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湖羊羔羊痢疾的诊断与治疗

2015-01-23陈昇福建省明溪县夏坊乡农技畜牧兽医水产365207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下痢荚膜湖羊

陈昇(福建省明溪县夏坊乡农技(畜牧兽医水产)站 365207)

一起湖羊羔羊痢疾的诊断与治疗

陈昇(福建省明溪县夏坊乡农技(畜牧兽医水产)站 365207)

某湖羊场出生3~6d羔羊部分个体较小、体质较弱的发生持续下痢,排泄物呈黄色、黄绿色、严重的带血色,卧地不起,不吃奶,7只羔羊出现症状后1~3d衰竭死亡。经临床症状、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羔羊痢疾。采取措施中西药物配合治疗后,取得满意的效果。

湖羊羔羊;痢疾;诊治;病例

羔羊梭菌性痢疾习惯上称为羔羊痢疾,俗名红肠子病,是新生羔羊的一种毒血症,其特征为持续性下痢和小肠发生溃疡,死亡率很高。本病一般发生于出生后1~3d的羔羊,较大的羔羊比较少见。该病常可羔羊发生大批死亡,给养羊业造成重大损失。现将一起湖羊羔羊痢疾的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1 发病情况

明溪县某湖羊场饲养湖羊132只,在2014年的4月份,有羔羊58只,先后有19只羔羊在出生后3~6d内发病,发病率达到32.8%。场主自用泻利停、鱼腥草等药物治疗,病情不见好转,并有7只羔羊相继死亡,死亡率达36.8%。据调查,该羊群除注射羊口蹄疫疫苗外没有进行其他疫苗免疫注射;妊娠母羊营养不良,产后的羔羊个体较小,体质较弱;近期气候变化无常,天气寒冷。

2 临床症状

患者羔羊精神萎靡,体温39~40℃,懒于走动,卧地不起,背弓腰弯,不吃奶,腹壁紧张。继而发生粥状或水样膜泻,排泻物呈黄色、黄绿色或棕色。严重时排粪失禁,粪便带血,甚至全为血液,经1~3d衰竭死亡。有些病羔只腹胀不腹泻,或排出带血稀粪,呼吸迫促,黏膜发紫,口流泡沫状唾液,最后昏迷而导致死亡。

3 病理变化

先后剖检5只病死羔羊,主要病变是,尸体脱水现象严重。结膜苍白,口腔、鼻腔黏膜发绀。心包积液,心内膜有时有出血点。肺常有充血区域或瘀斑。第四胃内存在未消化的凝乳块。小肠(特别是回肠)黏膜充血发红,溃疡周围有一出血带环绕,有的肠内容物呈血色。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充血,间或出血。

4 实验室诊断

采取病死羔羊的回肠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等病料,制成涂片,革兰氏染色后2000倍油镜下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杆菌,短粗、两端钝圆、单个或者成双排列,有荚膜,少数有芽孢。通过检测,确诊为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羔羊痢疾。

5 鉴别诊断

(1)本病与沙门氏菌病的鉴别。由沙门氏菌病引起的初生羔羊下痢,粪便也可夹杂有血液,剖检可见真胃和肠黏膜潮红并有出血点,从心脏、肝脏、脾脏和脑可分离到沙门氏菌。

(2)由大肠杆菌病引起的羔羊下痢,用魏氏免疫血清预防无效,而用大肠杆菌免疫血清则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6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等初步诊断为羔羊痢疾。

7 治疗

(1)将出现临床症状的患病羔羊隔离饲养。

(2)连续7d对羊舍及隔离舍进行消毒。

(3)对患病羔羊肌注青霉菌40万U、庆大霉素2ml,每天2次,连用3d。

(4)治疗土霉素0.2~0.3g,加等量胃蛋白酶含水灌服,每天2次,连用3d。

(5)注射羔羊痢疾血清——羊疫血抗(香港奥邦)1套治100kg体重,1d1次,连用1~3次即可。

(6)芦根10g、鱼腥草15g、茯苓6g、炒山药10g、马齿苋10g把这些中药研成粉末,然后加水200g煎汤,每天1只羊1剂,以愈为度。

经采取上述药物治疗,2d后发病羔羊开始吃乳,病情得到有效控制,5d后病羊中除个别症状特别严重者外,其余基本治愈。

8 预防

(1)加强对怀孕的母羊的饲养管理,备足越冬料,使母羊营养全面,保证产出的羔羊分健壮,有充足的母乳喂养,使所产羔羊发育正常,体质强壮,抵抗力强,可以大大减少本病的发生。

(2)搞好羊舍卫生,定期用5~10%漂白粉溶液或10~20%石灰乳喷洒羊舍及周围环境,保持羊舍干燥、温暖。接产羔羊要严格按照接生程序进行,脐带、伤口要严格消毒,做好接羔接生工作,保证适时哺乳。

(3)做好预防工作。每年秋季给母羊注射五联苗(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羊黑疫、羊猝狙),产前2~3周再肌注1次,这样初生羔羊可以通过母乳获得被动免疫,提高对羔羊痢疾的抵抗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羔羊痢疾高免血清0.5~1ml给初生羔羊进行肌肉注射,使羔羊对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羔羊痢疾获得保护。对已经发病明显症状的病羔羊也可用3~10ml注射治疗。

(4)羔羊出生后12h内口服土霉素,每次0.15~0.2g,每天1次,连服3~5d。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9 体会

(1)该场之所以发生羔羊痢疾就是因为管理粗泛、加上场主又是初次养羊,对养羊技术了解不够,造成整个羊群(尤其是妊娠母羊)营养不良,产出的羔羊个体弱小,抵抗力低;防疫做得不到位,没有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这些都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

(2)羔羊痢疾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对初生羔羊一定要精心管理,仔细观察,对病羔羊及早发现、早治疗,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要立即对发病羔羊进行隔离治疗,此外,患病羔羊羊粪,垫料和病死羔羊都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羊舍、用具等要进行严格、彻底消毒。

(3)羔羊痢疾的病原比较复杂,不同的发病地区病原常常不同。羔羊痢疾的病原有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其中产气荚膜梭菌最为常见。该病在产羔盛期,一般就是每年的1~3月份发病最多。患病羔羊是主要的传染源,病原菌广泛分布于土壤、羊圈、产房及周围环境,通过羔羊吮吸受污染的羊粪、饲养员的手等方式进入羔羊消化道。在外界各种诱因影响下,羔羊抵抗力减弱,病原菌在回肠大量繁殖产生毒素,从而引发该病。

猜你喜欢

下痢荚膜湖羊
榆林湖羊养殖技术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湖羊及其杂种生产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差异研究
产气荚膜梭菌引起仔猪腹泻的研究进展
甘肃省牛和羊源产气荚膜梭菌耐药性分析
研究发现湖羊产羔数存在近交衰退
羊毒素型产气荚膜梭菌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仔猪下痢综合治疗技术
中药喂产仔母猪防仔猪下痢
肺炎链球菌荚膜教学标本的制作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