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2200例临床体会

2015-01-24张述团王文超岳发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6期
关键词:操作法进镜单人

张述团 王文超 岳发荣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云南 普洱 665000)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2200例临床体会

张述团王文超岳发荣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云南 普洱 665000)

目的 探讨结肠镜单人操作方法与临床应用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共2200例患者采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对其施行全结肠检查。结果在2200例患者结肠镜单人操作检查中,2111例到达回盲部,回盲部到达率为95.95%;1980例到达回肠末端,末端回肠到达率为90%。到达回盲部时间最长30 min,最短2 min;所有患者均无结肠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是一种安全、省时、省力、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的操作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结肠镜;单人操作;临床

结肠镜检查是结肠疾病最可靠,有效的方法,如何快速、安全、有效的进行结肠镜操作是每一位肠镜工作者追求的目标,自结肠镜检查问世以来,国内外大多是采用双人操作法,二人配合来完成全结肠检查,而单人操作法于九十年代后开始得到推广运用[1]。但是由于结肠镜单人操作技术并没有在医院得到大面积的引进和推广,因此使得该技术的优势没有得到良好的体现。本文旨在探讨结肠镜单人操作方法与临床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共2200例患者采用单人操作法进行全结肠镜检查,其中男性1119例,女性1081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15岁,平均年龄44.7岁。2200例患者中全结肠无明显异常1676例,结肠及直肠息肉299例,结肠直肠癌66例,结肠直肠炎98例(包括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黑病变16例,结肠憩室12例,结肠克隆恩病8例,末端回肠溃疡10例,肠结核8例,缺血性肠炎7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胀、腹泻、便秘、血便、里急后重、腹部包块等。

1.2术前准备及肠镜:术前1 d低渣饮食,术前晚进流质,术前4~5 h口服20%甘露醇250 mL和葡萄糖盐水2000 mL,在2 h内饮用完毕,或口服和爽2盒(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配2000 mL水;直至大便为无渣水便,即可检查。少数肠道清洁不佳的患者给予清洁灌肠。术前不用镇静和镇痛药物,采用可调硬度的Olympus180型电子结肠镜。

1.3结肠镜单人操作方法:患者左侧卧位,术者左手持肠镜操作部,用拇指和示指控制上下和左右旋钮,右手握住距肛门20~30 cm处的肠镜镜身。基本操作要领:根据结肠肠腔走行协调肠镜旋转度与旋钮操作,尽量少注气、多吸气、吸粪液、循腔进镜,不断短缩肠管,必要时变换患者的体位和请助手按压腹部。

2 结 果

2200例患者结肠镜单人操作检查中,2111例到达回盲部,回盲部到达率为95.95%;1980例到达回肠末端5~30 cm,末端回肠到达率为90%。未插至回盲部的89例患者中,因肠道准备不佳致视野不清无法进镜的25例,因肿瘤致肠腔狭窄不能再进镜的29例,因患者疼痛难忍而中途放弃检查的18例,有17例考虑是腹部大手术后腹腔粘连明显,肠镜医师中途终止检查。一般进镜70 cm左右可达回盲部,到达回盲部时间最长30 min,最短2 min,所有患者均无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高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检查过程中也未生意外。

3 讨 论

我院胃肠镜室结肠镜操作法有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和结肠镜双人操作法两种。中青年医师多采用单人操作法,部分中年及老年医师仍在采用双人操作法。采用双人操作法时,结肠镜镜身在助手手中,肠镜医师不易感受到肠镜阻力变化,很难及时、准确地判断镜身状态,易形成较大袢曲,增加患者痛苦,也增加了检查的风险,双人操作要求两人配合很默契,这需要长时间的磨合才能达到,而且持镜身者有时因操作时间长,容易疲劳、走神[2]。对比结肠镜双人操作法,单人操作法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安全性及随意性。单人操作时,肠镜医师右手能够随时感觉到进镜的阻力,可及时解袢。同时节省人力、检查时间短,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也小,增加了安全性,患者容易接受[3]。通过对2200例患者的操作实践,在结肠镜插镜方法上得出以下体会与技巧:

