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5-01-24王丽琴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8期
关键词:水肿病浆液断奶

王丽琴

(甘肃省高台县农业委员会,甘肃高台 734000)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治疗

王丽琴

(甘肃省高台县农业委员会,甘肃高台 734000)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仔猪水肿病的发生日益增多,并成为早期断奶后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及早确诊本病,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对保证养猪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病因

仔猪水肿病又称溶血性大肠杆菌病,俗称“小猪摇摆症”,是由溶血性埃希氏大肠杆菌致病菌株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肠毒血症,常见的是O菌群,值得注意的是引起本病发生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并不是外来的或“临时参加”的。在适当诱因的作用下,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是胃肠功能紊乱,肠内的微生态平衡破坏,促进了溶血性大肠杆菌在仔猪肠道内不断繁殖,产生毒素,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逐渐在仔猪体内积聚,引起毒血症。

2 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后的仔猪,生长快、体况健壮的仔猪最易感染。在发病的猪群中,发病率约为10%~35%,致死率高达80%~100%。饲料单纯、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缺乏,常可诱发本病。传染源主要为带菌母猪和感染的小猪。病菌由粪便排出,主要存在于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常通过消化道传染给健康猪。发病一般多见于春季和秋季。

3 临床症状

3.1 最急性型

本型少见,突然发病,卧地不起,全身肌肉及四肢抽搐,口角流涎,吐沫,呼吸极度困难迅速死亡。多数见不到症状,突然死亡,病程仅1~2h。

3.2 急性型

本型多见,常为急性发病,有的食欲减退或完全停止,体温一般正常,有的高达40.5℃,共济失调,无目的乱冲、乱撞或作转圈运动,不能站立或爬行,强迫行走时,四肢乱蹬。其主要特征是:眼睑严重水肿,颈部、头部发“胖”或水肿,其次是神经症状:精神迷乱、共济失调。病程一般12~24h。

3.3 慢性型

本型少见,头部、眼睑水肿明显,精神委顿,卧地不起。病初时及时对症治疗可痊愈。最后消瘦、衰竭而死亡,病程2~4d。

4 病理变化

(1)最急性变化不明显或不见病变,急性型和慢性型基本相似。主要剖检病变是胃壁水肿,胃大弯和贲门部水肿尤为明显,水肿部位明显变厚,切面见肌肉层和黏膜层之间出现无色透明的胶冻样水肿液,胃底部弥漫性出血。肠系膜特别是结肠系膜水肿,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充血、切面湿润多汁。十二指肠及空肠黏膜弥漫性充血,大肠黏膜呈卡他性肠炎景象。心包、胸腔、腹腔有较多积液。肺脏隆膨,肺胸膜下有散在的出血灶,肝脏稍有肿大,色泽变黄,有时可见其表面有不规则的灰白色病灶。脾脏稍肿大,有时可见脑膜水肿,脑干部有两侧对称的软化灶,有的病例无水肿变化,但内脏器官出血明显,常见出血性肠炎。

(2)该病组织病理学变化比较突出的病变为浆液性非化脓性脑炎、浆液性心包炎、浆液性变质性肝炎、浆液性脾炎、浆液性出血性淋巴结炎、浆液性纤维素性出血性肺炎、浆液性胃肠炎等。

5 诊断

分别无菌采取肝脏、小肠、颌下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划线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鲜血琼脂培养基、三糖铁培养基上,37℃培养24 h。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可见灰白色、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圆形、稍隆起的小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可见圆形、红色的小菌落;在鲜血培养基上有溶血现象。将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穿刺接种到三糖铁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基呈黄色,并有气泡产生。取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可见革兰阴性、平直、两端钝圆的小杆菌。

6 治疗

6.1 西药治疗

(1)5%葡萄糖氯化钠液、10%的安钠咖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混合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2~3次;

(2)链霉素或氯霉素肌肉注射,口服硫酸镁10~30g,以排除肠内毒素;

(3)磺胺~5~甲氧嘧啶钠注射液肌肉注射,或诺氟沙星口服,连用2~3d。

6.2 中药治疗

(1)赤小豆500g,商陆25g,大蒜6瓣,生姜10片,煎汁灌服。(2)苍术、白术、猪苓、泽泻各5~10g,煎汁内服。

(3)茯苓皮、大腹皮、猪苓、泽泻各5~10g,煎汁内服。

(4)灯芯草、淡竹叶、甘草各5~10g,煎汁内服。

(5)玉米芯、半边莲各15~20g,煎汁内服。

(6)黄芩、黄檗、大黄、泽泻、茯苓各等份,共研细末,日服20~60g。

(7)鱼腥草(鲜全草)2份,野荞麦根1份,洗净捣烂,敷于猪肝脐上,用布包扎好,敷1昼夜,连敷2次。

7 预防

7.1 减轻仔猪断奶后营养应激的影响

应在断奶前及早开始补料逐渐过渡适应。实践证明,从7日龄开始,用乳猪料诱食,断奶后1周内不要更换饲料,1周后采取逐渐换成仔猪料的方法,可以减轻仔猪断奶后营养应激的影响。

7.2 补铁、补硒

仔猪常常发生缺铁性贫血现象,仔猪应在3日龄内股内侧注射牲血素、铁钻针、丰血宝等补铁补血剂。在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一维生素E添加剂,或肌肉注射亚硒酸钠注射液,改善饲养管理,不仅可以预防白肌病、仔猪肝营养不良和桑葚心等病的发生,而且还对仔猪水肿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7.3 疫苗预防

采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生产的K88、K99基因工程苗在仔猪断奶前、后给仔猪皮下注射1/4头份~1/3头份,发现不仅使仔猪断奶后腹泻降低了90%以上,而且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7.4 药物预防

常用的药物有杆菌肽锌、土霉素、金霉素、呋喃唑酮、喹乙醇、新霉素、喹诺酮类、磺胺类等,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对预防仔猪腹泻和水肿病有一定效果。

7.5 消灭传染源

隔离病猪,搞好猪舍卫生,每天清理粪尿,定期严格消毒,圈舍内不积尿,不存污水,安装自动饮水器等都有利于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1] 童中玉,张晓华,吴国志.仔猪水肿病的诊治[J].湖北畜牧兽医,2003,(4):43.

[2] 郭广伦.仔猪水肿病防治措施[J].农村百事通,2010,(22):44-45.

猜你喜欢

水肿病浆液断奶
仔猪水肿病的营养调控及预防方法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脱硫系统用浆液循环泵汽蚀分析
一例猪水肿病的诊断及防治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盾构法单液同步注浆浆液的对比分析
宝妈给孩子断奶“心如刀割”该怎样断奶才更好呢
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1例
何谓“开鬼门”和“洁净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