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病癌变的自家防护

2015-01-21杨元德

饮食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螺旋杆菌癌变幽门

杨元德

吕先生的妻子半年前被查出患晚期肠癌,虽经手术,仍没挽回生命,年仅50岁。而1个月前,吕先生又被查出胃癌,虽然做了手术,但效果并不乐观,吕先生眼看着一天比一天衰弱。不幸接连降临到这个家庭,人们不禁会问:胃肠癌症也会传染吗?

说起胃肠病,不能不提到幽门螺旋杆菌。它是从胃黏膜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弯曲样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定为胃癌的Ι类致癌因子。在中国,青壮年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30%左右,50岁以上的人群感染率为50%~80%,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高达80%;萎缩性胃炎患者检出率高达90%。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使胃癌的发病危险增加了2.7倍到12倍。如果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至少35%~89%的胃癌不会发生。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部疾患会传染,一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切断它的传播途径是防止胃病发生的重要一环。已检出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应避免与其他人有过于亲密的接触,并采取必要的正规抗菌治疗。

防止胃肠癌变,先要调养身心

防止胃肠疾病及癌变,最重要的一点是做到心理平衡,也就是要调养身心。养心能使你心明目清,心气顺畅,心绪安稳。胃是否健康与精神因素有很大关系。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长期紧张、恐惧、悲伤、忧郁等都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功能失调,引发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胃壁血管痉挛性收缩,进而诱发胃炎、胃溃疡。因此,尽量做到精神愉快、性格开朗、意志坚强,善于从困境中解脱自己,达到宠辱不惊、恩怨如烟的境界。

防止胃肠癌变,饮食一定规律

很多人在饮食上不能控制自己,遇到好吃的就猛吃一顿,不合口味的就饿一顿,这样就容易造成胃的蠕动功能紊乱,进而使胃壁内的神经丛功能亢进,促进胃液的分泌,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胃炎或胃溃疡。因此,饮食应该定时定量,千万不要暴饮暴食。本身患胃病的人应尽量做到定时进餐,每日可进食4次~5次。进食量少,能减轻胃的负担,避免胃部过度扩张;进餐次数多,可使胃中经常存有少量食物,以中和胃内过多的胃酸。病情严重的人最好食用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的松软食品,如面条、米粥、牛奶等。

防止胃肠癌变,注意饮食卫生

吃饭时一定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在口腔内得到充分的磨切并与唾液混合,这样可以减轻胃的负担,使食物更易于消化。此外,应尽量少吃刺激性食品,更不能饮酒和吸烟。烟酒对胃的危害很大,烟草中的尼古丁对胃有刺激作用,会使胃内容物排出延迟,进而引起胃酸分泌增加,造成胃炎、胃溃疡病情加重。饮酒,特别是空腹饮酒对胃病患者的损害更大,因为酒中乙醇对胃黏膜有非常大的刺激作用,胃受到刺激后会出现较强的收缩、扩张等运动,这极容易造成胃出血或胃溃疡部位的穿孔,以致出现生命危险。

胃肠癌会遗传吗?

专家称,胃肠癌一般不会遗传。现代遗传学研究证明,在全部恶性肿瘤中,有遗传倾向的仅占5%左右,如乳腺癌、结肠癌、肺癌、食管癌、视网膜细胞瘤等。这些癌症的发生既有家族性,同时绝大多数与不良的饮食和环境因素密不可分,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无法改变,我们只好从日常生活入手,加强锻炼,合理饮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尽量避开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同时定期体检,最大限度地做好健康防范。

猜你喜欢

螺旋杆菌癌变幽门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TNM胃癌分期相关性的研究
幽门螺菌感染胃炎患者血清miR-155表达与IL-6表达的相关性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一人得病染全家,幽门螺杆菌会致癌吗?必须根治吗
长了胆囊息肉怎么办
长了胆囊息肉怎么办
副乳也会癌变
胃幽门螺旋杆菌与消化性溃疡
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要尽快根除吗
幽门螺旋杆菌需要根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