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习医学生带教心得

2015-01-24李润琼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5年22期
关键词:实习生医学生医生

李润琼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茂兰镇中心卫生院,675806)

·医学教育·

实习医学生带教心得

李润琼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茂兰镇中心卫生院,675806)

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是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关键时期,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临床教学工作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医学生的实习质量。因此,医务人员在带教过程中应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带教水平,提高学生的毕业质量。

医学生;实习;带教;心得

R4

A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学校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关键时期,实习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毕业质量,因此,临床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做好实习医学生的带教工作是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我于2009年至今,先后带教了10名医学生,其中9名护理专业,我所带教的学生都为全日制中专学历医学生。多年的临床带教工作,让我逐渐意识到自己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教师。本人总结了带教几年来的心得体会,意在为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

1 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带教医生方面

1.1.1带教意识薄弱,责任感不强 目前,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卫生人才缺乏而就诊患者较多的矛盾[1],这使基层医生不得不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临床工作中,从而弱化了对实习医学生的带教环节。部分基层医生在繁重的临床工作和带教之间找不到平衡点,对实习学生敷衍了事,甚至不负责任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医疗事故。此外,部分医生对于带教职责、计划及相关管理规定等不熟悉,带教过程缺乏目标性、条理性,带教效果往往不佳。

1.1.2带教能力有待加强 带教能力总体水平较差是基层医疗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多数基层医生在带教方式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尤其是语言表达上,医生的教学毕竟不像在校教师那样有张力有艺术感,有时学生会反映不适应,甚至有少部分学生会因此而产生学习抵触情绪,在这一点上,除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之外,还应该加强医生队伍的带教能力。

1.2实习学生方面

1.2.1学生素质存在差异 即使是同一批学生,在专业知识、接受能力、实操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理解水平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带教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

1.2.2实习初期学生心理波动大 初到实习岗位的实习护士,年龄多数是17岁左右的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脱离课堂来到工作岗位,对新环境表现出强烈的好奇。有的学生想得到老师的肯定急于表现自己,在实习过程中抢着做争着做,很容易出差错,从而易出现挫败心理;有的学生则较内向,怕出错,畏首畏脚,稍有失误则产生自卑感。实习初期是关键时期,做好这一时期实习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顺利适应实习环境是成功的开始。

2 改善措施

2.1加强带教管理 首先,医院内部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带教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带教医生应在实习生报到之前,根据学校的教学实习大纲,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包括实习科室和作息时间安排,并要求学生严格执行。其次,合理科学地制定目标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而且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此,针对每个实习生,在实习初期,都要求撰写自己的实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规划,目标一般包括巩固专业知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技巧等。规划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目标制定出相应的学习方案,在随后的实习过程中,定期让学生根据进度进行自我检查和总结,并撰写心得体会。此外,考勤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实习护士初到实习岗位时,一般积极性较高,基本不会出现迟到、早退或缺旷的现象,但因青春期,自控能力较差,所以这种好现象维持不了多久,一旦缺乏监督,实习很快就会散漫起来。因此,带教医生从实习第一天开始就要严格考勤,针对考勤散漫学生及时教育并通报校方。如此一来,规范严格的管理,为学生创造一个严谨认真的实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2.2提高带教水平 有条件的实习单位,可以对带教医生进行挑选,应挑选专业知识过硬、责任心强、学生管理经验丰富的医生;此外,还应对带教医生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诸如学生心理健康、沟通技巧、学生管理等,系统地提高医生的带教水平;带教医生要积极学习医学相关新知识、新技能、新进展,并应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启发性地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

2.3突出岗前教育 首先,对实习生进行医院基本概况、病区环境、医院辅助科室的位置、各种规章制度和职责、疾病常规等岗前教育,使实习医学生合理调整自己的节奏,树立自信心,尽快地进入工作角色。其次要对实习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明确做一名合格医务人员的基本条件、义务和要求。如对护生进行“五心”服务培训,即接待热心、诊疗细心、护理精心、解释耐心、征求意见虚心;最后还要进行医务人员礼仪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培养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不怕脏、不怕累、不怕吃苦的医学精神。

