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按照新《纲要》指导基层落实“双争”

2015-01-09汪占军

政工学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评先连队纲要

●汪占军

按照新《纲要》指导基层落实“双争”

●汪占军

习主席强调指出,“实现强军目标,基础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要按照《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抓好基层建设,夯实部队建设基础,推动强军目标在基层落地生根。”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必须扭住《纲要》这个根本大法,指导基层扎实开展好“双争”活动。重点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用力:

一、变“看现状”为“看幅度”,抓好分层争

分层次评关系着“双争”活动能否真正火起来、深下去。必须坚持横向看建设水平、纵向比进步幅度,保证人人有机会、层层争起来,让先进有压力、后进有动力、部队有活力。一是在层次划分上把起跑线拉直。要让建设水平相近的连队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区分先进、一般、薄弱三个层次,把多次在军师评先的连队划为一个层次,把多年未评先和当年出现较大问题的连队划为一个层次,其余属于建设一般的连队划为中间层次,做到“不管名气有多大,进步幅度论上下”。二是在指导帮带上抓两头带中间。对先进连队,主要是引导他们拓宽眼界,提升层次,鼓励他们跳出旅团这个“小圈子”,增强危机感;对中间层次连队,主要是组织他们对照先进找差距,对照标准找弱项,让他们的弱项变强、强项更强;对基础薄弱的单位,主要从转变观念、教会方法抓起,帮他们鼓起“争”的劲头。三是在奖励比例上破平衡重调控。要敢于打破平衡,对被评为先进单位的个人评先比例可以适当倾斜,可在总量范围内上浮下调,同时允许个别单位出现“光头”情况,让大家感到争上先进不但集体光荣个人也受益,促使先进有动力、后进有压力。

二、变“重评时”为“重平时”,促进经常争

“双争”活动贵在经常,也难在经常。主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政治工作相结合,引导官兵在举旗铸魂上争。开展“双争”要聚焦“四有”要求,引导官兵在本职岗位上坚定理想信念、塑造完美人格、展现军人价值。二是与部队训练相结合,引导官兵在爱军精武上争。要依托岗位练兵、质量排序活动,积极开展创破纪录活动,组织“神枪手”“神炮手”评选,争创“体能尖兵”“体能全优连”,并把训练成绩作为评先评优的硬杠杠。三是与重大任务相结合,引导官兵在攻坚克难上争。要把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作为开展“双争”活动的“磨刀石”,做到任务执行到哪里“双争”活动就开展到哪里,激发各级干部履职尽责、模范带头的热情动力。四是与保底工程相结合,引导官兵在安全稳定上争。以“学法规、用法规、促正规”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两支队伍”培训,组织条令法规知识竞赛,组织“优秀思想骨干/带兵骨干”“安全之星”评选,使“双争”评比的过程真正成为促进部队安全稳定的过程。

三、变“粗略评”为“系统评”,确保公平争

只有形成让先进进出有序、流动合理的评比竞争机制,才能使“双争”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一要注重阶段评比、年终总评。要采取“平时算小分、年终算总账”的办法,除了将交班会、首长办公会、基层建设形势分析会,以及半年和年终总结情况及时写入“双争”档案,还要重点结合冬季训练、实弹演习等大项任务进行总结讲评,使“双争”活动与部队建设同步运转、有机统一、相互衔接。二要注重综合评比、全面衡量。要牢固树立全面争、全面建的思想,逐一对照八项经常性工作,既看成绩又看不足,既要看到单项冒尖单位存在的短板不足,又要看到基础薄弱单位存在的优点长处,切实通过客观公正的评判,评出公道、评出干劲、评出战斗力。三要注重公正评比、公开透明。组织“双争”活动评比时,既要让各单位有自信地公平参与,又要做到众望所归、大家服气,不能搞人为保先和平衡照顾,更不能私自截留名额指标,搞暗箱操作,插手基层敏感事务。

四、变“软指标”为“硬杠杠”,促进主动争

要把官兵的主动性创造性这个原动力调动起来,引导他们争出永不言败的精神,争出独占鳌头的霸气,争出你追我赶的活力。正面奖励是根本。就是按照《纲要》规定要求,除了让优秀士兵在入党、提干、考学、保送入学、骨干配备等方面优先外,还要对任期内所在单位连续3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单位的主官优先提拔使用,真正让争先者红起来、香起来、得到实惠。搞好宣传是途径。要大张旗鼓地宣扬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典型事迹,及时召开庆功表彰大会,确实让先进进入灯箱标语、板报橱窗、网络新闻、军营广播,进一步营造“人人争先、个个创优”的浓厚氛围。严肃问责是保证。对那些争先滞后、消极者,要视情况采取批评教育,并依据相关规定给予处理,使官兵既有思想上的触动,又有行为上的转变。

【作者系65659部队政治委员】

猜你喜欢

评先连队纲要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学校要想做好教师评优评先工作需“五公”
基层减负年怪相
连队文化创新对连队管理创新的影响探索
一二九团注重连队“两委”后备人才培养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绥阳县关工委召开“评先”评审会
警惕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精英化倾向