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颌恒切牙根管解剖因素对根管治疗难度的影响分析

2015-01-13杜春艳王继春

中外医疗 2015年20期
关键词:牙根管切牙线片

杜春艳,王继春

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口腔科,北京 100076

下颌恒切牙根管解剖因素对根管治疗难度的影响分析

杜春艳,王继春

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口腔科,北京 100076

目的观察根管治疗与下颌恒切牙根管解剖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所收治成人离体下颌恒切牙160颗进行临床研究,均为完整牙体,对其根管的解剖指标进行详细的测量,依相应标准进行评估。结果从远近中向X线片的图像上可以看出,Ⅰ级危险因素有46例(28.75%);Ⅱ级危险因素有31例(19.38%);Ⅲ级危险因素有83例(51.88%)。根管弯曲度(OR值=0.00571)、根管数目(OR值=0.00212)等因素对综合难度系数的评估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颌恒切牙根管的解剖因素会明显增加根管治疗的困难程度,因此在临床上进行根管治疗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解剖因素综合进行考虑。

下颌恒切牙;根管解剖因素;根管治疗难度

根管治疗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常用的对根尖周病和牙髓进行治疗的治疗方案,治疗成功率可达45%~98%[1]。该治疗方法是通过对根管中已经坏死或收到感染的牙髓组织进行清除,同时对根管进行严密的填充和封闭,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下颌恒牙根管的解剖结构极其复杂,从而导致其进行根管治疗的难度明显较高[2-3]。该研究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成人离体下颌恒切牙160颗进行临床研究,旨在探讨其内在关系为临床提供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所收治成人离体下颌恒切牙160颗进行临床研究,按危险因素等级分为3组,其中Ⅰ级危险因素为A组,共46例,Ⅱ级危险因素为B组,共31例,Ⅲ级危险因素为C组,共83例。A组患者中,男31例,女15例,平均年龄(46.3±11.2)岁;B组患者中,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47.1±10.6)岁;C组患者中,男61例,女22例,平均年龄(46.9±8.9)岁。3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所纳入所有成人离体下颌恒切牙均为完整牙体,均没有进行过修复体填充,牙根未发生纵裂,根尖孔发育完善,牙根未出现吸收情况,且既往均没有采用相关的牙髓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过。

1.2 方法

该研究160颗下颌恒切牙牙体均常规进行开髓操作,在固定的装置下通过平行投照方法,按唇舌向与远近中向的方向对所有牙体进行摄片。根据根管解剖危险因素的相关评分标准[4-5]对根管解剖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①根管长度。19 mm~25 mm为1分;25mm~31 mm或属于发育型短牙为2分;超过31mm或由于测量导致牙根尖发生吸收且吸收低于15mm的短牙为3分。②根管的形态和数量。1分:单根单根管;2分:单根双根管;3分:单根多根管,额外根管,伴有弯曲的单根双根管或发生变异的根管;③根管弯曲度:弯曲0~15度为 1分;弯曲15~25度为2分;弯曲超过25度为3分;④根管钙化程度:根管口、髓腔及根管内部的X线图像均为清晰,未见明显的钙化影响,且采用15号K型锉能够较为顺畅的达到生理根尖孔的位置,则为1分;X线图像显示髓腔与根管均未发现局部出现模糊的影像,但存在散在的钙化影像,髓腔和根管的体积和直径有所减少,没有具体的形态,采用适量的辅助措施之下,可以用10号K型锉能够较为顺畅的达到生理根尖孔为位置,则为2分;X线图像显示髓腔的发生钙化的影像的分布比较广,无法对模糊根管口进行准确的定位,或者显示根管中的发生钙化的影像比较广,形态比较模糊且中断,没有明显的影像,10号 K型锉无法放入,则为3分。然后根据根管治疗过程中评估得出的危险因素对根管治疗的难度系数进行评估,共分为Ⅰ级、Ⅱ级、Ⅲ级等3个等级进行评估[6-7]:①Ⅰ级危险因素:普通难度,以上危险因素的所有评分均等于1分;②Ⅱ级危险因素:特殊难度,以上危险因素的所有评分均等于2分;③Ⅲ级危险因素:高难度,以上危险因素的所有评分均等于3分。

1.3 统计方法

将该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放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从远近中向X线片的图像上可以看出,Ⅰ级危险因素有46例,占28.75%;Ⅱ级危险因素有31例,占19.38%;Ⅲ级危险因素有83例,占51.88%。以表1及表2中的所有测量指标为危险因素,通过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根管治疗的难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根管弯曲度(OR值=0.00571)、根管数目(OR值=0.00212)、根管长度(OR值=0.001213)及根管钙化程度(OR值=0.00351)等因素对综合难度系数的评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牙髓根尖周病史一种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口腔健康及生活质量,常规抗炎治疗难以根治,目前临床认为根管治疗治疗该类疾病的最好方法。由于根管系统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各地医疗机构条件差异以及医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机构口腔科医师往往会由于对根管系统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而导致患者出现根管治疗失败的情况。根管系统解剖知识是根管治疗的基础,根管治疗能不能成功取决于是否对根管系统有深入全面的了解。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如何正确判断根管解剖系统尚无系统性和完整性见解,难以满足临床治疗要求。笔者旨在通过对根管治疗与下颌恒切牙根管解剖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提供参考意见。

