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临床特点及防控对策

2015-01-23祝琳琳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胸膜猪群传染性

祝琳琳

(辽宁省海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114200)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临床特点及防控对策

祝琳琳

(辽宁省海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114200)

随外种猪的大量引进,目前国内规模化猪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呈高发态势,检出的阳性个体不断增多。结合临床实践发现,成功防控本病的关键在于掌握其病原学特点、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点等,主动采取相应的防控对策,综合防治效果明显提高,特别是中西医结合的防治用药方案体现了更多优势,对猪群的保护性更好,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规模养猪的效益。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敏感制剂;复方中草药;临床症状;防控对策

1 病原学特点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败血症、发热、咳嗽、高度呼吸困难为特征。掌握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一般性特点,有助于开展有效的对症控制,通过药敏实验,选择最适合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应防控对策

(1)PCP在现代规模化养殖、密集型养殖条件下,特别是频繁引种及交易加大了本病发病风险。因此,尽量实施自繁自养最有利于预防本病。必须对外引种、交易时,应加强检疫检验,从源头上防止带病(菌)个体混入本场,就能有效降低本病感染风险。

(2)本病的易感群范围很广,不同性别、品种、日龄的猪均易感,且外种猪较本地品种猪更易感;2~6月龄猪发病率较高。因此,要采取保护重点易感群的措施,一是病史区、病史场(户)应主动给健康猪接种PCP疫苗,一般在5~8周龄时首免,2~3周后加强免疫1次,经产母猪于产前4周进行免疫接种,且要注意做好几种重点免疫抑制性疫病的疫苗接种,如猪瘟、伪狂犬、蓝耳病、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等,以降低猪群对APP的易感性,这样猪群才能获得最可靠的保护性;二是2~6月龄的高危易感群可以适量投喂敏感抗菌剂以净化体内病原(内源性病原),采用泰乐菌素或可溶性阿莫西林粉(拌料或混饮),1~2剂/d,连续投喂5~7d即可达到很好的净化作用;三是合理应用保健预防程序,最佳用药方案是“黄芪多糖(颗粒、原粉)+氟苯尼考+多西环素”,混饮或拌料投喂,可经常应用无明显副作用,对包括PCP在内的多种细菌性疾病均有良效。

(3)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就是发病猪和隐性感染个体,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消化道传播。因此,要加强猪群日常动态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带病个体,采取隔离治疗,发病猪舍内的粪尿、被污染垫料要及时清除并作无害化处置,之后整舍消毒到位(必要时带猪消毒),包括不洁用具等也要进行消毒,这样就达到了消灭传染源的作用,从而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要长期注意合理调控猪舍内养殖密度,保证空气质量达标(通风良好)、饮食源不被污染,同时抓好蚊蝇、鼠类、寄生虫等中间传播媒介的控制,以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发病。

(4)本病有较为明显的发病季节(呈季节性发病),每年4~5月、9~11月是高发季节。因此,一旦进入高发季节要主动采取防范措施。一是要加强饲养管理,均衡饲料营养供应,保证充足饮水,以增强猪群的体质和抗病力;二是合理应用上述推荐的保健程序,使用“敏感抗菌剂+中药方剂”主动预防;三是严防饲养环境条件突然恶化,如高温高湿、阴暗潮湿、污染严重等,还要防止随意并群、过于拥挤、通风不良、温湿度不达标、气温骤变等不良应激因素,以防止猪群产生应激性综合症,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发病率增大。

祝琳琳(1981.4-),女,辽宁省海城市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研究及防治。

猜你喜欢

胸膜猪群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猪群中暑咋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