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西医治疗结果及护理

2015-01-21王黎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胰酶灌肠胰腺炎

罗 华 王黎明

·临床护理·

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西医治疗结果及护理

罗华王黎明

急性胰腺炎(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是一种凶险的急腹症,发病急、病情重、变化迅速,可导致休克而危及生命[1]。因此寻求有效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手段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本院消化科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优势,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AP及相关护理工作,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本文对2010年5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63例AP患者的中西医综合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院消化科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3例。其中男45例,女18例;年龄29~68岁,平均39.8岁。发病原因:酗酒30例,胆源性19例,暴饮暴食所致11例,其他不明原因3例。63例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 》[2],确诊为AP。治疗除了按常规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减少胰酶分泌、抑制胰酶活性、抑酸、护胃、抗感染、抗休克、营养支持外,还采用中医药辅助治疗,包括中药保留灌肠、溻渍疗法、芒硝外敷及针灸等。

2 结果

63例AP患者经过医务人员的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除2例转外科手术外,其余61均痊愈出院,治愈率96.8%。

3 护理

3.1一般护理 (1)卧位及生活起居护理:胰腺是腹膜后器官,当其发生急性炎症时,能释放出较多炎症介质和各种胰酶,常累及腹膜组织,患者大多有束带状上腹剧痛和背部放射痛,指导患者取半卧位可有效缓解腹痛。同时,绝对卧床休息可降低机体代谢率,增加脏器血流量,促进组织修复和体力恢复。剧痛而辗转不安者要防止坠床。老年人及重病患者应做好皮肤护理,翻身1次/2h,保持床单整洁、平整,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压疮和肺炎的发生。(2)饮食相关护理:患者一旦出现AP的相关症状体征,血、尿淀粉酶升高,即嘱患者禁食禁饮,因进食后刺激胃酸和胆汁分泌,继而引起胰腺分泌增加,加重胰腺的自身消化,使病情恶化。待病情好转,腹痛腹胀症状较前缓解,肠鸣音恢复,肛门开始排气,血、尿淀粉酶逐步下降,可给予进食,从少量进食米汤→低脂流质→低脂半流食→低脂普食逐渐过渡;并指导患者应以无刺激性、少油、易消化、少量多餐为原则。此时应继续观察患者的腹部体征及监测血、尿淀粉酶情况,以免复发。禁食期间患者常有口干、咽喉不适,可用棉签蘸水湿润口唇或含漱,给予口腔护理2~3次/d,同时观察患者口腔黏膜、舌苔有无异常,防止口腔感染。

3.2治疗护理 (1)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既可减轻患者腹胀、呕吐等不适,又可引流胃内容物,减轻胃液对肠黏膜的刺激,从而减少胰液的分泌,使胰腺得到休息。胃肠减压期间保持引流通畅,做好标记,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预防肺部并发症。(2)补液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黏膜湿温度和色泽,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和水电解质平衡状况,根据脱水程度、血压、尿量等计划补液量,一般2000~3000ml/d。早期应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及时补充晶体液,必要时补充胶体溶液,预防休克发生及出血坏死胰腺炎或相关并发症。根据患者年龄、心功能情况调节输液速度,防止滴速过快引起心力衰竭。(3)营养支持:由于AP患者长期禁饮食,加之机体消耗大,机体处于高代谢的氮负平衡状态,如不能抑制蛋白质分解和逆转负氮平衡等状态,严重者可危及生命[3]。研究表明,营养支持能降低AP患者的病死率[4]。因此,适时进行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对于AP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①肠外营养:肠外营养是AP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的重要方式,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电解质、盐水、速效胰岛素等按一定比例调配,控制好滴速,防止输入过快导致患者发生低血糖、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输入过慢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患者休息。护士在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防止患者自行调节滴速导致不良反应发生。②肠内营养:研究表明[5],尽早给予肠内营养,可维护肠道细菌的生态平衡和肠壁结构与细胞功能的完整,减少肠道细菌易位,缩短病程。目前多采用安置鼻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在X线透视下,将带有专有导丝的营养管自鼻腔经胃、十二指肠,置入空肠,拔出导丝,注入造影剂,确认营养管前端已进入Treitz韧带后30cm,妥善固定鼻空肠营养管,做好标记,每日检查更换胶布固定[6]。肠内营养输注过程中加强巡视,避免管道扭曲、受压及滑脱。同时营养液要配置均匀以防堵塞营养管,连续灌注应冲洗1次/8h以免管道堵塞,管饲前后用温水20~30ml冲管,输注完毕封闭营养管接口处,外用无菌纱布包裹固定,保持管道、管口清洁通畅。④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解痉止痛药、抑制胰腺分泌及抑制胰酶活性药物,胆源性胰腺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并观察药物疗效及其不良反应。

