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5-01-12徐教生徐子刚周春菊韩晓峰肖媛媛徐哲张立新马琳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错构瘤脂肪组织组织学

徐教生 徐子刚 周春菊 韩晓峰 肖媛媛 徐哲 张立新 马琳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fibrous hamartoma of infancy,FHI)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期儿童,为婴幼儿早期相对常见的肿瘤,表现为生长较快的皮肤软组织肿物[1]。肿物常为肤色或淡红色,质地不一,诊断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目前国内文献[2]未见大宗病例报道。笔者收集近5年确诊的FHI病例,分析其临床及病理学特点,了解治疗及预后。

一、临床资料

2009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婴儿纤维性错构瘤患者12例,患者均经活检明确诊断并手术切除。12例中,男7例,女5例,中位年龄8个月(5~20个月),中位发病年龄3.5个月(1~12个月),中位病程5个月(1~12个月)。12例中10例皮损为单发,2例为多发;发生于躯干部5例,四肢6例,阴囊1例;11例肿物直径在10 cm以内,1例最大径达25 cm;10例肿物大小从发病至就诊时增大超过3倍。6例表现为肤色斑块,3例为淡红色斑块,3例为皮下肿物;5例皮损质韧,4例质硬,3例质软。12例中3例有合并症,分别为并指、色素沉着及多毛。患儿首诊为血管瘤5例,纤维瘤3例,脂肪瘤2例,纤维脂肪瘤1例,淋巴水肿1例。

图1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皮损组织病理检查(HE×200) 1A:交错分布致密纤维组织(细箭头所示),黏液基质中见呈同心圆排列的不成熟间叶细胞(粗箭头所示)、成熟脂肪组织;1B:间叶组织向脂肪组织分化(箭头所示);1C:间叶组织向纤维组织分化(箭头所示) 图2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皮损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法×100) 纤维组织表达SMA,呈胞质阳性

二、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

患儿术后肿瘤组织标本常规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采用Envision二步法,DAB显色,棕色即为阳性表达。一抗波形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SMA)、S100、CD34、CD99,二抗为通用二抗,均为美国Dako公司产品。

HE染色:所有患者均可见到典型的三种成分(图1A),以纤维组织和脂肪组织为主,其间分散少许原始间叶细胞,呈同心圆排列,细胞未见异形。纤维组织和脂肪组织以不同比例组成,其中9例以纤维组织为主,3例以脂肪组织为主。6例可见间叶细胞分化成熟现象,3例向纤维组织分化,3例向脂肪组织分化(图1B、1C)。1例可观察到假血管瘤样结构。

免疫组化:本文12例纵横交错分布的纤维组织表达SMA(图2);CD34均表达于血管内皮,肿瘤组织未见表达;CD99表达于不成熟间叶细胞,S100表达于脂肪组织。

三、治疗及随访

12例均采取手术切除,随访超过6个月,其中9例1次切除未见复发,3例出现复发,再次手术未见复发。

四、讨论

新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软组织和骨肿瘤病理学与遗传学[1]定义FHI为发生于儿童的界限欠清的良性表浅软组织肿瘤,组织学上由下述3种成分混合构成特征性的器官样结构:交叉梁状排列的致密纤维胶原组织、含不成熟小圆形原始间叶细胞的疏松组织及成熟脂肪。本病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男童,25%先天发病,较大儿童少见,不发生于青春期,与本病早期治疗及肿瘤自我分化成熟相关。本病几乎为孤立性病变,一般生长迅速,表现为皮下或真皮内的活动性肿物[1]。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

本组12例中,男7例、女5例,皮损好发于躯干和四肢,以单发为主,生长迅速,其临床特点基本符合WHO所述。但本组12例中10例6月龄内起病,发病年龄更小,但未观察到先天性发病。皮损表现为质地不一的皮下结节或斑块,肤色或淡红色。本病可表现为巨大肿物,本组中1例最大径达25 cm[3]。McGowan 等[4]报道 2 例巨大型 FHI,最大径分别为10.1 cm和10.5 cm,患儿分别为3月龄和新生儿,后者手术切除后出现复发。文献报告[5]本病可合并结节性硬化、William综合征及韧带样纤维瘤。本组12例中,1例合并并指,1例伴有色素沉着,另有1例伴有局部多毛,尚未见合并其他疾病及相关综合征;9例患儿手术切除痊愈,3例复发者再次手术后随访未见复发。

12例组织形态上均可见典型结构,其中1例可观察到假血管瘤样结构,与文献[6]报道有相似组织学特点。组织学上可见不成熟间叶细胞向纤维组织和脂肪组织分化现象,两者比例可不同。推测本病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为不成熟间叶细胞,而纤维组织和脂肪组织为其分化的结果。当分化成熟时,不成熟间叶细胞成分可很少,甚至消失,特别是在疾病后期,可能仅观察到编织状的纤维组织和成熟脂肪组织。纵横交错分布的纤维组织表达SMA,提示存在肌纤维分化,而真皮正常结缔组织不表达SMA。

本组资料显示,临床肿物质地在12例中表现为硬3例,表现为韧5例,其病理成分以纤维组织为主(占75%);临床表现为质软者3例,其病理成分以脂肪组织为主。

本病需与结缔组织痣鉴别。后者也可生后即有或幼年发病,表现为躯干及四肢大小不等的单发肤色斑块,质地多较硬,组织学成分单一,无不成熟间叶细胞,不表达SMA,可鉴别。当病理上有假血管瘤分化时,本病需与婴儿血管瘤鉴别,后者组织学成分单一,鉴别不难。此外,因FHI质地差异,还需与纤维瘤及脂肪瘤鉴别,一般认为后两者在婴儿期发病相对较少,且无明显快速生长趋势,组织病理上后两者无间叶细胞成分,可鉴别。

[1]Coffin CM.Fibrous hamartoma of infancy[M]//Fletcher CDM,Bridge JA,Hogendoorn PCW,et al.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soft tissue and bone.Lyon,France:IARC,2013:54-55.

[2]孙娟,张立新,路娣,等.婴儿纤维性错构瘤一例.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5):317.

[3]张楠,郑文涛,周春菊.巨大婴儿纤维性错构瘤临床病理观察.中国病案,2012,12:48-50.

[4]McGowan J 4th,Smith CD,Maize J Jr,et al.Giant fibrous hamartoma of infancy:a report of two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 Am Acad Dermatol,2011,64(3):579-586.

[5]Seguier-Lipszyc E,Hermann G,Kaplinski C,et al.Fibrous hamartoma of infancy[J].J Pediatr Surg,2011,46(4):753-755.

[6]Saab ST,McClain CM,Coffin CM.Fibrous hamartoma of infancy:a clinicopathologic analysis of 60 cases[J].Am J Surg Pathol,2014,38(3):394-401.

猜你喜欢

错构瘤脂肪组织组织学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不同灸法对免疫抑制兔脾脏、胸腺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高脂肪饮食和生物钟紊乱会影响体内的健康脂肪组织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花刺参幼参摄食和消化器官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
什么是肾错构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巨大肾错构瘤1例
体检查出肾错构瘤勿惊慌
体检查出肾错构瘤怎么办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