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瘟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2015-01-25赵秀丽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7期
关键词:新城疫病鸡鸡群

赵秀丽

(江苏省滨海县八滩畜牧兽医站,江苏滨海 224541)

鸡瘟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赵秀丽

(江苏省滨海县八滩畜牧兽医站,江苏滨海 224541)

鸡新城疫又被称之为亚洲鸡瘟或者是伪鸡瘟,这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神经紊乱、黏膜出血等症状。鸡新城疫潜伏期一般在3~5天。临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或慢性3种类型。本文对鸡感染新城疫流行特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同时,有针对性地对鸡新城疫防治措施进行了汇总,为地方防治此类疾病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借鉴。

鸡瘟 防控 流行特点

1 流行特点

所有的鸡都可感染,来航鸡及其杂种比本地品种易感,死亡率也大。幼雏和中雏感受性高.2年以上的老鸡感受性低。病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潜伏期的病鸡,特别是潜伏期的末期(出现症状前24h)体内含有大量病毒,通过鼻腔.口腔和眼的分泌物,以及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和尘土,经消化道和呼吸道而传染,此外,亦可经眼黏膜、伤口和交配传染。

疾病的散播往往通过购入病鸡,屠宰后的污水、粪便、羽毛、内脏等废弃物.或通过人员往来、动物、野禽、运输工具、食堂的残羹及风吹而将疾病传播到较远的距离。在潜伏期母鸡产的卵带有病毒,大多数鸡在症状消失后5~7d就停止排毒.少数病例在康复后两星期甚至数月后仍能排毒,也有的在病后2~4个月产出的卵尚有病毒存在。含有强毒的卵,一般在孵化的第4~5d内死亡。这些都是促进本病发生的因素。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从秋季到春季特别是冬季易流行。鸭、鹅在自然条件下不感染,有些野禽和哺乳动物如鼠、猫、狗等可能成为本病的带毒者和传播者。本病常呈流行性,传播快,鸡群内一旦发病,可于数日内波及全群,从一户传到几户或全村。从一村传到数村,引起大批鸡只发病和死亡。

2 防控措施

2.1 加强应激管理

考虑到鸡群适应能力差、抗病能力有限,易受养殖环境不良应激的影响。必须要针对性加强管理,减少各种不良应激。

2.1.1 注意补给全价日粮

科学配比日粮,平衡蛋白及微量元素。适量增喂维生素,禁用霉变饲料,增强鸡群体质,提升鸡群抗病能力。

2.1.2 防寒保暖及通风管理

舍内确保通风良好,控制室内刺鼻、熏眼等异味气体含量。严格控制光照时间,根据鸡群不同日龄阶段,及时调控光照。同时,根据养殖情况,适宜调整养殖密度。

2.1.3 减少各种免疫应激

接种免疫操作不当,将加重鸡群不良的应激反应。接种使用最佳的疫苗,建议用弱毒苗。接种时间,安排在晴天,鸡群健康时进行。

2.2 严格消毒管理

本着“防重于治”的理念,切实做好各种防病措施,严格履行标准化的消毒制度,切实杀灭可存的各种病原菌。

2.2.1 严格环境消毒

鸡场周边严格消毒管理,定期清理舍内外残留的污物(粪便、杂草等垃圾)。同时,划定防鼠带,做好防鼠及蚊虫工作。治愈不及时,病死猪及时清理,清除场外。使用的消毒药剂,力求高效、低毒、无刺激。单一药物不要长久使用,建议几种药物交替使用,避免病原菌耐药性产生,确保致病菌足够的菌体敏感性。

2.2.2 严格进出口消毒

舍内所有进出口本着严格消毒的理念,设置必要的消毒池,放置必要的消毒草垫及麻袋片。使用消毒药剂,定期更换,确保消毒药物的有效性。

2.2.3 严格人员消毒

人员管理不到位,将在无意中将致病菌携带混入,诱发更严重的感染。由此,鸡场内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要有消毒意识,进出厂区及时更换鞋帽,非饲养管理人员严禁随意进出,严格封闭化管理机制。

2.3 健全生物防护

2.3.1 日常加强管理,增强鸡群抗病能力

平日饲养管理程度好坏,很大程度上关系着鸡群养殖质量。对于雏鸡养殖,做好开食和饮水工作。通常情况下,开食、饮水的时间,最好安排在出壳后的12~24小时。出壳后先饮水,水质确保洁净,同时加适量的葡萄糖、高锰酸钾等等,并逐渐诱食。加强通风管理,清空舍内刺鼻、熏眼等异味,控制有害气体浓度。光照可影响鸡群长势,确保足够光照。根据鸡群长势,适度调整光照时间。同时,注意温湿度的管理,确保在适宜范围内的养殖密度。

