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椎病保守治疗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2015-01-24曹秋红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5年22期
关键词:颈椎病颈椎有效率

曹秋红

(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骨伤科,226600)

颈椎病保守治疗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曹秋红

(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骨伤科,226600)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进行保守治疗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颈椎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保守治疗,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结论 对进行保守治疗的颈椎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合护理;保守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

R68

A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肩盘脱出症的总称[1]。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保守治疗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首选方法。有实践表明,作为一种长期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辅以合理的护理干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对保守治疗颈椎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7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进行保守治疗,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39~61岁,平均(49.3±3.5)岁;入院治疗时间4~20 d,平均(9.25±1.5)d;椎动脉型8例、神经根型14例、混合型10例、脊髓型6例。对照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38~60岁,平均(48.5±3.47)岁;入院治疗时间5~19 d,平均(9.36±1.7)d;椎动脉型12例,神经根型16例、混合型6例、脊髓型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为所有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护理原理和护理方法,获得其同意与配合。

1.2方法 入选标准:X线片检查确诊为颈椎病[2]。排除标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严重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严重精神疾病史。研究开始前为每位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观察其各项生命指标,建立独立系统的档案资料,做好详细记录。两组均适当选用止痛剂、镇痛剂、营养神经、活血化瘀及脱水治疗;辅以按摩、推拿、拔罐、刮痧及温热敷等[3]。对照组行常规护理[4]。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康复训练等。两组患者均干预1个月后进行随访。

1.2.1心理护理 由于颈椎疾病病程较长,患者要长期忍受疾病的痛苦,极易产生焦虑、悲观等情绪,可能出现治疗依从性差等现象。对此,医护人员应热情接待,耐心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为其介绍医院的医疗水平,多讲解疾病治疗成功案例,以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1.2.2健康指导 给药时,详细讲解每类药物的用法用量;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在伏案工作时保持正确的姿势,确保“头—颈—肩—胸”在良好的生理曲线上[5]。定时变换体位;睡觉时选择合适的枕头,一般长度在40~60 cm,或超过自己的肩宽10~16 cm为宜。仰卧位枕头的高度与本人的拳头等高为宜,侧卧位时,枕头的高度应为侧肩膀的宽度。保持良好的睡姿:头颈部保持自然仰伸位,胸部及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呈屈曲状。日常生活中肩颈部不宜长时间受重。

1.2.3康复训练 治疗期间嘱患者静养,指导患者缓慢活动头颈部,方法:头部保持中立位,缓慢仰起后伸,然后向前低头,反复10~15次;或双手叉腰,头向左右两边缓慢旋转。根据恢复情况,训练强度可逐渐加大。在患者病情缓解期可指导其做中医颈操,这是我科的中医护理亮点。具体步骤如下:①左右旋转:取站位或坐位,双手叉腰,头轮流左右旋转。动作要缓慢,当转至最大限度时,停留3~5 s,重复10次。②伸颈拔背:双肩放松下垂,同时颈部尽量上升,拟用头顶球,持续3~5 s,重复10次。③与项争力:两手交叉置于颈部,头颈用力向后伸,两手用力阻止后伸,呈对抗相持状态,持续5~10 s,重复10次。④环绕颈项:颈放松,呼吸自然,缓慢转动头部,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重复10次。⑤擦颈按摩:两手轮流擦颈部各20~30次。做中医颈操时注意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坐椅、床铺避免晃动。

1.3观察指标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1个月内无复发。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病情无任何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

3 讨论

颈椎病的主要病因有颈椎退行性病变、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颈椎先天畸形、慢性劳损等,其中慢性劳损包括不良的睡眠体位、不适当的体育锻炼、不当的工作姿势等[6]。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颈椎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本文中患者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运动疗法、牵引治疗、手法按摩推拿疗法、理疗、温热敷等。有研究表明,在治疗期间辅以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康复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这说明对保守治疗的颈椎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 彭苑妮,胡杏平.中医辨证施护在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5):4617-4618.

[2] 魏伟.护理干预在颈椎病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9):2953-2954.

[3] 魏倩,黄英苗,马丁,等.护理干预对颈椎病保守治疗20例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4):124.

[4] 李学敏,王岚.高压氧结合中医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4):479-480.

[5] 刘翠莲.42例颈椎前路钛网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5):63-64.

[6] 孙悦华.颈椎病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5):619-620.

1672-7185(2015)22-0042-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5.22.018

2015-09-17)

猜你喜欢

颈椎病颈椎有效率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钛项圈治颈椎病有科学依据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