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珠桥危桥抢修施工期间交通影响与交通疏解方案研究

2015-01-09张晓瑾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5年7期
关键词:滨江路江湾解放路

张晓瑾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60)

1 概述

海珠桥始建于1933年,位于广州市中心海珠广场处,横跨珠江,北连海珠广场,南接江南大道北,是市区南北过江桥梁之一。桥梁经过多年使用,各种材料和构建已近使用极限,自2012年起,进行为期18个月的抢修,抢修期间大桥南北向交通完全封闭。

2 施工影响范围与施工前交通情况

2.1 影响范围

施工影响范围由施工区域受其影响的交通流的辐射范围决定。交通影响范围南起南田路内环高架,北至中山路,东起海印桥,西至人民桥,区域内包含珠江跨江桥梁4座,横向交通主干路4条,纵向交通主干路5条,区域面积约9.1 km2。图1为影响范围示意图。

图1 影响范围示意图

2.2 交通运行情况

2.2.1 交通流量

海珠桥地处老城区,周边地区现状路网密度高,但道路等级较低,施工期间可依托的道路除解放路、同庆路、江南大道属城市主干路外,其它均为城市次干路或支路。其中解放路、同庆路连接解放桥,江南大道连接海珠桥,是广州市重要的南北过江通道,其它道路承担区域集疏、小区进出交通。周边主要道路如解放桥、解放路、起义路、江南大道、南华路等,道路饱和度普遍低于0.8,有利于分流施工区域的交通流。施工前周边路网交通现状见表1。

2.2.2 公交线路

施工前,南北向经过海珠桥的公交线路共22条,其中包括17条日班线路,5条夜班线路。施工期间,因海珠桥及桥底道路临时封闭,上述公交线路需调整线路和停靠站点设置,绕行解放桥及周边路网。

3 交通预测及施工期间交通影响分析

3.1 交通流量预测

采用TRANSCAD软件建模,对施工前后的路网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假设除海珠桥机动车交通封闭外,区域交通组织基本维持原状不变,预测年限和范围与海珠桥危桥抢修工期一致,施工前后周边路网流量重新分配,海珠桥东西两侧的解放桥、江湾桥、解放南路、南田路等道路的交通流量将显著增长(见图2、图3)。

3.2 施工期间交通影响分析

解放路—解放桥通道是海珠桥分流的重点通道,海珠桥原有流量大部分由解放路解放桥承担,解放路交通压力增大,高峰时段路段饱和度将超过0.85,虽未出现明显拥堵,但行车速度减缓,路段交叉口延误和排队长度可能增加,施工期间需重点监控解放路沿线的交通状况。

表1 施工前周边路网交通现状

图2 施工前路网交通量

图3 施工期间预测交通量

江湾桥饱和度持续较高,在施工期间仅能承担一部分外围大范围分流的过江车辆,预测饱和度与原饱和度相当,交通压力仍较大,承压能力有限,不能作为主要的分流通道。

部分路段如解放路、一德路、大新路、起义路、南华东路、同福路、江南大道流量均有增长,路段饱和度将均接近或高于0.8。例如南华中路在施工期间承担起江南大道左转至解放桥上桥匝道的流量,预测数据显示高峰小时交通量将增长至1 712 pcu/h,路段饱和度0.82。中断海珠桥交通需重点关注这些路段的交通运行状况,采取相应的交通疏解和管理措施,调整交通组织,增加交通管理设施,并在施工期间增派交通协管员,保证通行秩序,提高车辆通过效率。

4 施工期间交通疏解与保障措施

4.1 研究重点和疏解原则

海珠桥封桥后南北向交通中断,东西向沿江路、滨江路交通通行基本不受影响。施工期间疏解研究的重点是跨越珠江南北向的交通流重新组织和分配的问题:(1)研究海珠桥封闭后,南北向过江交通的合理组织和疏导;(2)分析受影响公交线路的调整和过江公共交通的替代方式;(3)分析封桥周边路网的交通影响程度,路网是否有能力承受分流交通压力;(4)提出分担路网交通压力的可行措施[1]。

研究总体思路如下:大范围过江交通引导绕行解放桥、人民桥、江湾桥、海印桥;区域出入交通利用周边路网,通过组织单向线路疏导;合理引导公交线路绕行,调整公交线路和站点安排,提供替代的过江交通方式,保证居民出行。

4.2 大范围交通组织和引导

海珠桥封闭大修期间,通过大范围的交通疏解,引导出行目的地非海珠桥周边区域的车辆绕行解放桥、江湾桥、人民桥、海印桥。

引导康王路、六二三路及内环路入口、人民路、海珠路、洪德路、工业大道北等的车辆绕行人民桥;引导宝岗大道、南田路及内环路出入口、同福路、滨江西路、南华路等南往北过江车辆绕行解放桥;引导沿江路、惠福路、大德路、一德路、解放南路等北往南过江车辆绕行解放桥;引导德政路、北京路、南田路、前进路、滨江路、江湾路及内环路出入口、东濠涌高架、东华南路、大沙头路等过江车辆绕行江湾桥;引导东晓路、滨江路、东湖路等过江车辆绕行海印桥[2]。图4为外围交通引导和疏解示意图。