表1 唇舌向的X线片图像中相关危险因素的分级与难度评价[n(%)]

表2 远近中向的X线片图像中相关危险因素的分级与难度评价[n(%)]

该研究所获数据均严格参照相关标准,具体包括根管的类型、数量、形态、长度、弯曲度、钙化程度等方面的资料,该研究所经过对比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根管治疗方法的困难程度进行分析,难度系数包括解剖因素和预后因素两方面。相关研究指出[8],下颌恒切牙经根管治疗后其根尖周围发生组织病变为临床常见现象,根管治疗后出现根尖周病变等情况,均与治疗前治疗难度平均不够有直接关系,低估根管治疗难度导致治疗方案不完整、治疗疗效差强人意。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唇舌向的Ⅰ级危险因素有110例,占68.75%,这表明大多数口腔医生都可以对大部分下颌恒切牙进行治疗,但我们同时观察和分析远近中向的X线片的图像表明,Ⅰ级危险因素有46例(28.75%),而Ⅱ级危险因素有31例(19.38%);Ⅲ级危险因素有83例(51.88%),这表明在该组160颗下颌恒切牙中有超过70%以上的根管的治疗难度均比较高,所以所有操作均须由口腔科医师来完成。由此可见,如果在下颌恒切牙根管进行治疗之前采用X线片对唇舌向进行摄片检查,很可能会将根管治疗的困难程度低估了,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与相关研究结论基本吻合[1,3,8]。综上所述,下颌恒切牙根管的解剖因素会明显增加根管治疗的困难程度,因此在临床上进行根管治疗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解剖因素综合进行考虑。

[1]周艳勤,钟晓波.根管治疗难度评估系统及根管充填材料的研究现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29):5455-5459.

[2]屠美萍,吕俊峰,肖峥嵘,等.老年人前磨牙根管解剖因素对根管治疗难度的影响[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3,23(3):462-463,466.

[3]吴艳丽.根管治疗难度评估系统的改良及其在牙体牙髓科初级医生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2下旬刊):654-655.

[4]吕俊峰,屠美萍,周旭高,等.上颌第一磨牙根管解剖因素对根管治疗难度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5):858-860.

[5]刘爱群.根管治疗的难度分析[J].科学时代,2013,11(18):578-579.

[6]Tavares PB,Bonte E,Boukpessi T,et al.Prevalence of Apical periodontitis in Root Canal-Treated Teeth From an Urban Ftench Population:Influence of the Quality of Root Canal Fillings and Coronal Restorations[J]. Journal of Endodontics,2009,12(21):211-213.

[7]牛晓阳,张岚,郑庆华,等.根管治疗转诊病例的分析评估[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5):498-500,504.

[8]于登臣.下颌恒切牙根管解剖因素与根管治疗难度的相关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5):501-503.

The Im pact of Canal Anatom ic Factors in M andibular Permanent Incisors on Root Canal Therapy Difficulty

DU Chun-yan,WANG Ji-chun
Departmentof Stomatology,Beijing FengtaiNanyuan Hospital,Beijing,100076 China

Ob jectiveTo obser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ot canal treatment and canal anatomy factors in mandibular permanent incisors.Methods160 intactmandibular permanent incisors extracted from the adultswho wer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January 2013 and Octo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Detailed measurements and evaluation according to corresponding standard were performed on the anatomical indexes of root canal.Resu ltsX-ray film from varying distances showed that therewere 46(28.75%)cases of grade I,31(19.38%)cases of gradeⅡand 83(51.88%)cases of gradeⅡ.There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root canal curvatures(OR=0.00571),as well as different root canal numbers(OR=0.00212),on difficulty in root canal therapy(P<0.05).ConclusionVarying canal anatomy factors inmandibular permanent incisors indicates varying difficulty in root canal therapy,therefore the treatment should be performed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anatomical factors

Mandibular incisor;Root canal anatomy factors;Difficulties in root canal therapy

R785.10

A

1674-0742(2015)07(b)-0079-03

2015-04-15)

杜春艳(1979.6-),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口腔医学。

猜你喜欢

牙根管切牙线片
机用镍钛锉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昆明地区人群下颌磨牙根管系统的CBCT研究
探讨儿童橡皮障在乳牙根管治疗术中的临床效果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紫地榆不同提取物对脱矿牛切牙再矿化的影响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
简述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比X线片发现骨肿瘤要提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