2.4改善带教方法 针对实习学生自身素质差异性较大的特点,有条件的实习单位应尽可能地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方式,或根据学生素质水平的高低,进行分组带教,尽可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具体带教过程中,带教医生应充分利用提问、总结、实操等多种形式进行带教,在晨会交接班、查房、业务学习、操作训练过程中,随时进行提问,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尽可能做到“放手”,但同时带教医生还要对学生的操作做到多监督多指导,即“不放眼”。其次,可进行分阶段实习方式进行带教,按照进度进行阶段总结,如召开阶段总结座谈会,对每一个实习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一方面表扬和鼓励她们的长处,另一方面,对她们的缺点和不足给予改进教育,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给予及时的解决,从而调动实习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临床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最后是考核环节,实习结束后,带教医生对实习生进行理论及实操测验,并结合平时成绩做好考核鉴定工作。

2.5加强心理指导 目前实习的医学生,基本上是90后,在家多是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自信但较为脆弱,自控能力差,主动意识普遍不足,纪律观念薄弱,理论知识水平不高[2]。带教医生除了做好临床带教工作之外,还应该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向,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也不孤立某一个学生,对内向甚至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对骄傲张扬的学生要更多提醒他们谦虚谨慎少出错。同时,在生活上应主动关心、帮助她们,不定期与在校班主任进行交流沟通,多了解学生才能更加准确地掌握她们的思想动态,一旦出现思想上的波动,如因早恋、家庭因素、交友问题等原因引起的不良情绪都是带教中常碰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疏导,让她们在学校与社会的过渡期里能够接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

2.6 重视沟通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一名护士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素质。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于1998年修订的《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中,将沟通能力定义为护理专业教育中的核心能力之一[3]。交流沟通技巧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所有医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语言表达的机会,在与患者接触之前,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针对不同的患者,在病情询问、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要求病人配合治疗等环节上准备好交流的内容及技巧,交流过程中带教医生尽量少干涉,交流结束及时进行评价及改进。此外,和医务人员进行交流沟通是大多数患者的心理需求,而实习学生很多时候对于患者的这一需求会显得不耐烦,带教医生还应教导学生有效地与患者沟通的方法,学习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要经常鼓励学生多与患者聊天,经常提醒学生换位思考,从病人角度考虑问题,主动为病人提供舒心的服务,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及态度。

2.7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在带教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在患者面前自己是一名医生,而在实习生面前自己还是一名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带教医生的基本素养。带教医生只有传授正确的理论知识才能不误人子弟,只有使用规范的操作手法才能正确地指导实习生进行操作。在实习生操作过程中,带教医生要监督到位,即严格做到“放手不放眼”,实时观察实习生的操作是否准确和规范,并及时提出改善意见。若实习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失误,作为带教医生一定要放下姿态,及时向患者表示歉意,取得患者的原谅及支持。

90后的护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为人服务意识缺乏,往往不愿意照顾患者,尤其是脏活累活,甚至有的护生把一些不愿意做的本职工作交代给患者家属去完成,带教医生一定要以身作则,亲自示范,以端正认真的教师形象影响学生、以高尚坚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自觉完成本职工作。

3 小结

综上所述,临床带教是培养医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时期,实习单位要重视带教工作,加强带教管理,努力从多方面提高实习单位总体带教水平,为医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习服务,为培养高质量医学生贡献力量。

[1] 张宇驰.基层医疗机构现状与出路初探[J].当代医学,2010,16(27):2-3.

[2] 逄丽红,杨志昌,李鹏辉,等.90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3(10):6-7.

[3] 张波.浅谈护生在实施护理操作中的沟通能力[J].科技信息,2013(3):272,280.

1672-7185(2015)22-0030-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5.22.012

2015-05-25)

猜你喜欢

实习生医学生医生
最美医生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