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生保健应用于中小学生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预防效果

2015-01-17罗朝晖湖北省鄂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所436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22期
关键词:卫生保健传染传染病

罗朝晖 湖北省鄂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所 436000

卫生保健应用于中小学生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预防效果

罗朝晖 湖北省鄂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所 436000

目的:探讨卫生保健对中小学生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以本区2所中小学的学生为观察对象,二者分别为对照组(684例)和实验组(665例),对照组不做任何教育指导,实验组给予卫生保健的相关工作和管理。结果:调查显示,两组呼吸道传染病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最高。经预防后,实验组的传染病发病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而实验组对传染病知识和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比对照组更好,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卫生保健对中小学生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十分重要,能有效地降低疾病传染率,加强学生对疾病的防范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价值。

卫生保健 呼吸道传染疾病 中小学生 预防效果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侵袭机体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因身体免疫功能不全等原因,十分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疾病。由于学校为人口较密集的地方之一,故中小学生患呼吸道传染疾病的几率较大,故而十分影响其正常学习与生活[1]。本文就卫生保健对中小学生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预防效果进行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区的2所中小学的所有学生作为观察对象,分为2组,每所学校各为一组,对照组684例,女274例,男410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9.20±3.61)岁;实验组665例,女267例,男398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9.45±3.19)岁。据调查统计,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人数、家庭经济情况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学生不给予任何教育指导或宣传;实验组学生给予卫生保健的相关工作和管理,具体如下:

1.2.1 完善校医院的配备措施:在校医院专门建立卫生室,配备专门的卫生保健技术人员,负责学校的呼吸道疾病预防工作的策划与执行。另外,开设卫生保健课程,每年级配备一名卫生保健老师,负责卫生保健指导教育与宣传。教育部和人事部也需协助完善卫生保健的配备措施,提升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质量[2]。

1.2.2 健全卫生工作体系:详细记录已病发学生的具体案例,在控制传染源的情况下,密切观察跟踪治疗。完善并严格执行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预防工作制度,定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体检,采取相应的常规管理措施,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的指导原则”[3]。

1.2.3 加强卫生教育:在平常的教学中多加入卫生教育的教学,教育学生注重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并注意保持集体卫生环境的整洁。在日常学习之余,鼓励并带领学生多开展课外文体活动,通过比赛或游戏的途径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在学校的公共活动区,以板报、知识橱窗、宣传图册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和普及呼吸道传染疾病的相关知识和预防知识,循序渐进地加深学生的疾病防范意识[4],远离疾病。

1.2.4 加以药物预防:在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除每天对学生的活动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外,还给学生发放板蓝根冲剂等预防性药物和温度计,指导学生进行卫生保健和预防。同时,不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接种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以增强免疫力[5],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在预防前、后的发病情况、对相关知识和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不同病种的发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在预防前、后呼吸道传染病发生情况的对比 对两组学生在进行预防教育前、后的疾病传染情况进行记录,对比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疾病传染情况的对比分析〔n(%)〕

由表1可知,在预防前,两组的疾病传染情况无明显差别,经分析,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防教育后,实验组疾病传染人数明显减少,且实验组的疾病传染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对卫生保健知识熟悉情况的对比 调查记录在预防后两组学生对呼吸道传染疾病知识及预防知识的了解情况,并与预防前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详见表2。

分析表2可知,在预防前两组对传染病知识及预防知识的熟悉情况基本相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进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后,实验组对传染病相关知识和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更好,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对卫生保健知识熟悉情况的对比分析〔n(%)〕

2.3 两组呼吸道传染病各病种发生情况的对比 经过对实验组施以卫生保健工作与管理后,记录两组的呼吸道传染病的各病种的发生情况,详见表3。

表3 两组各病种发生情况的对比分析〔n(%)〕

从表3能看出,两组学生的呼吸道传染疾病均主要为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风疹、麻疹和流感,其中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最高。对比两组病情发生情况可知,实验组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的较低,且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中小学生因自身免疫力较差,加上难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极易成为呼吸道传染疾病的受害人群。一旦学校发生呼吸道传染病,若不及时控制,将导致疾病蔓延。因此本文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从各方面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和深入,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呼吸道疾病的传染,提高学生对疾病的防范意识,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疾病的迅速蔓延,降低了疾病的传播率和传播速度[6]。因此,卫生保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预防和控制呼吸道疾病传染的方法。

[1]刘卫平,苏日娜,闫志刚,等.医务人员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KAP调查与干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0):2560-2562.

[2]李汉琳,肖才文,范捷,等.武汉市中心城区气传真菌与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17):786-788.

[3]丁铁梅.146例麻疹患儿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7,18(1):44.

[4]秦雪梅.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3):11-12.

[5]木云仙,和皋,杨铁龙,等.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3):158-159.

[6]赵秀芬.一起学校肺结核暴发疫情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4):382-383.

(编辑羽飞)

R183.3

B

1001-7585(2015)22-3148-02

2015-03-17

猜你喜欢

卫生保健传染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浅谈小学卫生保健的教育
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对社区妇女卫生保健的影响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利川市培训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员
传染
刍议幼儿园卫生保健干预措施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