3.1少注气、多吸气、循腔进镜,尽可能采用纵轴短缩法进镜。取直镜身、短缩肠管是顺利、快速、安全、低痛进行结肠镜操作的关健。在结肠镜单人操作时,首先要循腔进镜,尽可能少注气、多吸气,必须遵守纵轴短缩法的原则,方能插镜成功[4]。在单人操作中,乙状结肠是整个插入过程是否成功的重点部位。结肠镜到达直肠上段时,可让患者从左侧卧位变为仰卧位。稍注气,观察到肠腔的走向后,操作者左手调节旋钮,右手通常采用顺时针旋转镜身,并稍向后退镜,拉直肠腔,通常发现进镜方向向下,向下调节大旋钮,轻送镜身后即可通过这一弯曲。

3.2变换体位和采用腹部压迫的方法。适时、恰当地变换体位和采用腹部压迫的方法会使插入难度明显降低,增加插镜的成功率,减少患者检查过程中的痛苦。一般在直肠采用左侧卧位较好,在进至直肠上段时变为仰卧位。对极度肥胖和腹壁特别松弛的患者可以采用俯卧位,有利于完成肠镜检查,在通过肝曲时采用左侧卧位较好,而通过脾曲时肠管弯曲较急,采用右侧卧位相对容易通过[5]。腹部按压的目的是给肠镜镜身一个力的支点,防止肠镜通过时形成袢曲,使肠镜容易通过结肠的弯曲部,进行腹部按压前应当先确认肠镜镜身处于直线状态,并让被检查者腹部放松[6]。针对肠镜所处的位置与状态,选择按压点进行有效的按压,按压时大多由助手实施,也可以让被检者自己按压。按压时应注意保持位置相对固定,因为在肠镜进镜过程中按压手法的变动将会影响到按压的效果。通过上述体位的变换再辅以适当地腹部按压,一般都能顺利地完成检查。

3.3旋转式进镜的方法。当镜端处于降结肠、部分横结肠、升结肠等肠腔相对较直的结肠内,肠腔在视野内没有明显的转向时,不要直接向前推进,而是采用旋转式进镜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旋转式进镜与前面所说的循腔旋镜不同,方法是右手持握镜身,不断小幅度地沿着肠镜的纵轴方向左右旋转镜身并进镜。其优点是能将手部力量准确传递至肠镜的镜端,防止镜身在体内形成弓形弯曲,从而避免拉长游离的结肠,预防袢曲的形成;并能减轻右手进镜的力量, 使得操作者能更轻松地完成操作[7]。

3.4解袢的方法。当操作者在进镜过程中确认袢曲形成后,可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镜身并拉直肠镜的方法来解袢。旋转镜身时操作者右手会感觉到来自镜身与肠壁摩擦形成的阻力,一开始不要作大幅度地旋镜,当操作者右手感觉到阻力时,边保持一定的力度旋镜,边回拉镜身,以肠镜先端不滑脱为原则。当袢曲解除镜身呈直线状态时,旋镜的阻力就会消失,将肠镜回复至中间状态后再继续进镜,旋拉时应保持肠腔于视野内,切忌肠镜先端部贴紧肠壁的钩拉,只要操作者细心、耐心、不断地努力实践,肯定能实现结肠镜的单人操作[8]。

综上所述,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省时、省力、安全,操作简便,患者并发症少,痛苦小,成功率高,但需不断加强操作过程中的锻炼和实践,值得在广大医院临床进行推广和普及。

[1]张永文,徐娟,加拿提.结肠镜单人操作法临床应用体会[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2,32(8):516-518.

[2]汪建超,姚爱群,王启之,等.结肠镜双人操作法向单人操作法转换的技巧探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27-28.

[3]甘涛,吴俊超,杨锦林,等.从结肠镜双人操作法到单人操作法技术转变的培训[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23(2):215-216.

[4]朱壮涛,孙惠英.结肠镜单人操作568例临床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5):1081-1082.

[5]乔永芳,王鹏.结肠镜单人操作方法760例临床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z1):95-96.

[6]钱晶瑶,高建新,齐艳荣,等.结肠镜单人操作法920例临床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7):148-156.

[7]张朝强.结肠镜单人操作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6):354-356.

[8]朱陆俊,蔡楠.结肠镜单人操作916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246-248.

R574.62

B

1671-8194(2015)16-0124-02

猜你喜欢

操作法进镜单人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推拿治疗小儿便秘操作法选用规律研究*
一种“留渣操作法”对提钒钒渣品质的影响
韩国“单人洗浴店”生意火爆
结肠镜不同进镜次数对结直肠息肉检出率的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结肠镜进镜难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三步法”输尿管镜技术在输尿管镜入镜中的应用
与外隔绝
经鼻胃镜检查86例临床分析
让操作活动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发挥它的有效作用
郭川:单人不间断帆船环球航行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