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壮年32例猝死病例分析

2015-01-21高继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

关键词:青壮年胸闷心梗

高继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青壮年32例猝死病例分析

高继李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猝死是指突然和出乎意料之外的非暴力性死亡。有人认为在1 h之内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属于猝死。世卫组织规定发病至死亡时间在24 h之内的为猝死。因猝死发生突然又非暴力,心搏呼吸停止不可逆,又是发生在看似健康人身上,特别是发生在青壮年身上,患者的家属难以接受,极易引起纠纷。故收集我科2008年1月~2014年12月对青壮年猝死病例32例进行分析,以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猝死定义,猝死患者32例中男29例,女3例,年龄20~55岁。发病时间最短数分,最长15 h。其发生在院内就诊或住院者13例,家中9例,办公地点及公共场所7例,转运途中3例。首发症状突然意识丧失者10例,外伤后突发胸闷呼吸困难4例,酒后头晕、心悸3例,胸闷、胸痛5例,腹痛恶心3例,产妇2例,吸入浓烟后胸闷1例,浑身不适发热心慌2例,颈背疼痛1例,头痛呕吐者1例。既往头痛、呕吐1例。既往有高血压病者2例,冠心病者1例,慢阻肺1例。32例患者中发病前有饮酒史者8例,有剧烈运动者4例。32例患者辅助检查确诊死因5例,包括颅CT确诊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心脏彩超确诊主动脉夹层2例,心电图检查诊断为急性心梗并恶性心律失常2例,其余27例猝死原因不明,只能临床推断死因,均无尸检。

2 典型病例

病例1:男30岁,背酒醉兄长步行一楼到四楼室内,放下后感觉胸闷气短,随即意识丧失、抽搐,心跳呼吸停止,呼叫“120”到达现场,抢救无效。

病例2:男55岁,外伤后皮肤软组织挫伤来院就诊入院5 h,突发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急查心电图示:广泛前壁心梗,在准备抢救用药时,突发阿-斯综合症发作,经心肺复苏抢救无效。

病例3:男,28岁,颈胸部疼痛不适在门诊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不缓解,5 h后腹部疼痛伴恶心行心脏彩超检查示主动脉夹层破裂,在检查中突发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经心肺复苏抢无效。

3 讨 论

猝死青壮年患者32例中,有部分因首发症状即是意识丧失,还有的发病后心跳骤停发生迅速,因而患者生前或发病前短时间内先兆症状难以了解。从本组资料分析及其他报道看,其实猝死的发病征兆并不多,特别是有特异性和有价值的征兆,也正因如此,青壮年自认身体好,不太在意健康,有点难受的感觉通常不会立即就医,而一旦出现恶性病因往往猝不及防。猝死病例为急危重症抢救的5.6%[1],整理分析本组病例体会如下。

(1)疼痛。相比较而言,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我们抓住和感知的信号,特别是胸痛。从本组资料看,胸痛、胸闷、心悸病例最多。解放军总医院分析385例尸解发现,发病1 h后并且24 h内死亡者心血管疾病占33%,而发病1 h内死亡者心血管病占50%[2]。西安交大周熙惠等报道,心源性猝死患者者中冠心病占第一位死因,而心肌炎、心肌病是中青年的主要病因[3]。郭东风等急诊就诊过程中68例意外死亡分析报道,主动脉夹层占第一位[4]。可见心血管疾病仍是猝死主要病因,尤其是青壮年阶段,心肌炎、心肌病、心梗、主动脉夹层均可发生。其次剧烈头痛、呕吐可能是发生了脑出血。

(2)对于潜在疾病的重视和预防。如长时间的卧床,久站久坐,一旦出现呼吸困难憋气等症,要高度重视肺梗,肺梗是近年来极易误诊和漏诊而死亡率又极高的疾病。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有时血压轻度升高可使猝死危险性提高1倍。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变化都要引起重视。甚至肥胖,有太多的人不以为然,其实众多研究表明肥胖是心源性猝死独立的危险因素,并且是最有力的心源性猝死的预测指标,在欧洲直接将肥胖定义为“残疾”。另外要注意外伤诱发心梗急性发作而猝死发生。尽管国内外资料报道较少,但本组资料中就有2例,1例是前臂软组织挫伤,1例是肋骨骨折,均在住院期间突发心梗猝死。

(3)过渡饮酒,过度疲劳、剧烈体力活动,以及精神因素如愤怒、狂欢、紧张等,这些因素都可诱发猝死。本组资料中有8例明确诱因是饮酒,剧烈体力活动4例,在青壮年中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减肥,用饮食的方法降低血脂、降低血压,适当运动、定期体检,非常必要。

(4)猝死有70%发生在院外[6]。本文中院外猝死19例与报道相符,我国院外复苏成功率低于2%[7],这其中重要一点是目击者没有在第一时间展开CPR,错失“黄金8 min”。可见普及心肺复苏、缩短院外急救半径是多么的任重道远。

(5)本文猝死患者32例,只有5例在辅助检查下明确了诊断。据报道,即使在国外高级别医院或教学医院,临床诊断与尸检结果仍有5%~40%不符合或8%~12%遗漏了主要诊断,上海交大学者2009年分析188例尸检病理发现,生前误诊率为48.9%,误诊的疾病以心脏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8]。尸检作为最终确诊死亡诊断较为重要的手段,但受传统思想文化影响,又没有“硬性”法律法规的约束,以及临床医生担心尸解所见与原来的认识不同,便看成是工作上的失误,因而担心患者家属不理解引发纠纷,这也极大的阻碍了猝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1] 赵会民,郑文军,王熙斌,等.164例急诊死亡病例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2):300-301.

[2] 曾木英,纪小龙.猝死、急死、亚急性死临床病理意义的探讨—385例尸检资料分析[J].军医进修学院报,2004,15(2):109-111.

[3] 周熙惠,张艳敏,史瑞明,等.104例心脏性猝死的病理和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6,20(2):125-127.

[4] 郭东凤,王 渝,施 琴,等.急诊就诊过程中68例意外死亡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8):865-867.

[5] 王湘生.心脏性猝死[M].长沙: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13.

[6] 张军根,宋因力.512例猝死院前急救及效果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11):785-786.

[7] 徐 丽,郑 华.255例院前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9):793-794.

[8] 蔡 军,姜叙诚,傅国辉,等.尸体检剖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的差异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6)366-369.

R541

B

ISSN.2095-6681.2015.06.197.02

猜你喜欢

青壮年胸闷心梗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六项准备
心梗猛于虎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陕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现象调查研究
步入青壮年时代的“劳模”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