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若干思考

2015-01-09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5年7期
关键词:人行天桥人行道城市道路

章 凯

(安徽省滁州市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安徽滁州 239000)

0 引言

在当今之下,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依然属于较为新颖的方向,人性化设计就是将人看成为第一考虑因素,一切的设计都是为满足人的实际需求而进行的。

1 常规设计与人性化设计理念的不同

在一般工程的设计中,主要考虑功能的问题,也就是所设计出来的工程成果要能够相应地满足所希望的作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参照的就是相关方面的设计规范;而人性化设计过程当中更为关注的则是人的感受,从细节的方面给予人们最大的精神享受,事实上,不难看出在这样两种设计中,后者才是工程设计中的更高水平和境界。在这样一个转变和进步的过程中,无疑会遭受到多方面的干扰和影响因素,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的共同促进和努力,这样才能够有机会将人性化设计理念和方法切实应用到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去。

2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1-5]

2.1 人行道设计

首先是高差问题。车行道同人行道之间存在较大的高差,所以要考虑到车辆的出入,另一方面是考虑到人行的电杆与树木。所以,可以将人行道、车行道设计成为两个纵坡,两者之间的高差继续的保留,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可以利用挡墙进行分隔,在挡墙的外侧还可以悬挂一定的装饰,这样不仅满足了功能方面的要求,同时也节约了土方量,对树木也产生了保护。高低起伏的人行道装饰、绿化等,也呈现出别样的景致。

其次是人行道的平整度。道路设计人员往往希望将人性道路铺装图案设计的更加美观,但是行人却对地砖的图案与颜色不感兴趣。组作为城市道路的建造者与道路设计人员,首先应该考虑到人行道的密实度与平整度,尽可能使用防滑砌砖进行路面铺装。

最后是人行道和单位门口上车坡道这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传统的设计中,上车坡道相比两侧的人行道要低15~18 cm,有点在于车辆在下,行人在上,这样相对安全,但是缺点在于单位车辆较少,无法提升利用率;老弱病残行走不够方便。为了改正这一缺点,就可以设计的更为人性化。比如:在西安的雁塔路的设计上,单位门口的车坡道与两侧的人行道之间就采取的坡道的连接方式,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区分,提示行人注意。这样在感觉上也更加的舒服。另外,由于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处于同一个平面上,为了满足景观的需求和功能上的区分,将自行车道设计成为了彩色,而人行道使用的是灰白色晶石彩砖,这样所取得的效果也非常的明显。

2.2 人行天桥的设计

人行天桥对于道路系统来说,其属于步行系统之中的关键构成部分,也属于人类安全过街、车辆顺利通行的主要保证,在城市道路交通阻塞难以满足快速方便的要求,交通阻塞加剧时,立交桥或高架桥的建立是城市中枢纽型互通立交,能够缓解交通压力。在城市中主要干路之间设立立交桥,城市道路规划中在选择建立立交桥或者高架桥是除了考虑交通需求外,还需要考虑立交桥或高架桥的规模对城市的影响。立交桥的规模一般较大,建立时候需要考虑周围环境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对此在人性化设计时考虑立交桥选择在宽阔地区,周围居民较少地带。在没有宽阔地区,对占地面积上考虑,可在主干道用简单的跨线立交来解决主干路的各个主要相交路口,其他的支干道相交口可采取封闭交叉口,实行一进一出的措施,即左转或者支干道直行交通可选择先右转支下游立交桥调头后行驶回来。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减少占地要求,也可以实现交通缓压。对人行天桥进行人性化设计需要重视下面三点:

首先要搞好人行天桥的交通组织工作。如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引导人们上天桥,可以在人行天桥以下一定范围之内设置人行道栏杆,以此来阻止人们横穿马路,体现出对于残疾人士的关怀,也就是在人行天桥上设置残疾人坡道,另外,在一些较为繁华的地段直接以自动扶梯的形式呈现,这一方面对人流的疏通很有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一定程度地降低人们购物以后的物品负担。

其次重视人行天桥的选址问题。从人行天桥的本质即知应将其设置在人口密集且交通量大的尽量靠近交叉路口的位置,这主要是因为如果将人行天桥设置距离交叉路口太远的话,人们往往就不愿意绕行太远上人行天桥,而是直接选择横穿马路,那么人行天桥设置的根本目的就达不到。

最后,于天桥上面进行顶棚的安置,不仅发挥出了“晴能遮阳,雨能遮雨”的作用,同时也强化了人行天桥的实际通行能力,这主要是考虑到在雨天人们如果都撑伞的话单人所占据的空间会增加一倍,进而对天桥的通行能力造成一些影响。

3 无障碍设计

在目前的城市中,无障碍设计时最能够体现人性化设计的。从盲道的布置到坡道的形式和缘石等。也包含了公共建筑五障碍的出口设计,无不体现出设计者对残疾人的关爱,这也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在令人欣慰之余,但是却存在一定的遗憾之处。由于诸多城市虽然有无障碍设施,但是却存在设置不够合理、施工质量较差、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在部分交叉口,缘石坡道同人行横道之间相互的错位,出现了盲道砖松动、随意停车等情况;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同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出现了不协调等情况,这样对残疾人的出行与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为了让无障碍设施真正地满足残疾人的出行需求,除开合理性设计的严格保障之外,还要从设计、施工以及监理等等方面对质量严格把关,最重要的是城市大型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需要同道路的无障碍设施之间进行相互的衔接,将无障碍设施做到真正地精益求精,这样才有利于残疾人的出行。城市道路无障碍可达的原则见表1。

