-25赵玉山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7期
关键词:疥癣药浴寄生虫病

赵玉山

(黑龙江省二龙山农场畜牧兽医科,黑龙江黑河 164131)

山羊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赵玉山

(黑龙江省二龙山农场畜牧兽医科,黑龙江黑河 164131)

山羊常见的体内外寄生虫主要有肠道绦虫、肝片吸虫、捻转胃虫、肠结节虫、钩虫、鞭虫、肺丝虫、疥癣、羊鼻蝇、羊虱、蜱及脑包虫等。笔者根据多年兽医临床经验对山羊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山羊 寄生虫病 诊治

1 常见寄生虫病

1.1 绦虫病

莫尼茨绦虫主要寄生于山羊小肠内,是山羊体内外寄生虫病种最常见的,虫体为细长白色状,一般长为1~5m,该病最严重的情况是虫体堵塞肠管。山羊感染绦虫病后,体型会迅速消瘦,羊皮毛粗乱无光,食欲减退,反之饮水欲望增加,同时,病羊还有腹泻、贫血和水肿症状,部分羊只神经会出现问题。

治疗:可用硫氯酚(硫酸二氯酚),按100mg/kg,加水溶解灌服,效果很好。也可用 1%硫酸铜溶液按2ml/kg灌服。驱绦灵50~75mg/kg口服。预防常用阿苯达唑15mg/kg灌服,效果良好。

1.2 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虫,虫体一般情况下寄生在羊肝脏和胆管中,为扁平状,形似树叶,稍微大于南瓜子,羊只感染率达20%~30%。山羊患病后,会出现消瘦、贫血和颌下水肿症状,后期还会伴有腹泻,最终会因肝中毒而导致羊只死亡。

治疗:使用4~5mg/kg的硝氯酚驱虫,用法为口服。使用时间为秋末冬初一次和冬末春初一次;也可以按照口服10mg/kg的5%肝蛭净悬;或者使用100mg/kg的硫氯酚,驱虫效果非常不错。还有诸如广谱抗虫阿苯达唑等药物也是比较常用的。

1.3 消化道线虫病

捻转胃虫、肠结节虫、钩虫、鞭虫等疾病是消化道线虫病最常见疾病,羊只感染率高达100%。该病在春、夏、秋为高发季节,病羊有时有腹泻症状,同时还会出现机体消瘦,食欲下降,贫血的症状。

捻转胃虫虫体长为10~30cm,主要寄生于真胃中并对其胃黏膜和腺体产生危害,捻转胃虫还会分泌毒素。病羊精神不振,瘦弱贫血,生长发育停止,腹泻,常和前胃疾病并发死亡。

肠结节虫主要寄生在大肠。虫体长10~20cm,在肠壁上形成米粒到蚕豆粒大小不等的无数结节。结节大量增生后,使肠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严重受损,病羊会出现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等明显的症状,并且病羊还会伴有腹泻,排带血的稀粪,严重时候还会导致后致瘫痪。

钩虫是一种以羊血为营养,引起肠黏膜溃疡的寄生虫病,主要存在于小肠内。感染后的羊只发病后,会出现极度贫血,消瘦,颌下水肿和长期腹泻,会使养只大批量死亡。

鞭虫主要寄生于大肠和盲肠内。虫体长35~70mm,羊体感染后,一般症状不明显,严重时引起腹泻,因吸收毒素而引起贫血和食欲下降等中毒症状。

治疗:内服8mg的左旋咪唑;或者内服15mg/kg的阿苯达唑或甲苯达唑的混悬液。此外,还可以对患病的羊只皮下注射或者口服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广谱抗虫药;还有一种治疗效果不错的是四氯乙烯,可按照0.1~0.2 ml/kg进行口服。

1.4 肺丝虫病

肺丝虫又称网尾线虫,该虫常寄生于肺支气管的网尾线虫所引起。病羊表现为持续咳嗽,机体消瘦,无力,流鼻涕,喷嚏,呼吸困难,往往会因为虫块堵塞呼吸道导致病羊窒息死亡。

治疗:可采用消化道线虫病的用药剂量和用法。另外,可以按照17~18 mg/kg,将氰乙酰肼用水溶解,进行内服治疗;也可以配成20%的溶液,根据成羊使用3~5 ml,小羊1~3 ml的比例,微温时候进行肘后皮下注射,治疗效果不错。

1.5 羊疥癣

羊疥癣又被称作“螨病”,患病后主要表现为脱毛和瘙痒,多发于冬、春季节,尤以冬季蔓延最快。奇痒无比,表现为到处擦痒,用嘴啃咬,引起皮肤发炎、脓肿,皮肤变厚并盖满大量痂片,羊毛大片脱落,尤以头部最为严重。病羊常因长期不安、贫血、消瘦死亡。

治疗:治疗该病的最简单也是最便捷的方法是药浴,可以用水将0.05%的辛硫磷乳油稀释溶解,进行药浴,也可以用0.1%~0.5%的敌杀死进行药浴。药浴选在晴朗无风的天气,并现场配制,温度20℃~35℃之间。1 kg的20%双甲脒乳油可以配成500~600倍稀释液,对消灭疥螨非常有效,并且疥癣病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此外,还可以将患部的毛减掉,用以上药液进行擦涂,也可以使用0.2 mg/kg体重的注射用伊维菌素或者使用0.05 mg/ kg体重的20%碘硝酚进行皮下注射,可以治愈90%以上的病羊。而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可以使用2 000~5 000倍低浓度“敌杀死”药液,针对未感染的健康羊群进行药浴,用.1%的“敌杀死”喷雾对羊舍和用具等进行消毒。

1.6 羊鼻蝇蛆病

病羊表现为上呼吸道发炎,有大量鼻涕、脓液,喷嚏,咳嗽,消瘦。侵入气管及肺部者呼吸困难,侵入鼻窦而累及脑膜者,可引起神经症状。此病可周期性重复出现,直至死亡。

治疗:每只羊的每一个鼻孔直接喷入20~30 ml的3%来苏儿液;当前,很多地区也会每侧鼻孔进行0.3%螨净水溶液喷注来预防羊鼻蝇蛆病,预防效果不错。

1.7 羊脑包虫病

又称“疯羊”“转圈病”,以转圈为主的脑神经症状明显,较易诊断。

治疗:每年春季,使用60~80mg/kg的吡喹酮粉剂口服进行预防。治疗可采用臂部分点注射吡喹酮注射液(用10%食用油或液状石蜡稀释),50~60 mg/kg体重。用药后10d,经观察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病例,可以对其实行第二次用药治疗。

2 综合防控措施

防治寄生虫病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2.1 药物预防

使用驱虫、药物进行预防工作。以往驱虫时间往往是限于春秋两季,而为了更好地驱虫,要改变这个习惯,采用全年4次驱虫、2次药浴的定期预防方法。

2.2 搞好环境卫生

要保持环境卫生,做好消毒工作,定期对羊舍进行消毒,使用生物发酵法进行粪便处理,以便于杀灭中间宿主和传播介体。

2.3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山羊的饲养技术,改善饲养条件,提高山羊机体抵抗力。最好采用离地羊床的饲养方式,以此来减少各种寄生虫病的传播,降低感染。

猜你喜欢

疥癣药浴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肉牛常见三种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
羊如何进行药浴
牛羊疥癣病的诊断与中医治疗研究
羊疥癣病如何预防?
加州鲈寄生虫病及防控建议
绵羊药浴方法及注意事项
牛几种常见病的治疗方法
阿维A及卡泊三醇联用中药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68例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