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轭亚油酸对猪体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5-01-24

猪业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肉色共轭亚油酸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共轭亚油酸对猪体作用的研究进展

刘倩倩,张廷荣*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共扼亚油酸是一类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能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改善猪肉品质。对共轭亚油酸对猪生产性能、猪肉品质以及免疫功能几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猪;共轭亚油酸;猪肉品质;生产性能;免疫功能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s, CLA)是一系列含有共轭双键、具有位置和构象异构的十八碳二烯酸的总称,是亚油酸(顺-9,顺-12-十八碳二烯酸)的异构体。目前,具有生物活性的共轭亚油酸共有2种异构体形式,顺-9,反-11(c-9,t-11)和反-10,顺-12(t-10, c-12)。CLA具有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机体免疫能力、促进生长发育等作用。随着对CLA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其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证实在猪日粮中适当添加共轭亚油酸对其生产性能、肉质品质及免疫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和改善。因此,合理添加和使用共轭亚油酸在实际的动物生产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1  共轭亚油酸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关于CLA对仔猪生产性能上的影响,到现在观点并不是非常一致。Ostrowska等研究发现,饲喂添加CLA的日粮不影响仔猪日增重而使采食量稍降低,并且饲料转化率得到提高。王菊花等选择了30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研究了CLA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日增重随CLA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日粮中CLA的添加量为1.0 %和2.0 %时可以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试验末重、日增重以及饲料转化率。而Bassaganya等研究发现,CLA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与猪的日龄相关。Wiegand为29 kg、56 kg和87 kg的猪同时饲喂含0.75% CLA的日粮,直至猪只生长到115 kg,结果发现,各组在日增重和日采食量上差异不显著;但在料重比上,29 kg和56 kg组显著高于87 kg组。这一试验结果支持了Bassaganya等的理论。何欣等选取3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分为4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含CLA为0 %、0.25 %、0.5 %和0.75 %的日粮,结果发现,各试验组猪的日增重、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造成试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与CLA的添加量、试验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日粮的配比等因素有关。

2  共轭亚油酸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2.1 对脂肪酸的组成及脂肪硬度的影响

CLA可以将体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 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FA)转变为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Eggert等以75~120 kg的青年母猪为试验对象,在其日粮中添加1%的CLA,结果发现眼肌和背膘的SFA显著增加,UFA降低;同时发现,在脂肪和肌肉组织中都有CLA的沉积。Corino等在超重肥育猪日粮中添加CLA,得到了与Eggert相同的结论。

Smith等以小公猪为研究对象,试验1组日粮中添加CLA,试验2组添加玉米油和牛油,结果发现,相比试验2组,试验1组的皮下脂肪组织中SFA含量增加,而UFA含量减少。Thiel-Cooper等研究发现,共轭亚油酸可以增加肌内脂肪中SFA含量,减少UFA含量。Tischendorf等研究发现,共轭亚油酸可以增加猪背脂以及肌内脂肪中脂肪酸的饱和度,但对肝脏中脂肪酸无影响。

猪肉脂肪的构成决定了猪肉的硬度。不饱和脂肪酸在催化剂或酶的作用下,双键可与氢发生反应而转变为饱和脂肪酸,使脂肪硬度增加,不宜酸败,有利于贮存。在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可以增加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降低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从而改变猪肉脂肪的硬度。Thiel-Cooper等的研究表明,随CLA浓度的增加,腹脂硬度提高,且腰肉重增加。Weber 等研究发现,在日粮中添加1% 的CLA,猪的腹肉硬度显著增加,但对腰部脂肪硬度没有影响。虽然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共轭亚油酸可以有效提高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降低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同时改变脂肪的硬度。但其作用机理尚未研究透彻。CLA能够增加腹脂硬度、提高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的作用可能机制是,CLA 抑制了肝脏中硬脂酰CoA(辅酶A)去饱和酶的活性,CLA富集于腹脂中也会相应地提高腹脂度。

2.2 对大理石花纹的影响

Dugan等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2%CLA时,肌内脂肪含量增加了22%,大理石花纹评分提高了11%,由此看见,CLA能极显著地提高肌内脂肪含量从而提高肉质大理石纹评分。Wiegand等的研究结果发现,在日粮中添加0.175%CLA,可以提高应激基因型猪背最长肌的大理石纹评分和硬度评分。Joo等研究发现,给肥育猪饲喂添加5 %CLA的日粮,可以使肌内脂肪含量由2.53 %增加到2.84 %。而O’Quinn等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0.5%的CLA对生长肥育猪的大理石花纹没有显著影响。

