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犹包粿

2015-01-21陈秀兰

饮食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米浆簸箕肉馅

陈秀兰

江西上犹,地方不大,却有着丰富多姿的饮食文化。尤其是那里的风味小吃,虽多为大众化吃食,却总能飘逸出丝丝淡雅。其中有那么一款,色泽玉润,清爽可口,最具地方特色,此物名:包粿。

我上次到上犹,正是清晨七点光景。漫步小城街头,看到不少餐厅、饭店门口都挂有一块醒目的招牌,上写“上犹特产包粿”。因早先听江西朋友说过:到上犹,不吃包粿就算白来了。好奇之下,遂就近选了一家,决定去尝试一下。

进店点好东西,选了个座位坐下,一边等着食物上桌,一边仔细打量着小店。瞧这店,风雨飘摇的,瓦片都有好些破了,唯有从洞口投进来的那几丝阳光,算是给小店带来些许温暖。虽说店很寒碜,卫生条件也差,但顾客依旧很多,其中甚至有不少年轻人,或堂吃、或买回家当早点。

再来看店家做包粿的过程,也颇为新奇。只见她先把准备好的米浆均匀地淋在簸箕里,这竹篾编织成的圆形簸箕,很像江南人家蒸汤包用的草垫子,不过更为细密平滑。听一旁的当地人说,在淋米浆时也有讲究,要薄,这样做出的包粿形态好。

待米浆薄薄地淌满簸箕面时,店家将其放到锅里,用大火蒸至簸内米浆悬盆时端起,就成了烫皮。乍看下,这烫皮酷似北方的煎饼,但较煎饼更加柔软,也更富黏性。随后,店家用篾刀将烫皮划成若干小块,轻轻从簸箕上撕下,加上炒熟的肉馅、佐料,包成春卷模样的长方形。最后在面上涂以香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包粿便展现在顾客眼前了。

听当地人说,作为赣南地区最有特色的美食之一,包粿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在江西客家人聚集地区久负盛名。尤其是上犹包粿因“皮薄润滑、料多爽口”,最受推崇,成了游客到当地的必吃小吃。说是小吃,包粿也可作正餐来食用,如同北方人吃饺子一样。

旧时上犹的客家妇女,几乎人人都会做这包粿,那好不好吃又拿什么为标准呢?包粿的馅料,可随时令来变换,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味道。春以青菜,夏以瓜菜,秋以芹菜,冬以白菜、卷心菜、萝卜为主。这些时令菜配上韭菜、大葱、大蒜等香料菜,与瘦肉馅调匀炒熟便成馅料。因此,包粿在馅料上并无统一标准,判断一个包粿的优劣,关键是看烫皮。手艺差的包粿,因磨的浆粗,蒸出的烫皮就厚;而手艺好的包粿,磨出来的米浆细滑,蒸时用竹片火,出来的烫皮薄厚均匀,如宣纸般透明,馅料包在其中,隐约间能看出阴影与轮廓。

等了足有半个多小时,点的包粿终于端到了桌上。形,始终是衡量某种吃食技艺水平的一大要素。端详着眼前这盘刚出炉,冒着热气的包粿,皮薄如纸,晕着暗香,看上去晶莹剔透,外观上极尽诱人,食欲便于此时刺激而出了。启箸食之,只觉皮薄润滑,入口香糯,米香十足,味浓不腻,真是吃了一口就想第二口,难怪在当地如此受人们追捧。

包粿,或许没有桂林米粉、兰州拉面那般风风火火,可它那随四季转换的古朴味道,必定会给品尝过它的人,带来味蕾上的惊喜。

责任编辑/刘洋

猜你喜欢

米浆簸箕肉馅
文字整容笔
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行走的簸箕
忠满: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文字整容笔
买回来的肉馅再剁几下
市售肉馅有“馅阱”
不倒翁扫帚簸箕
吾饮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