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禽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5-01-25杨宝珠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7期
关键词:菌苗周龄侵染

杨宝珠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唐山 063000)

禽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杨宝珠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唐山 063000)

禽大肠杆菌病为埃希大肠杆菌诱发的不同类型疾病的统称,与雏鸡、青年鸡感染,多呈急性败血症;与成年鸡感染,多呈亚急性气囊炎、多发性浆膜炎。外界饲养管理不善,不良应激的刺激,常可加重此病的发病率,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 流行特点

大肠杆菌普遍存在禽畜肠道及正常环境中,一般情况下,不侵染正常的健康禽畜。但是,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机体抗病能力降低时,就有感染此病的可能性。自然侵染状态,鸡、火鸡、鸭最为常见。可以说,鸡各日龄阶段均有侵染大肠杆菌的可能。此病4月龄下最为常见,发病率及死亡率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各有差异。禽大肠杆菌可直接接触进行传染,又可通过蛋壳菌感染,侵染鸡胚、雏鸡,进行垂直感染。此病侵染途径多元化,像是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创伤等,都可直接侵入感染。直接传染外,还可经饲草、饮水、垫草等间接传染媒介进行感染。

2 临床症状

此病潜伏期,数小时至3d时间不等。鸡大肠杆菌病,多数无特征性症状。急性感染病例,可见体温骤升,无腹泻症状,可见突然死亡。慢性感染病例,可见剧烈腹泻,排泄粪便灰白色。由于感染病型的不同,其表现出来的典型症状及剖检变化,略有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鸡胚和幼雏死亡:蛋壳被粪便玷污或母鸡患大肠杆菌性卵巢炎、输卵管炎,可以使鸡胚在出壳前就死亡,部分至3周龄内陆续死亡,其中以6日龄内的幼雏发病最多。病雏的卵黄吸收不良,有的发生脐炎(俗称大脐病)或心包炎等。

(2)呼吸道感染(气囊炎);大肠杆菌和其他病原体合并感染引起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于5~12周龄,6~9周龄为发病高峰。病变 限于呼吸系统,表现为气囊壁增厚,表面有干酪样物沉积,

(3)急性败血症:在临床较为常见,多发生于6~10周龄肉鸡。最特征性的病变是肝脏肿大呈绿色,有白色小坏死灶或肝表面被一层白色的纤维膜覆盖,即肝周炎;同时易产生心包炎、腹膜炎、输卵管炎等;后期会出现眼炎,甚至造成失明。

(4)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在肝、盲肠、十二指肠和肠系膜呈现典型的肉芽肿,但在脾上没有。

临床诊断,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等炎症变化,为诊断大肠杆菌病中最常见诊治要点,有着很强的诊治价值。此外,诊断过程中,有时还可见关节炎、出血性肠炎等等,表现出肠黏膜、肝脏、关节等炎症,甚至伴有肿头综合征、神经型等症状及病变。

3 诊断提纲

3.1 初诊要点

初步诊断,参照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流行情况。但是,此病临床表现复杂化,临诊难度较大。一方面,禽大肠杆菌病型非常易与同一症状及病变的病害相混淆。像,沙门氏菌、衣原体、巴氏杆菌等,都是易混淆疾病。另一方面,多数情况下,鸡大肠杆菌极易与其他疾病并发感染。

3.2 实验室诊断

各种类型的大肠杆菌病,经现场诊断仅为初诊,需要进一步确诊,必须要结合实验室诊断。

以细菌学检查为例,根据不同的病型采取病料(肝、脾、心、血、眼、气管分泌物或关节液)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的中等大小杆菌。进一步将病料分别接种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或远滕氏培养基上,置37℃温箱中培养24~48h。在普琼平板上形成无色菌落,麦康凯平板上为粉红色菌落,远滕氏平板上则为红色菌落并常见闪烁金属光泽。取可疑菌落进一步做溶血试验和生化试验,即可鉴定是否为大肠杆菌。

4 防治对策

4.1 防治措施

此病尚且无特效疗法,禽大肠杆菌是由条件性致病菌诱发的病害。临床防治的基本原则,严格饲养管理,控制养殖密度,注意调控温湿度,加强通风管理,遏制空气中病菌滋生。注意消毒管理,尤其养殖环境、中毒消毒到位,注意控制各种应激,减少其他疾病的发生,控制大肠杆菌的流行和发展。

4.2 免疫接种

这些年,很多国家探索研制各种预防用灭活菌苗,临床用防治效果较好。但是,考虑到此致病菌血清型众多,菌苗使用效果不是很理想。由此,有基层试验者,尝试用O1、O2、O3三种血清型,配合本地分离提纯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制备灭活菌苗,有很好的预控效果。免疫防治,二次接种免疫种鸡,可确保雏鸡获得更好的保护能力。

4.3 药防措施

禽大肠杆菌可用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一般的抗生素药物、奎诺酮等,都有很好的预控效果。但是,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由此,用药前建议做药敏试验,针对性用药,同时多种药物交替配合用药。近些年,随高新生物技术应用,活菌制剂被广泛应用。像是益生菌、促菌生等,在防治大肠杆菌方面,都有不错的良效。

4.4 其他注意事项

大肠杆菌病是条件性致病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当鸡群感染IBV、NDV等呼吸道病毒后,其对埃希大肠杆菌敏感性增高。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和消毒卫生措施,减少应激,防治IBV、NDV等病毒感染是防治大肠杆菌病的首要任务。

我国禽大肠杆菌病较为复杂,与大肠杆菌相关的呼吸道复合症日益成为我国大中型鸡场的背景疾病,这与管理水平、饲养密度与通风,其他疾病的先行感染及水质卫生状况等密切相关。

[1] 苏敬良,郭玉璞,田向荣.北京鸭大肠杆菌病及灭活菌苗的初步研究[J].中国兽医科技,1999,(4):8-10.

[2] 刘熙文,黄青云.禽大肠杆菌病4种弱毒菌苗免疫原性的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1999,(3):12-14.

[3] 高崧,瞿国润,唐一鸣,等.我国部分地区105个禽病原性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J].中国畜禽传染病,1998,(5):300-301.

猜你喜欢

菌苗周龄侵染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花生黄曲霉侵染力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ToCV单独侵染和TYLCV&ToCV复合侵染番茄植株上烟粉虱寄主适应性及寄主植物营养成分含量和防御反应变化
猪丹毒的发病机理与防制措施
大白菜苗期根肿病抗性快速鉴定方法
猪丹毒的发病机理与防制措施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仔猪白痢的临床表现及免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