2.3 对肉色的影响

Eggert等研究发现,用添加量1%CLA饲喂肥育猪,可以使肉色评分提高13%,且持续时间越长,肉色评分越高。Larsen等发现CLA可以使猪肉颜色均一性主观上得到提高。但Dugan等的研究结果却发现添加2%CLA对肉色无显著影响。Wiegand等研究发现,虽然饲喂0.75 % CLA可以显著提高生长肥育猪的大理石花纹,但对肉色评分无显著影响。Joo等研究发现,含5 %CLA的日粮对肥育猪的肉色无显著影响。随后,Wiegand等在2002年又选取体重 为86~115 kg ,57~ 115 kg 和28~115 kg阶段的猪为研究对象,均饲喂0.75 %的CLA的日粮,结果发现CLA对肉色无显著影响。由此可见,虽有部分试验证实日粮中添加CLA对肉色评分有所提高,但大部分试验证明CLA对肉色评分无显著影响。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肉色评定不易用数据表现,即便是CLA虽然可以对肉色评分有所改善,但改善水平不大,无法靠单纯的试验数据来反映。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不同试验中CLA的添加量及试验猪品种的选择不尽相同。

2.4 对其他肉质指标的影响

O’Quinn等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CLA可以改善猪肉的系水力,但是对猪肉嫩度和pH无影响。Dugan等、Wiegand等、Joo等的试验结果发现,日粮中添加CLA对猪肉的pH、系水力、嫩度及风味等指标均无显著影响。

综上所述,CLA对猪肉的嫩度、系水力、风味及pH等无显著影响,但部分试验表明CLA可以提高猪肉的肉色评分、增加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提高肌内脂肪含量,改善大理石花纹的评分。

3  共轭亚油酸对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共轭亚油酸对猪免疫功能的影响是比较广泛的。CLA不仅可以增强猪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还能影响细胞因子的作用,从而影响猪的免疫功能。

3.1 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CLA对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有积极作用。T淋巴细胞转化率是衡量细胞免疫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T淋巴细胞转化率越高,表示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越高。Mosmann添加不同量的CLA饲养较差环境条件下的早期断奶仔猪,结果发现,在断奶14 d后,随着CLA添加量的增加,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呈线性提高。Michal等用含不同浓度的CLA培养液对猪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培养,结果发现,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率与CLA呈现出剂量依赖关系。王菊花等等研究发现,CLA添加量为0.5 %、1.0%和2.0%时,与对照组相比,T淋巴细胞转化率分别提高2.66%、20.97 %和33.42 %;且在CLA添加量为1.0%和2.0%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Bassaganya-Riera等还发现,CLA能对适应性免疫和自发性免疫中CD8+细胞的表型和效应功能进行调节,从而增加细胞免疫。

3.2 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CLA主要通过对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来影响动物的体液免疫水平。CLA能增加血和肠系膜淋巴结中IgA、IgG、IgM的含量,而降低IgE的水平。Corino等发现CLA可以极显著地提高仔猪血清溶菌酶浓度和IgG水平。赖长华等分别对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添加0%、1%、2%和3%的 CLA,结果发现随CLA添加量的增加,早期断奶仔猪的卵清蛋白抗体水平呈线性增长;且综合考虑猪的生产性能及免疫效果,CLA添加量为2%时最佳。王菊花等研究发现,随着CLA添加量的增加,断奶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 含量增加;IgM含量,在CLA添加量为1.0%和2.0%时显著高于CLA添加量为0%和0.5%时。

3.3 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IL-1、IL-6、IL-4 和TNF-α是几个最重要的细胞因子,主要参与炎症反应,在免疫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ontecillas等研究发现,CLA可以使患肠炎的断奶仔猪的细胞因子维持在与健康猪相似的水平,从而降低因肠炎发生导致的早期断奶仔猪肠道黏膜的损伤。

除此之外,CLA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断奶对仔猪造成的应激,并对应激的影响有时间累积效应。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日粮中合理添加共轭亚油酸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改善猪肉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猪的免疫功能,并且可以缓解应激而造成的生长抑制。因而,共轭亚油酸在实际的养猪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对共轭亚油酸发挥上述作用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因此,在目前的实际生产中应注意共轭亚油酸的添加量。

略。

2014-07-06)

刘倩倩(1989-),女,汉,山东平阴县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liuqianjinan123@126.com

张廷荣(1961-),男,汉,山东省安丘市人,教授,研究方向:动物生物统计, zhangtr2006@126.com

猜你喜欢

肉色共轭亚油酸
基于共轭积的复多项式矩阵实表示
巧用共轭妙解题
4种槭树种子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比较
肉色的宝宝
NH3和NaCl对共轭亚油酸囊泡化的影响
浅析植物油在婴儿配方乳粉中的应用
农村土鸡养殖成功率低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研究
我们是肉色的
为什么你的多肉养不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三维亚油酸胶丸Ⅰ中维生素E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