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风险管理对心内科疾病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5-01-21田艳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3

关键词:护患心内科差错

田艳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3)

浅析风险管理对心内科疾病护理质量的影响

田艳华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3)

目的 针对心内科疾病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浅析,探讨加强风险管理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月心内科住院患者120例的有关资料,对患者主要采取业务水平提高、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开展风险护理培训等方面内容的风险管理措施,比较实施前后在护理投诉、产生差错情况及护理质量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在护理投诉及产生护理差错比例等方面明显比实施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比实施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区管理、服务态度、服务规范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实施风险管理后比实施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措施在心内科疾病临床护理中实施,使护理差错与投诉率明显降低,对于医患关系的改善、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

心内科;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心内科在医院各科室中风险较高,是对危重病患者进行救治的重要科室之一;由于心内科患者发病较急,具有复杂多变的病情,医护人员需要付出较大的工作量,若处置不当,不仅对患者生命构成一定威胁,还将在医患之间产生纠纷,使医院声誉受到不利影响。为心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产生意外事件的比例降低,传统疾病护理方式难以达到患者实际需求。要使产生风险的事件明显降低,需要在风险事件预防采取有效措施[1],以实现护理差错有效减少、将事故杜绝,保证患者安全的良好效果。我们在心内科疾病护理中尝试采取了风险管理措施,获得满意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月心内科住院患者120例的有关资料,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8.7岁。

1.2 方法

主要采取以下四方面风险管理措施。

一是风险管理体系能够建立健全,有效防范差错事故发生,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前提。结合心内科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管理、意外处理、突发事件抢救、风险事件呈报及考核评比等相关管理制度。

二是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养与技能,对风险管理内容深入了解,熟练掌握核心技能,应急状态应随时保持好,并对有关内容定期组织培训。在护理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应及时分析总结,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对患者的抢救程序实现规范化与流程化。

三是开展定期风险护理培训,提高学习法律与风险意识有关内容,拓展知识面,针对心内科护理风险因素成因进行分析,护理人员加强对潜在风险的分析,提高护理安全措施的自觉实施,使风险事件发生率有效降低[2]。

四是改善护患关系,加强护患双方沟通,避免发生护患纠纷或风险事件。护理人员特别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安慰鼓励,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2 结 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在护理投诉及产生护理差错比例等方面明显比实施前低(P<0.05),护理质量比实施前高(P<0.05)。在病区管理、服务态度、服务规范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实施风险管理后比实施前高(P<0.05)[3]。

3 讨 论

心内科在临床各科室中发生风险事件的病例较多,主要是由于心内科患者普遍具有较重的病情,病症反复发作并迅速发生变化,容易发生猝死等风险事件。一些护理人员不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在“三查七对”及有关护理流程操作中执行不够严格,因技术或主观因素产生严重失误,而发生风险事件;一些护理人员对于护患沟通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在产生误会时由于冲动有没有采取适宜的处理方式,进而产生纠纷。所以,在心内科临床护理中实施风险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风险管理主要是识别、处理及评价临床实践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风险,使产生医疗风险事件的比例有效降低,减少由于医护方面引发的损害。

随着人们不断提高法律意识与有关健康方面的具体要求,患者期待更高质量的护理,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需要承担的风险不断增加,要使医疗纠纷发生率降低,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护理差错,医护人员应提高风险意识,以及防范护理风险、应急能力及与患者的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能力。护理人员受到风险管理培训后,可迅速提高其应急处置水平,护理差错降低明显、护理投诉减少,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

本研究表明,相对于实施风险管理前,患者投诉率与护理差错率在实施后都明显降低,护理表扬率提高显著,病区管理、服务态度与规范性及患者满意度都得到明显提高。表明心内科患者在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的防范风险意识有效提高,经过培训有关业务技能,解决风险事件的能力得到增强,护患沟通更为有效,产生的医疗纠纷明显减少。

4 结 语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措施在心内科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过程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患者接收到的护理服务更为优质安全,使护理差错及投诉率明显降低,对于医患关系的改善,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4]。

[1] 李晓燕,祁艳玲,武晓星.心内科护理风险及控制对策[J].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0.

[2] 李亚洁,张立颖,李 瑛,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8.

[3] 糜春霞.心内科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2,15.

[4] 王会接,杜 立,陈彩玲,等.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

R47

B

ISSN.2095-6681.2015.06.133.02

猜你喜欢

护患心内科差错
社会嵌入视域下护患关系影响机制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新阅读环境下报纸差错的有效防范对策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