2.3.2 严格“全进全出”,不同日龄阶段禁止混养

“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是有效预控鸡瘟的前提。而且,采用“全进全出”的管理制度,可确保每年中都有一定时间的空闲时间,利用这段时间可集中全场消毒,遏制致病菌滋生。不同日龄阶段的鸡严格混养,研究证实,致病菌存在日龄较大的鸡群时,一般不表现明显的典型症状,多数为隐性经过。一旦混养,将随之传染给日龄较小的鸡只,诱发此病的爆发。也正是此病原体的不断恶性循环,可导致鸡场内病害难以得到有效控制。规模较小的养鸡场,可采用区域封闭的管理模式。即做到,育雏室、育成室、产蛋室都能封闭隔离。严格全进全出,一栋鸡舍饲养一个品种、一批次鸡。

2.3.3 及早用药保健,切实做好防病工作

及早用药预防,是预控此病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对于那些尚未特效疗法、接种疫苗不理想的病害,及早采用药物预防不失为有效的手段措施。而对于鸡瘟而言,平时合理有效的用药,可有效增强鸡群体质,提升其抗疾病能力,降低感染鸡瘟的可能性,对于预防鸡瘟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2.4 科学免疫接种

2.4.1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对于普通规模的养殖户,蛋鸡、种鸡接种科学合理。通常情况下,7~10日龄,可用Ⅳ系疫苗,进行滴鼻或点眼,进行首免。25~30日龄,同样用Ⅳ系疫苗,进行滴鼻或点眼,进行二免。50~60日龄,同样用Ⅳ系疫苗,或者是用I系苗,进行滴鼻、点眼、饮水,进行三免。120日龄,四免,用Ⅳ系配合油乳剂灭活免疫一次。做好平时的抗体监测,当抗体水平下降到临界值下时,可再进行补免。也可采用首免、二免方法同上,在二免的同时配合使用灭活菌注射,免疫期可延长至120日龄,再进行下一次免疫,该程序本人认为比前一程序安全性大。肉仔鸡首免同蛋鸡,二免时鸡个体较大,由于不便捕捉,应激也比较大,所以采用饮水或I系苗注射,一直保持到出栏。

2.4.2 定期抗体监测

针对性完善抗体水平监测,确定最佳免疫时机,检查及时免疫效果。最理想的状态,每月或每季度鸡群1次免疫抗体监测,针对免疫情况不佳的鸡群,及时做好补免工作。每半年进行1次疫病监测,重点监测鸡新城疫、传支等,通过对疫病的监测,检出隐性感染或潜伏感染的鸡,及时淘汰处理,净化鸡群;通过疫病监测可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以便做好预警预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可把损失控制到最小限度,确保鸡群健康。

3 发病后处理

3.1 对症治疗

鸡瘟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临床治疗对症疗法,效果会更好一些。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中西医疗法,康复效果会更好些。用药治疗的同时,注意营养补充,做好康复治疗,效果会更一些。

3.2 病死鸡无公害处理

诊治不及时,病死鸡及污物及时无公害化处理,进行深埋、焚烧等,病鸡禁止四处走动,避免疫情扩散。

3.3 紧急免疫接种

同群感染中,尚未发病鸡群,紧急免疫接种,有效预控此病。根据临诊经验,此病发作同时伴有大肠杆菌等病害。由此,紧急免疫接种期间,同时注意做好大肠杆菌、传支等病害的免疫接种工作。并根据接种程序,合理接种疫苗。

3.4 遏制病鸡流动

发病期间,病鸡严禁四处走动。停止一切疫区鸡群买卖,病鸡隔离治疗。场内健康鸡群,更要及时群养,减少病害传染的概率。

3.5 严格饲养管理

发生病害区,严格消毒管理。做好带体消毒,确保舍内用具清洁卫生。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养殖密度。适宜控制饲养温湿度,改善舍内养殖环境。

[1] 刘彦威,刘娜.非典型鸡新城疫的特点[J].家禽科学,1993,(4):22-24.

[2] 初志琴,苏恒泰.控制非典型鸡新城疫的免疫初探[J].现代畜牧兽医,1993,(5):29-30.

[3] 王瑞庆,曹建辉,赵英海.非典型鸡新城疫及其防治措施[J].兽医导刊,2010,(1):38-39.

猜你喜欢

新城疫病鸡鸡群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SPF鸡如何定期监测
商品化鸡新城疫活苗分类及特点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鸽新城疫流行新特点及免疫程序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