表1 城市道路无障碍可达的原则

4 环境景观设计

在城市道路规划中首先考虑到交通便利,还要考虑到环境影响路面景观设计。在道路两侧和中间能够采用绿化来减化道路污染。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5与设计规范6有明确规定,城市道路的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在规划中环境景观设计不但能够体现出净化环境,提高空气质量,还可以提高道路观赏性。在人性化设计中道路规划道路与周围景观的配合能够体现顺畅的美观,道路线型不用很直,人行道路多设计些曲线,体现出曲径通幽的意境。处理好道路与两侧建筑的和谐,也是人性化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当道路两侧建筑较高时可适当地拓宽路面布局,当道路两侧建筑较矮时路面应适当变窄些,道路布局呈现出简洁、宽敞。

道路周边建筑和道路色彩要和谐,人行道路的铺设更能体现出和谐色彩,有些城市在选择人行道路铺设的时候会统一颜色、材质;有些城市会依据两侧建筑科铺砌花岗岩、晶石砖、彩色混凝土等采用花纹或者其他图案进行铺砌。

再有道路上的构造物也尤为重要,路灯、天桥、高架桥、公交站牌、指示牌、垃圾箱、电话亭、阅报亭等都会影响道路整体结构和观赏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道路上的构造物也重视起来,路灯的设计更能体现出人们对道路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性化设计在道路规划是体现刚性和柔性两类,周围景观环境与道路结合,专业化精细化设计,让城市道路更加美化。

5 生活性街道设计以及交通性道路设计

主要包括生活性道路以及交通性道路。交通性道路主要是满足交通要求。道路上车流量较多,机动车道路面宽度较大。一般适用于城市区域之间的较长距离的交通转移;自行车具有不高的地位。行驶会受到约束,没有较大的流量;同时针对人行道要求也不高。城市生活性道路具有如下的交通特征:目的性、相关性的出行和到达的交通占主体,行人较多,一般以上下班交通为主.也包含一定规模的购物娱乐等生活出行。它更多考虑人的需要,故必须考虑公交优先,有条件的道路应规划公交专用道,且自行车流量相对较大。生活性道路的总体特征是人车优先,需要较宽裕的人行道及相对较好的步行环境。考虑交通安全需要人车分离,干道级的道路可同时考虑机非分离,支路则可以机非混行并视交通状况路边停车,行人采用平面过街(人行横道)。

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生活性的街道属于交通中较为复杂的路段,这样的街道上,由于人车混杂,极容易发生各种交通事故。所以,城市道路交通设计部门就应该注重生活性的街道设计。在标线标志方面,应该合理的布置停车位,确保交通不会受到任何的阻碍。另外,对于生活性街道的车速和车流,还可以通过限制性和引导性的交通设施来加以疏导,这样可以保证车辆的顺利通行,这样也可以为行人换取更多的活动空间。另外,在道路的中间或者是边缘地带还可以设置一部分树木。这一部分树木不仅可以帮助交通秩序的梳理,同时还可以提升道路的整体美观度。

对于交通性的道路设计来说,其为城市道路设计之中的路灯、人行天桥、候车廊等进行的设计及其建设。在交通功能性的设施设计当中,应该考虑到偏向于车行交通服务的满足。在人行天桥、路灯和护栏等设计上,要注意间接明快,能够将其使用功能凸显粗话来。并且,对于标线和交通标志灯设置,还需要拥有一定的提前量,这样可以让驾驶人员能够早一步了解路面的实际情况。

6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设计

在城市道路中,平面交叉口属于道路的连接点,其设计需要满足一定的物质形式与空间形态,这样才能够帮助驾驶人员提前识别交叉口位置。对于交叉口的建筑物高度和体量都应该与交叉口大小保持相互的协调,这样才能够让平面的效果更佳趋于平衡

7 结语

总而言之,人性化道路设计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也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进行道路人性化设计中,应该根据具体状况,对于产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探讨,采用合理有效的对策,一直坚持人性化这一理念,最终确保城市建设长远顺利地发展。

[1]杰.浅谈城市道路设计的新理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4):78-79.

[2]何飞.浅谈市政道路设计的重要性[J].科技创业家,2012(13)96-97.

[3]史岩.浅析城市道路上的人性化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0):35.

[4]陈丹娜,田毅.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0):319.

[5]孟瑶,韩锋.简述对城市道路设计中常见问题的总结[J].科技与企业,2013(24):58-59.

猜你喜欢

人行天桥人行道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跟踪导练(一)
上海银城路人行天桥的设计与分析
人行天桥
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处置的“O2O联动效应”——以“杭州人行天桥被撞塌”事件为例
预制装配式透水人行道板的力学性能分析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