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艾灸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及护理体会

2015-01-21闫海云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吉林辽源136200

关键词:施灸艾灸中风

闫海云(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药艾灸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及护理体会

闫海云
(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 探讨药艾灸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尿失禁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在给予药艾灸法治疗的同时,配合护士给予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灸疗护理等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共43例患者,经给予药艾灸法治疗及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后,痊愈14例,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7%。结论 针对中风后尿失禁患者,在给予药艾灸法治疗的同时,配合护士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明显提高疗效,促进尿失禁的早日痊愈。

中风;尿失禁;药艾灸法;护理体会

中风与西医学的“脑血管疾病”相类似,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但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据有关研究报道,中风的发病率约为2‰,而病死率则达1‰[1]。即是对急性中风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但仍不可避免的留有诸多后遗症,尿失禁即为重要的中风后遗症之一,中风后尿失禁会引起褥疮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适,亦可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现将笔者采用药艾灸法治疗尿失禁的临床研究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尿失禁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59.9岁,病程10~27天,平均病程15.2天。

1.2 诊断标准[2]

①经影像学检查后,明确诊断为脑卒中。②经积极治疗后平稳度过急性期,病情稳定,意识清晰。③存在随意起始排尿功能,但抑制排尿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减弱。④膀胱无残余尿,但膀胱容量有轻度的减少。⑤尿失禁分级评估为Ⅲ度,或Ⅲ度以上。

1.3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在给予合理饮食、功能锻炼、预防和控制感染、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营养脑神经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药艾灸法,艾条选择药艾条(将艾叶、广藿香、高良姜、桂枝、降香、陈皮、香附、白芷、丹参、生川乌等药物经加工后制成),选择关元、气海等穴位。治疗时嘱患者取仰卧位,取药艾条进行悬灸,以患者感觉皮肤温度适宜、舒适为度,治疗时间为10~15 min/次,1次/d,10天为1个疗程。在艾灸治疗的同时,配合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

1.4 疗效判定标准[2]

①痊愈:小便时有明显的尿意感,且可完全自行控制,随访3个月内无复发;②显效:尿失禁改善明显,偶有外遗,测评提高2度;③有效:尿失禁有所改善,偶尔可自行控制,测评提高1度;④无效:尿失禁无改善,甚至加重。

2 临床护理

2.1 生活护理

保持病房环境舒适、干净,空气流通,新鲜,湿温度适宜,室温不可过低,低温会加重尿失禁;由于存在尿失禁,故而应勤换床单,嘱患者勤换衣物和尿布,保持衣物、尿布及床单的干净、干燥;嘱家属注意帮助患者清洗会阴部,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同时护士应每日为患者进行膀胱冲洗,均有利于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

2.2 饮食护理

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并发症较多,如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此患者的饮食应注意多个方面。应以低盐、低脂、低碳水化合物、富含蛋白质、纤维素及维生素的食物为主[3],注意营养均衡丰富,有利于提高患者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尿失禁早期治愈;护士应指导患者每日摄入充足、适量的水分,以1500~2500 ml/d为宜,且多应在日间饮用,晚间减少饮水量[4];对于辛辣刺激、生冷、海鲜、油炸、腌制品等注意忌食,并需忌烟忌酒。

2.3 心理护理

由于中风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加之中风后多出现肢体及语言、吞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再存在尿失禁,患者承受了极大的痛苦,故而极易出现某些不良心理情绪,主要表现为焦虑、急躁、忧虑、悲观、猜疑、依赖、孤独、紧张等[5],不利于病情的治疗和康复。故而需要护士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护士注意语言柔和、态度和蔼、操作得当,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健康教育,讲解有关疾病的医学知识,耐心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逐步消除患者的猜疑、焦虑等不良心理;同时向其解释药艾灸法的作用和有效性等,告知其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尿失禁是可以治愈的,增强患者的信心;同时可请治愈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现身说法,有利于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接受治疗和护理工作。

2.4 灸疗护理

在施灸的过程中护士加强护理,首先是帮助患者选择并摆好舒适、适合治疗的仰卧位,以便确定施灸穴位;其次,在施灸过程中,注意随时除去艾条灰,以防其坠落灼伤患者的皮肤;再次,在施灸过程中,应时时与患者交流,询问其温度是否合适,并随时调证药艾条与皮肤的距离,总以患者的舒适感觉为度;最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于出现大汗、头晕、皮肤发红等应立即停止治疗,并通知医生及时处置。

3 结 果

本组共43例患者,经对症治疗、药艾灸法治疗和护理后,痊愈14例,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7%。

4 结 论

艾灸方法是中医药学的一种特色外治疗法,有温通经络、散寒祛湿、扶正助阳、和气行血等功效,极其适用于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的治疗,且效果理想[6]。药艾灸法是采用药艾条进行治疗,药艾条是在传统艾条的基础上加入多味中药制成,温阳之力甚强,将其置于气海、关元等穴位处进行悬灸,具有良好的补肾培元、温阳以助膀胱气化、治疗尿失禁的作用;在治疗的同时,配合护士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明显提高疗效,促进尿失禁的患者早日痊愈。

[1] 陶 萍.55例中风患者的中医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4):131-132.

[2] 黎倩平,闫 莉.俞募配穴艾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8):86-87.

[3] 彭 娟.浅谈中风患者康复期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24(8):1859.

[4] 马晓辉,张爱梅.艾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光明中医,2013,28(3):606-607.

[5] 刘君文.脑中风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实践[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3):45-46.

[6] 胡 诚,邬继红,张丹妹.艾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综述[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20(3):56.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06.171.02

猜你喜欢

施灸艾灸中风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艾灸保健知多少
中暑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婆婆迷上了艾灸
夏天怎么做艾灸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
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
自灸“足三里”延年又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