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谢昌仁教授采用健脾行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

2015-01-21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水法太子参利尿

宜兴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江苏 宜兴,214200)

谢昌仁主任医师、教授(1919.8.24-2008.4.24),字怡生,号润斋老人。谢老出生于金陵中医世家,毕业于民国中医大家“南张北施”之张简斋创办国医传习所,生前系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谢老行医六十余载,医术精湛,学识渊博,尤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验俱丰。笔者曾有幸多年侍诊左右,获益良多。现将其采用健脾行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介绍如下。

肝硬化腹水,可归之于祖国医学“鼓胀”或“单腹胀”范畴,古人将“风、痨、鼓、膈”列为四大难治之症,此即其中之一。其病因多由酒食不节,湿热内生;或情志郁结,伤及肝脾;或他病续发。病理因素如喻嘉言所云:“胀病也,不外水裹、气结、血瘀。”本病多病程长,迁延日久,而成本虚标实,错综复杂之证。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腹胀、便溏、尿少、纳差、乏力;检查可见腹水、下肢肿、腹壁静脉曲张、脾肿大;化验示蛋白定量等项改变。根据辨证,可将本病分为实胀、虚胀二大类,及气滞湿阻、寒湿困脾、湿热蕴结、肝脾血瘀、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证型。

谢老以临床治疗观察所得,认为本病以脾虚运化失健,水湿停聚中州最为多见。何以如是?乃肝病日久,损伤及脾使然。经云:“太阴所致为中满”;“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景岳曰:“胀惟在腹,故又名单腹胀,此实脾胃病也”;“如果脾胃强健,则随食随化,何胀之有?此惟不善调摄……以致脾胃受亏,传输失职,正气不行,清浊相混,乃成此证”。从临床表现看,腹胀、纳差、便溏、乏力、尿少,均系脾虚运化失健所致;从现代医学观点来说,肝硬化腹水是由肝功能损害、失代偿、门脉高压、血浆白蛋白降低、水钠代谢失调等引起。所以,无论从历代先哲之论,还是近代观点分析,其主要病机当属脾土虚弱,运化失职,升降失衡,清浊相混,水湿停聚,壅遏中焦。故而,谢老以健脾利水法作为治疗本病的主要大法。所谓健脾,即补虚治本,所谓利水,即攻邪治标,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健脾可增加脾之运化功能,使水湿得祛;利水则使邪有去路而不戕土。

历代医家中,有以张子和为代表的“主攻”派,有以朱丹溪为代表的“主补”派。谢老在五十年代也曾以攻下逐水法治疗本病,但结果只能宽胀一时,腹水常很快复起,且肝功能损害明显,并可引起电解质紊乱,甚至促使上消化道出血或诱发肝昏迷。肝硬化腹水为慢性病,正气已虚,其治只能缓缓图之。否则,欲速而不达,对中晚期患者尤不宜用;但若单纯补虚,则壅遏脾土,徒增其腹水,于病情亦无补益。因为临床中纯虚纯实者极为少见,而以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为多,故消补兼施,标本兼顾之法最为妥当。李梃尝论:“治胀,必补中行湿,兼以消积……不责速效,乃可万全”,此说甚是。

谢老健脾利水法基本方药:太子参、白术、猪苓、茯苓、泽泻、大腹皮、车前子、丹参、马鞭草、木香。方中健脾益气用太子参、白术;兼辅以紫丹参、马鞭草治血,对于改善肝功能、提高血浆白蛋白,减轻门脉高压有一定作用;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利水渗湿,可增加尿量,消除腹水;大腹皮、木香行气消胀,又寓“气行则水行”之意,可减轻患者的痛苦。若见肝经湿热加茵陈、蒲公英、田基黄;肝郁气滞加柴胡、枳壳、青皮;脾虚气滞加山药、薏仁、陈皮;肝脾血瘀加赤芍、三棱、莪术;脾肾阳虚加附片、干姜、桂枝;肝肾阴虚去太子参、白术、木香,加地黄、沙参、麦冬、别甲;阴虚湿热去太子参、白术、木香,加知母、黄柏、枸杞子。此外,对于继发感染发热、肠道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等并发症,需另行辨证处理。对于大量腹水病例可配合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氨苯碟啶等西药短程利尿以减轻患者痛苦。谢老认为健脾利水法治疗本病,虽不如西药利尿作用显著,但其利尿效果缓慢而持久,且利尿而不伤正,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对于肝功能的恢复亦颇有益处。在用大剂量西药利尿之后,配合本法及其方药,在撤利尿剂时可不致反跳。

谢老治疗肝硬化腹水有以下体会:①治疗肝病应顾及脾胃。所谓“脾胃乃后天之本”;“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均已明示。肝病患者,临床多见脾胃症状,如食少纳呆、厌食油荤等。从现代医学观点看,肝脏属消化系统器官,而祖国医学的脾,主要也是指消化系统功能。故治肝顾脾,无论从临床上或理论上都是正确的,也是十分重要的。②行气与利水的关系密切。《医扁》曰:“验之病情则唯在气水二字,足以尽之。故凡治此证者,不在气分,则在水分。能辨此二者,而知其虚实,无余蕴矣。病在水分,则当以治水为主。然水气本为同类,故治水者,当兼理气,盖气化水自化也。治气者,亦当兼水,以水行气亦行也。”此说阐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验之临床亦颇具指导意义。但气药不可偏燥,因肝为刚脏,以柔络乃安,过用辛燥,易伤肝脏,故不宜多用久用。③关于攻下逐水。腹水甚多,绷急胀甚,用其他方法无效,患者体质尚实者,可暂用此法;但本法仅能取快于一时,切不可常用。若最近曾有上消化道出血者、高热者、有严重心脏病及溃疡病者、利尿法有效者、身体十分虚弱者乃为禁忌。④营养问题。应以高糖、高蛋白、低盐、低脂肪为主。但营养不宜过量,太多反可使湿热壅阻、脾胃运化失调、症状倍出,即"过犹不及"是也。

典型病例:王某,男,51岁,工人。肝病多年,面色晦黄不华,两目发黄,腹部膨隆,胀大有水,大便溏,日行2~3次,小便短黄,苔淡黄腻,舌质绛红,脉濡。肝功能:总胆红素25μmol/L,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因肝病多年,气滞血瘀,水湿内停,土受木克,运化失职所致。治拟调理脾胃法。方用香砂胃苓汤加减。处方:广木香6g、砂仁3g、炒苍术10g、制厚朴6g、青陈皮各6g、姜夏10g、连皮苓12g、泽泻12g、茵陈15g、炒苡仁12g、炒枳壳6g、马鞭草12g。水煎服,日1 剂。20 剂。复诊:上药连服后,小溲增多,腹部胀大显著减小,食纳有增,大便稀溏,面目黄染已退,苔腻转薄,舌质仍绛。患者气畅水湿渐利,脾土运化失健,肝络瘀阻未和,拟益气健脾利水法。处方:太子参12g、苍白术各6g、茯苓12g、泽泻12g、茵陈15g、苡仁12g、青陈皮各6g、炒枳壳6g、紫丹参12g、马鞭草12g、车前子12g。上药又服20 剂,诸症基本消失,肝功能复查已有改善,续以疏肝健脾法调治半年,肝功能恢复,患者得以正常上班工作。

猜你喜欢

水法太子参利尿
闽产太子参主产区连续式清洗机的设计及应用效果
太子参品种栽培特性及其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太子参愈伤组织与植株再生培养基和外植体的筛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临床效果
托伐普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匠心独运,“水”韵飞扬
柘荣县太子参品牌营销策略
量水而行
浅析建立健全中国水权流转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