3.3中医特色护理 (1)中药灌肠:本院采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经验方柴芩承气汤(柴胡15g、黄芩15g、大黄20g、芒硝20g、枳实20g、厚朴20g、桃仁15g、红花15g、木香15g、赤芍15g),给AP患者灌肠以通腑泄热、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研究表明[7],柴芩承气汤可以解除肠麻痹,保护肠黏膜屏障,加速肠内容物的排泄,减少内毒素和胰酶的吸收,从而减轻全身炎症反应,降低十二指肠内的压力,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和炎症水肿,减轻胆胰管梗阻,起到内引流的作用;降低腹内压,增加膈肌活动度,从而改善肺活量。上药水煎,每次80~100ml保留灌肠3~4次/d,尽可能保留>1h。灌肠时注意药温在39~41℃,灌肠前排空大小便,灌肠时取左侧卧位,液面距肛门50~60cm。并观察大便色、量、性状,准确记录于护理记录单。灌肠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心慌、出汗、剧烈腹痛等不适症状,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灌肠并报告医生。(2)中药溻渍疗法:采用蒲公英60g、郁金60g、薏苡仁100g、黄连60g、黄柏60g、石菖蒲60g、板蓝根60g、延胡索90g。上述药物具有清热解毒,行气散结止痛之功,通过溻渍的方法可明显减轻疼痛,减少胰腺周围渗出。将上述药物粉碎,所得药粉加蜂蜜调配成糊,将药糊涂于患者中上腹,上覆蔬菜叶,纱布固定,1次/d,6~8h/次左右。其间用红外线进行局部照射0.5h以促进药物的吸收。治疗前对患者局部的皮肤进行评估,若有破溃或皮肤过敏时禁用中药溻渍治疗。红外线灯的温度要以患者感到温热为宜,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巡视,随时调节红外线灯的温度及红外线灯与患者皮肤的距离,防止发生烫伤。(3)芒硝外敷:研究表明[8],腹部芒硝外敷可促进胰腺炎性渗出的吸收。更换2次/d。发硬结晶及时更换,持续外敷>10h/d。(4)针灸:研究表明[9],针刺有抑制炎症反应,防治胃肠道损伤,保护胰外器官,镇痛等作用。针刺穴位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面具有优势。常选天枢、中脘、足三里、内关为基础穴。可减轻腹胀、通便、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作用。针刺前进行针刺不良反应和针刺意外发生可能的告知,让患者心理有准备,降低医疗风险。尤其对晕针、气胸和折针的发生,患者常不能理解,提前与患者沟通,增加医护和患者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1 高道键,厉有名,虞朝辉.重症急性胰腺炎转归的早期危险因素分析.中华消化杂志,2005,25(8):454.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杂志,2004,24(3):190~192.

3 朱利微,徐淑云,赵庆伟,等.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治疗的研究.当代医学,2011,17(7):101.

4 迟雁,王蔚虹.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0,8(5):1~5.

5 华卓君.机械通气患者胃肠营养的实施与护理.现代护理,2003,9(3):229.

6 周春娥,崔萌华.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和护理.护理与康复,2010,9(5):392.

7 黄宗文,夏庆,陈光远,等.早期应用柴芩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分析.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3):25.

8 周贤,夏国栋,李昌平,等.芒硝腹部外敷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15.

9 张荣荣,郭徽,朱世峰,等.针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针灸临床杂志,2013,29(4):69.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中医医院

猜你喜欢

胰酶灌肠胰腺炎
胰酶肠溶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探讨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不同冲管液在预防鼻肠管肠内营养堵管中的效果观察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不同溶液对口服药与肠内营养乳剂固态标本的溶解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