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苦洗方治疗婴幼儿念珠菌性间擦疹临床疗效观察

2015-01-12王根林王春梅曹译文滕慧琴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乳膏体征皮损

王根林 王春梅 曹译文 滕慧琴

黄苦洗方为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皮肤科王根林主任治疗念珠菌性间擦疹的经验方,在临床已使用20年。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们用黄苦洗方治疗62例念珠菌性间擦疹患者,并与萘替芬酮康唑乳膏进行比较,取得较满意疗效。

一、临床资料

1.入选标准:临床上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符合念珠菌性间擦疹诊断[1]的患者,真菌镜检均见大量出芽孢子、假菌丝或菌丝。入选112例,均来自我科门诊,发病部位位于颈周9例占8.0%,腋窝6例占5.4%,肛周15例占13.4%,腹股沟19例占17.0%,颈下、腹股沟同时发病者35例占31.2%,颈下、腋窝、肛周、腹股沟同时发病者28例占25%。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男33例,女29例,年龄15 d至35个月,平均年龄(8.44±7.62)个月,其中年龄<12个月者45例,12~23个月14例,24~35个月3例;病程3 d至3个月,平均病程(0.85±0.77)个月,其中病程<1个月者40例,>2个月6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6 d至33个月,平均年龄(8.17±7.28)个月,其中年龄<12个月37例,12~23个月11例,24~33个月2例;病程3 d至3个月,平均病程(0.79±0.71)个月,其中病程<1个月者34例,>2个月者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排除标准:①1个月内有全身系统使用抗真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者;②2周内有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者;③对中药、丙烯胺类或咪唑类过敏者;④免疫功能低下患儿;⑤心、肝、肾疾病患儿;⑥不能完成治疗者。

二、方法

1.治疗方法:治疗组用黄苦洗方煎水外搽。处方:黄连6g、生大黄 10 g、苦参 15 g、藿香 10 g、明矾 6 g、黄柏 10 g、千里光15 g,加水1 500 ml浸泡30 min,随后大火煮沸文火再煎20 min,取药液400 ml,冷却后取澄清液冰箱冷藏。每日取药液外搽患处3~4次,若皮损局部干燥改为每日2次,7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必亮,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患处洗净后局部适量涂抹,以药物覆盖患处及周边区域皮肤为度,轻按揉使之渗入皮肤内,早晚各1次,疗程同治疗组。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在2个疗程内已痊愈者停止用药。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周、2周后对红斑、丘疹、糜烂、渗出、脓疱、瘙痒等指标进行评分。每例患者均由同一位医师负责观察、评分并记录疗效,症状及体征按4级评分法记分,0=无,1=轻,2=中,3=重。治疗前、后对患处进行真菌直接镜检。每日进行电话随访,家长根据提问作出相应回答。如治疗后出现皮损范围缩小,红斑变淡,丘疹、脓疱减少、干瘪,渗出减少,瘙痒减轻或消失即为开始起效。

2.疗效判定标准:以用药后疗效指数[2]为评定依据。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疗效指数为100%,真菌直接镜检阴性;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疗效指数≥60%,真菌直接镜检阴性;好转:症状和体征好转,疗效指数20%~59%,真菌直接镜检阴性或阳性;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疗效指数<20%,真菌直接镜检阳性。显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算。

3.统计学处理:两组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治疗组62例,治疗开始起效时间为(3.16±1.85)d,治疗3 d起效35例,7 d起效27例,总显效率91.9%。对照组50例,治疗开始起效时间为(6.09±2.70)d,治疗3 d起效8例,7 d起效25例,14 d起效11例,总显效率72.0%。经卡方检验,两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P<0.01)。见表1。

不良反应:治疗组有2例患儿,治疗后第1天,局部皮损加重,伴轻肿胀。分析原因,1例与煎煮后药液量较少、浓度高有关;另1例与药液未冷却温度较高有关,经及时沟通纠正方法后都得以解决。对照组有3例患儿在治疗后出现皮损加重情况,考虑与涂药厚度、患儿肥胖及药物剂型有关,1例减少用药量后皮损减轻。

四、讨论

中医学认为,婴幼儿念珠菌性间擦疹主要是由于形体肥胖、体表皮肤不洁或多汗潮湿、湿热虫毒侵犯皮肤所致。王根林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自拟黄苦洗方,本方从病因着手,改变了间擦部位多“湿”、多“热”的基础环境,从根本上抑制了念珠菌的生长条件。方中黄连、生大黄为君,苦寒燥湿,清热凉血;苦参、藿香、明矾为臣,除湿化浊、杀虫止痒;黄柏、千里光共为佐药,清热利湿,解毒杀虫。诸药合用,外治肌肤,直达病所,共奏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效。经与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婴幼儿念珠菌性间擦疹对照观察发现,两组均安全有效,但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可能是:①黄苦洗方适用的皮损类型广泛,而萘替芬酮康唑乳膏相对局限,对伴有糜烂、渗出的皮损不适合;②据报道,念珠菌性间擦疹常合并有细菌感染[3],所以抗真菌治疗的同时,应兼顾具有抗细菌、抗炎作用的药物;而黄连、苦参不仅能抗真菌,而且也能抗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4],大黄、藿香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5],千里光、明矾煎水外洗具有明显的消炎、抑菌、止痒功效,它们协同发挥广谱抗菌作用。

表1 黄苦洗方治疗婴幼儿念珠菌性间擦疹的临床疗效[(例(%)]

综上所述,黄苦洗方治疗婴幼儿念珠菌性间擦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6-89.

[2]吴建华,温海,陶苏江,等.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的安全性和疗效[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26(8):952-953.

[3]潘启红.1%聚维酮碘溶液联合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小儿念珠菌性间擦疹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13,31(6):558-559.

[4]李福娟,石学魁,张晓莉,等.苦参、黄连及其配伍的体外抑菌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31(3):17-19.

[5]赵炳南,张志礼.简明中医皮肤病学[M].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346-357.

猜你喜欢

乳膏体征皮损
疤痕止痒软化乳膏在瘢痕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脉冲染料激光仪联合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增生性瘢痕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布替萘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分析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面部皮损的组织病理对其美容治疗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