图4 外围交通引导和疏解示意图

4.3 重点区域交通组织调整措施

参考交通预测结果,为了在海珠桥交通封闭期间,其它通道能适度吸纳海珠桥原交通的分流交通量,需对局部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进行优化和处理,增加通行能力,提高路网对流量重新分配后的适应性,具体措施如下。

(1)交通组织调整

对海珠桥桥北衔接通道起义路的单行交通组织进行局部调整,起义路南段大新路至泰康路路段与海珠桥北引桥相接,桥梁南北向交通封闭后,该路段由单行改为双行,使起义路车流更加便于转移至平行道路解放南路。

海珠桥南侧引桥连接江南大道北,桥梁封闭后,对桥头的江南大道北—南华中路路口重新组织渠化,将原十字路口更改为T型路口。恢复原交叉口禁止的东往西直行功能,便于江南大道北的车流转移到滨江路、解放桥等通道,同时江南大道北进口道增加掉头车道。

对滨江路沿线进行道路断面优化和行车道划分调整,调整标线双向3车道改为双向4车道,取消路面自行车道,指引非机动车使用道路北侧人行道上的滨江绿道通行。

(2)交通控制与管理设施优化

解放路—大德路路口优化信号控制相位,提高路口通行能力;解放北路下桥位增加分车道交通信号灯,对下桥主线车流和地面辅道车流分不同相位依次放行,保障解放桥桥北下桥位的交通秩序。

江南大道北—同庆路路口配合江南大道北(同福东路以北段)车道功能和数量的改变,调整路口渠化设施和信号控制系统。对同庆路—同福东路路口增加监控设施。对滨江路—草芳围路口增加信号灯控和监控设施。对江湾桥南侧纺织路内环匝道口增加交通监控设施。施工期间设置八组移动式电子警察,对施工影响区域重要路段和节点的交通运行情况进行灵活监控。

4.4 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组织

南北向行人和非机动车辆可行走海珠桥两侧人行楼梯,使用边桥通行。

4.5 公交线路和临时停靠站点调整

施工期间,行经海珠桥的22条公交线路受封桥影响,需要对公交线路走向进行调整。部分过江线路调整至解放桥过江,部分线路调整站点设置,与现状地铁站点和轮渡码头接驳,方便乘客换乘。由于解放桥自身通行能力余量有限,根据交通预测结果,为保证封桥期间交通通畅,解放桥上公交车辆高峰小时双向流量不宜超过500辆(1 000 pcu)。施工期间原经行海珠桥的10条日班线路及6条夜班线路临时调整经行解放桥,3条线路临时调整经行江湾桥,3条线路临时调整经行人民桥。更改的线路和周边其它线路的发车频率均根据交通承受能力进行了合理调整。

5 实施效果

海珠桥危桥抢修施工于2013年8月完工并恢复南北向交通。施工期间和恢复交通后对周边路网的流量调查数据表明:施工期间原南北向经海珠桥过江的车辆,转而经过解放桥、人民桥、江湾桥过江。解放桥在海珠桥大修期间的高峰小时饱和度上升至0.86,与预测结果吻合,解放桥承担了接近50%原来经过海珠桥过江的交通量,通行速度有所降低,但由于公交线路调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整体交通运行仍在解放桥承受范围内,施工期间未出现大规模拥堵。江湾桥和人民桥在海珠桥大修期间的流量及饱和度与施工前相当,仅分流部分小汽车交通流。滨江路、沿江路、中山五路、南田路等道路东西向的流量和饱和度略有提升,但维持稳定,未出现极端拥堵情况。施工期间在减少一条珠江过江通道的情况下,路网运行基本稳定,交通疏解实施效果较好。

6 结语

城市中心区大型工程项目占道施工会对路网和正常的交通运行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海珠桥交通疏解的成功案例表明,交通疏解方案的制定应在对交通现状、流量预测、交通影响评估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确保交通疏解方案能够尽可能降低施工对区域交通的影响程度。

[1]刘莹,于艳辉,姚旭.桥梁改造对城市交通影响及对策[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5):78-80.

[2]徐光.实例探析旧桥加固工程中交通疏解的实施[J].中华民居,2013(4):326-327.

猜你喜欢

滨江路江湾解放路
珠水之畔 月映江湾 力诚·榕诚湾美学样板间江湾首映
我家有一位老兵
共生阅读 共生共长
——江苏省邳州市解放路实验学校课程基地项目活动掠影
忘不了的解放路
向Hollywood专业影院看齐 河源东江湾别墅私人影院
解放路上的喧嚣与柔情
新江湾:宜居之城
回乡过滨江路
夜色里
家乡的滨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